带导条铁心压装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7902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导条铁心压装模,由下模、上模、心轴、冲片定位销、立柱和径向定位块构成,下模和上模呈圆板状,心轴设置于下模和上模的中央,冲片定位销沿轴向设置于心轴上,在下模的上端面沿径向由内向外设置有圆环形下压圈槽、圆环形下端板定位台阶和圆环形下导条固定槽,在下模上端面、在下导条固定槽外围设置有数个下立柱固定孔,相应的,在上模的下端面设置有圆环形上导条固定槽和数个上立柱固定孔,立柱设置于下模和上模之间,在立柱靠近上模一端设置有定位孔,径向定位块设置于定位孔中。采用上模、下模和心轴结构,解决了电机铁心导条安装不方便以及敲击变形和铁心两端弹开度超差大的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加工技术,尤其涉及电机铁心压装技术,特别涉及电机铁心压装的辅助装置,具体的是一种带导条铁心压装模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带导条的电机铁心的压装方法是将铁心与电机转轴热套,形成转子后,逐条敲入导条。但是,导条在敲入过程中容易发生敲击变形、铁心两端弹开度超差大的问题,压装后的转子铁心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不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导条铁心压装模,所述的这种带导条铁心压装模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铁心导条安装过程中的敲击变形和铁心两端弹开度超差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这种带导条铁心压装模由下模、上模、心轴和至少四个立柱构成,其中,所述的下模和所述的上模均分别为圆柱状压板,上模设置在下模的上方,上模与下模间隔平行,下模和上模中均分别设置有同心圆形轴孔,所述的心轴设置于下模和上模中的轴孔内,所述的下模的上端面中以轴孔为圆心设置有圆环形下压圈槽,所述的圆环形下压圈槽的外侧同心设置有圆环形下端板定位台阶,所述的圆环形下端板定位台阶的外侧同心设置有圆环形下导条固定槽,所述的立柱在圆环形下导条固定槽的外侧沿圆周均匀间隔地分布,任意一个所述的立柱的下端均分别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模的下端面中以轴孔为圆心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至少四个立柱孔,任意一个立柱的上端均各自穿过一个所述的立柱孔,任意一个立柱的上端侧面中均分别设置有一个径向定位孔,任意一个所述的径向定位孔内均分别设置有一个径向定位块,在心轴的侧面沿心轴的轴向设置有一个冲片定位销。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径向定位块均分别由楔形块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模的上端面中以轴孔为圆心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至少四个立柱盲孔,任意一个立柱的下端均各自设置在一个所述的立柱盲孔内。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模的下端面中以轴孔为圆心同心设置有圆环形上导条固定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压装转子铁心时,将心轴放于一个略大于下模直径的平板上,将下模的轴孔套入心轴,依次放入转子铁心组件中的下压圈、转子端板、复数个转子冲片,将冲片定位销插入下压圈、转子端板、复数个转子冲片和心轴之间,使叠片整齐,再放上上模,对上模施加压力,在每一个立柱的位置上测定转子铁心的压装高度,调整冲片片数。然后卸压,在转子冲片间无压力的状态下,依次沿转子铁心的圆周对称塞入导条。导条塞入后,取出冲片定位销,依次压上转子端板、上压圈和上模。然后,给带导条铁心第二次加压,对称地敲入每一个立柱上的径向定位块,根据每一个立柱的位置上测得的铁心长度,通过调节径向定位块的插入深度调整铁心平行度,并锁紧铁心。最后将带有压装好铁心的压装模与心轴分离,进行热烘后,以热套方式压入转轴。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技术采用上模、下模和心轴,在压装转子铁心的同时安装导条,然后在以热套方式压入转轴。区别于现有技术中先将铁心与电机转轴热套,形成转子后再逐条敲入导条的方法。导条在无压力状态下容易塞入,不易受敲击变形;每根导条都对叠片起了轴向定位作用,使叠片平整度非常好;铁心两端的弹开度也得到有效控制,尽可能减少了弹开量;压装后的转子铁心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得到保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带导条铁心压装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带导条铁心压装模,由下模1、上模2、心轴3和至少四个立柱5构成,其中,所述的下模1和所述的上模2均分别为圆柱状压板,上模2设置在下模1的上方,上模2与下模1间隔平行,下模1和上模2中均分别设置有同心圆形轴孔,所述的心轴3设置于下模1和上模2中的轴孔内,所述的下模1的上端面中以轴孔为圆心设置有圆环形下压圈槽,所述的圆环形下压圈槽的外侧同心设置有圆环形下端板定位台阶21,所述的圆环形下端板定位台阶21的外侧同心设置有圆环形下导条固定槽20,所述的立柱5在圆环形下导条固定槽20的外侧沿圆周均匀间隔地分布,任意一个所述的立柱5的下端均分别与下模1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模2的下端面中以轴孔为圆心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至少四个立柱孔,任意一个立柱5的上端均各自穿过一个所述的立柱孔,任意一个立柱5的上端侧面中均分别设置有一个径向定位孔,任意一个所述的径向定位孔内均分别设置有一个径向定位块6,在心轴3的侧面沿心轴3的轴向设置有一个冲片定位销4。