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轨道适配器及电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773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用于耦接电气设备,包括主体部及照明组件,主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设置在顶壁和底壁两侧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以及位于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用于连接顶壁与底壁的支撑部,左侧壁和右侧壁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支撑部上设有贯穿底壁的容纳槽,照明组件设置在容纳槽内,且位于第一导槽与第二导槽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轨道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可以耦接照明灯具,提供主照明,通过在容纳槽内设置照明组件,在不影响轨道的使用前提下,还能提供自身的辅助照明,有效利用轨道的空间,满足分区照明需求。照明需求。照明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轨道适配器及电气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轨道适配器及电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轨道灯主要包括固定在天花板或墙壁上的轨道(导电轨道)以及可以沿着轨道滑动的各种灯具,可以是射灯、线条灯等。轨道灯是目前常见的室内无主灯产品,其轨道安装快捷、方便,可搭载各种灯具使用,应用十分广泛。
[0003]通常轨道灯会负载一个外部灯具进行重点照明,而在不安装外部灯具的轨道部分,缺少照明补充,影响整体照明环境和照明效果。
[000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轨道、轨道适配器及电气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满足分区照明需求的轨道。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用于耦接电气设备,包括主体部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内的照明组件,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设置在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两侧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以及位于左侧壁和右侧壁之间用于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的支撑部,所述左侧壁和所述右侧壁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所述支撑部上设有贯穿所述底壁的容纳槽,所述照明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导槽与所述第二导槽之间。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照明组件包括基板及发光件,所述基板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固定在所述顶壁靠近所述底壁的一侧,所述发光件设置在所述基板远离所述顶壁的一侧,并朝向所述底壁的方向出光。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照明组件还包括出光部,所述出光部设置在所述容纳槽靠近所述底壁的位置,且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光部最低点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底壁上最低点所在的平面平齐。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照明组件与所述轨道一体成型。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还包括供电导电件,所述供电导电件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内,且至少部分暴露于所述第一导槽和/或所述第二导槽内。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端盖,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固定孔,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将所述端盖与所述轨道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上述轨道匹配连接的轨道适配器。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适配器,所述轨道适配器配置为与上述的轨道机械连接且电性连接。
[0015]本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轨道的电气系统。
[00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所述电气系统包括上述的轨
道。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气系统还包括轨道适配器及电气设备,所述电气设备通过所述轨道适配器耦接至所述轨道上。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轨道结构简单,通过在轨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向内凹陷形成用于耦接电气设备的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以提高轨道与电气设备连接的稳定性。另外,可以在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上耦接照明灯具,以提供主照明,在轨道内设置照明组件,将照明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导槽与所述第二导槽之间,以在不影响轨道的使用前提下,还能提供自身的辅助照明,有效利用轨道的空间,满足分区照明需求,营造多层次光线,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轨道的立体图。
[0020]图2是图1的剖视图。
[0021]图3是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22]图4是图1第一种安装方式的剖视图。
[0023]图5是图1第二种安装方式的剖视图。
[0024]图6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转接器的立体图。
[0025]图7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轨道灯组的立体图。
[0026]图8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轨道灯组的立体图。
[0027]图9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轨道灯组的立体图。
[0028]图10是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轨道灯组的立体图。
[0029]图11是本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的轨道灯组的立体图。
[0030]图12是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轨道适配器的立体图。
[0031]图13是图12去掉上壳体后的俯视图。
[0032]图14是图12的结构爆炸图。
[0033]图15是图14中第二卡持件的结构爆炸图。
[0034]图16是图14中供电弹片的立体图。
[0035]图17是图14中解锁组件的立体图。
[0036]图18是图14中连接本体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0037]图19是图12的剖视图。
[0038]图20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电气系统的立体图。
[0039]图21是图20的侧视图。
[0040]图22是图20的结构爆炸图。
[0041]图23是图20的剖视图。
[0042]图24是图20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0043]图25是图20的电气系统的解锁状态的示意图。
[0044]图26是图20的电气系统的锁扣状态的示意图。
[0045]图27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电气系统的立体图。
[0046]附图标记:
[0047]100

轨道、
[0048]1‑
轨道灯组、11

主体部、111

顶壁、1111

安装孔、1112

牵引结构、112

底壁、113

左侧壁、114

右侧壁、121

第一导槽、122

第二导槽、123

开口部、124

固定面、125

上表面、126

下表面、13

供电导电件、14

信号导电件、15

绝缘件、151

开口、16

支撑部、161

容纳槽、162

固定孔、17

照明组件、171

基板、172

发光件、173

出光部、1731

底板、1732

侧板、18

端盖、19

转接器、191

绝缘本体、192

导电端子、193

对接部、
[0049]2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100),用于耦接电气设备(3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11)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11)内的照明组件(17),所述主体部(11)包括相对设置的顶壁(111)和底壁(112)、设置在所述顶壁(111)和所述底壁(112)两侧的左侧壁(113)和右侧壁(114),以及位于左侧壁(113)和右侧壁(114)之间用于连接所述顶壁(111)与所述底壁(112)的支撑部(16),所述左侧壁(113)和所述右侧壁(114)向彼此靠近的方向凹陷形成有第一导槽(121)和第二导槽(122);所述支撑部(16)上设有贯穿所述底壁(112)的容纳槽(161),所述照明组件(17)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61)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导槽(121)与所述第二导槽(12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17)包括基板(171)及发光件(172),所述基板(171)沿所述轨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固定在所述顶壁(111)靠近所述底壁(112)的一侧,所述发光件(172)设置在所述基板(171)背离所述顶壁(111)的一侧,并朝向所述底壁(112)的方向出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17)还包括出光部(173),所述出光部(173)设置在所述容纳槽(161)靠近所述底壁(112)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祁鄂宋江许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