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线缆的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7688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线缆的收纳装置,包括:壳体,其内设有容纳腔;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卷簧,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其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上;线缆,呈盘状缠绕在所述转轴上,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采用此种收纳装置,以解决减少容纳腔使用容积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感器线缆的收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绕线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感器线缆的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桩基作为建筑物基础构造形式的一种,埋于地下,属于隐蔽工程。准确判定桩基工程的质量对于确保建筑整体的质量、安全十分重要,根据《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

2014》,桩基检测的主要方法有静载试验、钻芯法、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几种。
[0003]其中,静载试验通常采用静载荷测试仪,低应变法通常采用基桩低应变检测仪,高应变法通常采用基桩高应变检测仪,声波透射法通常采用基桩超声波检测仪。这类基桩检测仪具备的共同特点是:均由一台带液晶显示屏的主机与一种或多种类型的传感器组成,检测人员通过手动操控主机,获取各传感器的实时数据,从而分析判断基桩的承载力或桩身的完整性。
[0004]在基桩低应变检测现场,检测人员A将加速度传感器安装在待测桩头的表面,经过黄油进行良好的耦合接触,检测人员B将加速度传感器线缆另一端的航空接头与基桩低应变主机进行连接后,操作基桩低应变主机处于工作状态,检测人员A用手锤敲击桩头表面特定区域,检测人员B操作基桩低应变主机采集并保存加速度传感器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最后通过分析软件对待测基桩的桩身完整性进行分析与判断。
[0005]基桩低应变检测现场条件恶劣,坑坑洼洼,满地淤泥、破碎混凝土残渣等,而且大部分待测基桩处于深基坑下,因此检测人员A与检测人员B间距较大,上述加速度传感器线缆长度通常5

10m,难免会存在线缆缠绕打结,淤泥粘连不易收纳,过长的线缆在地下拖拽导致外皮损伤,影响传感器信号的正常传输。
[0006]为解决传感器线缆过长导致的缠绕打结、淤泥粘连不易收纳、拖拽外皮损伤等问题,就出现了一篇中国专利CN200820189038.8,其公开了一种新型卷线盒,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主转盘、卷簧、传输线及制动机构,传输线卷绕于主转盘上,由卷簧提供主转盘的回转扭力,而由制动机构灵活地控制主转盘的转动。该制动机构包括有单向转盘、摆动件、卡位件和压力弹簧,通过该特殊的制动机构来获得一种新颖的收放线操作方式。当欲放线时,线拉出所需要之长度后,不需要操作任何按钮,而只要放手,由该单向转盘的第一卡块卡持于主转盘上限制住主转盘的转动,自动获得制动效果。当欲收线时,轻轻再拉出传输线一小段距离后放手,由该摆动件带动该单向转盘的第一卡块旋离与主转盘之间的卡合区,此时,该主转盘处于自由回转状态,便可将传输线自动快速地收卷于卷线盒内,操作实用、简单而方便;
[0007]该专利虽然可以解决线缆缠绕打结,淤泥粘连不易收纳,过长的线缆在地下拖拽导致外皮损伤,但是,该专利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出现一定的问题,由于盘状传输线套装在卷簧上面,因而,使得卷线盒壳体内需要大量的容纳腔用以容纳盘状传输线,即会使得壳体的外形较为庞大,不仅不易携带,而且基桩坑内的容积有限,也不便于人工操作;
[0008]为此,急需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感器线缆的收纳装置,以解决减少容纳腔使用容积的技术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之一种传感器线缆的收纳装置,包括:
[0011]壳体,其内设有容纳腔;
[0012]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0013]卷簧,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其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上;
[0014]线缆,呈盘状缠绕在所述转轴上,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和所述上壳体拆卸式连接固定。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还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上一体成型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线槽,所述转盘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套筒相互连通,所述转盘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线缆缠绕在所述线槽内。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转盘与所述转轴之间采用连接件固定连接。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两个出线口,所述线缆设有两个自由端,一所述线缆的自由端穿过一所述出线口。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4]所述容纳腔内固定设有固定杆,所述卷簧套装在所述固定杆上。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6]还包括制动组件,用以锁止或者开启所述转盘。
[00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8]所述制动组件包括:
[0029]固定座,其上开设有螺纹孔;
[0030]底座,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转盘与所述壳体之间,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0031]按钮,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
[0032]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螺纹孔内,并分别与所述按钮与所述转盘相互抵接。
[003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34]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底座之间采用一体成型固定连接。
[003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36]所述壳体的拐角处采用倒圆角设计。
[003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0038](一):当拉动线缆时,转轴随着线缆的拉动发生转动,而卷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轴上,因此,此时,卷簧随着转轴的转动,不断的缠绕在转轴上,当停止拉动线缆并松手时,卷簧发生收缩,使得线缆复位;
[0039]通过采用线缆缠绕在转轴上,而卷簧进设置在容纳腔内,相较于传统型的将卷簧
缠绕在转轴上,然后再将线缆缠绕在卷簧上,前者的容纳空间明显小于后者的容纳空间,因此,前者的外壳的体型也明显小于后者外壳的使用体型,最终达到减小外壳的体型的目的,更加适用于较窄的基桩坑内。
[0040](二):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采用拆卸式连接,起到方便安装与拆卸的目的,从而便于检修该绕线器。
[0041](三):转轴与转盘之间通过采用连接键的方式固定连接,起到使得转轴与转盘之间的输出力矩较为稳定,防止转盘与转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即出现打滑的现象,影响线缆的收放线。
[0042](四):设置两个出线口不仅起到电性连通两个设备的作用,一个出线口的线缆电性连通一个设备,另一个出线口的线缆电性连通另一个设备,而且还起到当拉动一根电缆时,另一根电缆也处于放线的状态,从而使得该绕线器的放线效率更高。
[0043](五):当线缆拉到一定位置时,通过制动组件从而进行转盘的锁止,具体而言,通过拧动按钮,按钮不断向下运动按压弹性件,弹性件通过弹性力进而压紧转盘,使得转盘压紧底座,达到制停的效果。
[0044](六):壳体的拐角处采用倒圆角设计起到防止刮伤操作人员手掌的目的。
附图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感器线缆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内设有容纳腔;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卷簧(7),转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其自由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上;线缆(4),呈盘状缠绕在所述转轴上,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部分所述线缆(4)伸出所述壳体外;还包括转盘(5),所述转盘(5)上一体成型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线槽,所述转盘(5)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套筒相互连通,所述转盘(5)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线缆(4)缠绕在所述线槽内;还包括制动组件,用以锁止或者开启所述转盘(5);所述制动组件包括:固定座,其上开设有螺纹孔;底座,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转盘(5)与所述壳体之间,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按钮(2),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螺纹孔内,并分别与所述按钮(2)与所述转盘(5)相互抵接。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喻王承成陈胜杨涛吴艳
申请(专利权)人:岩联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