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径向定位块6均分别由楔形块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模1的上端面中以轴孔为圆心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至少四个立柱盲孔,任意一个立柱5的下端均各自设置在一个所述的立柱盲孔内。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模2的下端面中以轴孔为圆心同心设置有圆环形上导条固定槽22。压装转子铁心时,将心轴3放于一个略大于下模1直径的平板上,将下模1的轴孔套入心轴3,依次放入转子铁心组件中的下压圈7、转子端板8、复数个转子冲片9,将冲片定位销4插入下压圈7、转子端板8、复数个转子冲片9和心轴3之间,使叠片整齐,再放上上模2,对上模2施加压力,在每一个立柱5的位置上测定转子铁心的压装高度,调整转子冲片9的片数。然后卸压,在转子冲片9间无压力的状态下,依次沿转子铁心的圆周对称塞入导条10。导条10塞入后,取出冲片定位销4,依次压上转子端板11、上压圈12和上模2。然后,给带导条铁心第二次加压,对称地敲入每一个立柱5上的径向定位块6,根据每一个立柱5的位置上测得的铁心长度,通过调节径向定位块6的插入深度调整铁心平行度,并锁紧铁心。最后将带有压装好铁心的压装模与心轴3分离,进行热烘后,以热套方式压入转轴。权利要求1.一种带导条铁心压装模,由下模、上模、心轴和至少四个立柱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和所述的上模均分别为圆柱状压板,上模设置在下模的上方,上模与下模间隔平行,下模和上模中均分别设置有同心圆形轴孔,所述的心轴设置于下模和上模中的轴孔内,所述的下模的上端面中以轴孔为圆心设置有圆环形下压圈槽,所述的圆环形下压圈槽的外侧同心设置有圆环形下端板定位台阶,所述的圆环形下端板定位台阶的外侧同心设置有圆环形下导条固定槽,所述的立柱在圆环形下导条固定槽的外侧沿圆周均匀间隔地分布,任意一个所述的立柱的下端均分别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模的下端面中以轴孔为圆心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至少四个立柱孔,任意一个立柱的上端均各自穿过一个所述的立柱孔,任意一个立柱的上端侧面中均分别设置有一个径向定位孔,任意一个所述的径向定位孔内均分别设置有一个径向定位块,在心轴的侧面沿心轴的轴向设置有一个冲片定位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条铁心压装模,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的径向定位块均分别由楔形块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条铁心压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的上端面中以轴孔为圆心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至少四个立柱盲孔,任意一个立柱的下端均各自设置在一个所述的立柱盲孔内。专利摘要一种带导条铁心压装模,由下模、上模、心轴、冲片定位销、立柱和径向定位块构成,下模和上模呈圆板状,心轴设置于下模和上模的中央,冲片定位销沿轴向设置于心轴上,在下模的上端面沿径向由内向外设置有圆环形下压圈槽、圆环形下端板定位台阶和圆环形下导条固定槽,在下模上端面、在下导条固定槽外围设置有数个下立柱固定孔,相应的,在上模的下端面设置有圆环形上导条固定槽和数个上立柱固定孔,立柱设置于下模和上模之间,在立柱靠近上模一端设置有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导条铁心压装模,由下模、上模、心轴和至少四个立柱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和所述的上模均分别为圆柱状压板,上模设置在下模的上方,上模与下模间隔平行,下模和上模中均分别设置有同心圆形轴孔,所述的心轴设置于下模和上模中的轴孔内,所述的下模的上端面中以轴孔为圆心设置有圆环形下压圈槽,所述的圆环形下压圈槽的外侧同心设置有圆环形下端板定位台阶,所述的圆环形下端板定位台阶的外侧同心设置有圆环形下导条固定槽,所述的立柱在圆环形下导条固定槽的外侧沿圆周均匀间隔地分布,任意一个所述的立柱的下端均分别与下模固定连接,所述的上模的下端面中以轴孔为圆心均匀间隔地设置有至少四个立柱孔,任意一个立柱的上端均各自穿过一个所述的立柱孔,任意一个立柱的上端侧面中均分别设置有一个径向定位孔,任意一个所述的径向定位孔内均分别设置有一个径向定位块,在心轴的侧面沿心轴的轴向设置有一个冲片定位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南洋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