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炒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759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5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炒茶装置,属于茶叶炒制技术领域,包括底架,底架上方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上方承载着炒茶机构,其中,支撑结构包括有电动伸缩杆、支撑杆、转轴、承载架,底架上方一侧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加装了电热器加热,炒茶桶的不断翻转,在炒制茶叶的过程中使得炒制茶叶的温度达到一致,使得炒制出的茶叶更佳,通过炒茶桶的不断翻转以及搅拌机带动搅拌叶的不断转动,对茶叶进行均匀的一个翻转与搅拌,使得每一片茶叶都能够均匀受热,通过加装了计时器,可以更精准的把控炒制的时间,保证了制作出的茶叶不会因为炒制时间的不适从而出现次品。出现次品。出现次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炒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茶叶炒制
,具体为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炒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白茶属微发酵茶,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具有解酒护肝,清热润肺,平肝益血,降压减脂等相关功效。
[0003]其中,经检索发现,CN201821518543.2,一种可提高烘干效率的白茶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箱体、齿轮、连接块、物料板和加热元件,所述箱体的表面安装有箱门,所述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电动机,所述齿轮安装在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的内侧安装有固定条,且连接轴的端头处设置有连接板,不足点如下:现有的技术不能很好的控制茶叶炒制时的温度,在炒制过程中不能均匀的将茶叶进行翻转炒制,不能精准的控制炒制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炒制时茶叶所需要的固定温度,解决将茶叶进行均匀的翻转及搅拌的问题,解决对于炒制的时间精准的控制问题提供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炒茶装置。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炒茶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方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上方承载着炒茶机构。
[0006]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电动伸缩杆、支撑杆、转轴、承载架,所述底架上方一侧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底架上方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和支撑杆另一端均通过转轴并与承载架转动连接。
[0007]其中,所述炒茶机构包括有外框、电热器、滑轮、电机、炒茶桶、计时器、悬挂架、搅拌器、搅拌叶,所述承载架上方固定连接有外框,所述外框底部固定设置有电热器,所述电热器加热板上转动设置有滑轮,所述外框一侧中部固定设置有电机,且所述电机同步转动连接有炒茶桶,所述外框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计时器,所述外框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悬挂架,所述悬挂架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上转动设置有搅拌叶。
[0008]其中,所述搅拌叶的数目为多个且呈规则均匀分布,所述滑轮的数目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电热器上方。
[0009]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本技术中,通过加装了电热器加热,炒茶桶的不断翻转,在炒制茶叶的过程中使得炒制茶叶的温度达到一致,使得炒制出的茶叶更佳。
[0011]2、本技术中,通过炒茶桶的不断翻转以及搅拌机带动搅拌叶的不断转动,对茶叶进行均匀的一个翻转与搅拌,使得每一片茶叶都能够均匀受热。
[0012]3、本技术中,通过加装了计时器,可以更精准的把控炒制的时间,保证了制作出的茶叶不会因为炒制时间的不适从而出现次品。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简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炒茶桶正面结构示意简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整体侧面运动结构示意简图。
[0016]图中标记:1、底架;101、电动伸缩杆;102、转轴;103、承载架;104、支撑杆;2、外框;201、电热器;202、滑轮;3、电机;301、炒茶桶;302、计时器;4、悬挂架;401、搅拌器;402、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本技术中:
[0019]参照图1

3,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炒茶装置,包括底架1,底架1上方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上方承载着炒茶机构。
[0020]进一步的,支撑结构包括有电动伸缩杆101、支撑杆104、转轴102、承载架103,底架1上方一侧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01,底架1上方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4,电动伸缩杆101和支撑杆104另一端均通过转轴102并与承载架103转动连接,当使用者需要将炒茶机构中的茶叶倒出来的话,将电动伸缩杆101进行上升,使得承载架103一端进行升高,另一端通过转轴102转动连接于支撑杆104,就可以使炒茶机构进行倾斜。
[0021]进一步的,炒茶机构包括有外框2、电热器201、滑轮202、电机3、炒茶桶301、计时器302、悬挂架4、搅拌器401、搅拌叶402,承载架103上方固定连接有外框2,外框2底部固定设置有电热器201,电热器201加热板上转动设置有滑轮202,外框2一侧中部固定设置有电机3,且电机3同步转动连接有炒茶桶301,外框2一侧上方固定连接有计时器302,外框2另一侧固定设置有悬挂架4,悬挂架4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器401,搅拌器401上转动设置有搅拌叶 402,使用者可以通过开启电热器201使得炒茶机构具有加热炒制效果,然后通过开启电机3带动炒茶桶301进行转动,使得内部的茶叶进行翻转,炒茶桶301 和电热器201之间转动有滑轮202,可以使得炒茶桶301的稳定性更好,使用者可以通过开启搅拌器401带动搅拌叶402对于炒茶桶301内部的茶叶进行搅拌,通过炒茶桶301来精准的对整个炒制的时间进行计时。
[0022]进一步的,搅拌叶402的数目为多个且呈规则均匀分布,滑轮202的数目为多个,且均匀分布于电热器201上方转动支撑炒茶桶301。
[0023]进一步的,电动伸缩杆101、电热器201、电机3、计时器302和搅拌器401 均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0024]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开启电热器201对于炒茶桶301进行加热,然后开启电机3带动炒茶桶301在滑轮202上进行转动,从而对炒茶桶301内部的茶叶进行炒制,通过加装了电热器201加热,炒茶桶301的不断翻转,在炒制茶叶的过程中使得炒制茶叶的温度达到一致,使得炒制出的茶叶更佳,通过开启搅拌器401使得搅拌叶402对茶叶进行不断的搅拌,从而达
到茶叶炒制更均匀的目的,通过开启计时器302对于炒制的时间进行控制,可以更精准的把控炒制的时间,保证了制作出的茶叶不会因为炒制时间的不适从而出现次品,炒制完毕后,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101的升起来使整个炒制机构进行上升倾斜,从而将茶叶倒出。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茶茶叶加工用炒茶装置,包括底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上方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上方承载着炒茶机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电动伸缩杆(101)、支撑杆(104)、转轴(102)、承载架(103),所述底架(1)上方一侧转动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01),所述底架(1)上方另一侧连接有支撑杆(104),所述电动伸缩杆(101)和支撑杆(104)另一端均通过转轴(102)并与承载架(103)活动连接;所述炒茶机构包括有外框(2)、电热器(201)、滑轮(202)、电机(3)、炒茶桶(301)、计时器(302)、悬挂架(4)、搅拌器(401)、搅拌叶(402),所述承载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朝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君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