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侧向进气的防护口罩,包括罩体和设置于罩体两侧的松紧带,所述罩体由内到外依次包括侧向进气层、第一无纺布层、过滤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所述侧向进气层贴合于第一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与过滤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之间设置封边带一体缝制相连;所述侧向进气层为透明膜设置,其包括贴合于第一无纺布层的外沿部和内沿部,所述内沿部与外沿部之间设置有若干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为环向开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侧向进气,进气过滤效果更好,使用寿命长,防护效果好。护效果好。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侧向进气的防护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口罩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侧向进气的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0002]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口罩可分为空气过滤式口罩和供气式口罩。
[0003]现有的口罩一般只能从鼻腔吸气位置进行进气,从而导致过滤效果不足,导致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存在,同时也导致了口罩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采用了侧向进气,进气过滤效果更好,使用寿命长,防护效果好的基于侧向进气的防护口罩。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侧向进气的防护口罩,包括罩体和设置于罩体两侧的松紧带,所述罩体由内到外依次包括侧向进气层、第一无纺布层、过滤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所述侧向进气层贴合于第一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与过滤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之间设置封边带一体缝制相连;所述侧向进气层为透明膜设置,其包括贴合于第一无纺布层的外沿部和内沿部,所述内沿部与外沿部之间设置有若干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为环向开设。
[0006]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罩体两侧压合有固定环,所述松紧带穿设于固定环。
[0007]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侧向进气层表面印刷有图案层。
[0008]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侧向进气层为透明硅胶膜或BOPE膜。
[0009]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与第二无纺布层均为定向纤维构成。
[0010]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密度大于第二无纺布层密度。
[0011]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过滤层为棉质过滤层设置,所述过滤层对应进气通道位置为双层以上结构设置。
[0012]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进气通道为均布于侧向进气层的若干细孔。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相比传统的防护口罩,本技术采用了侧向进气,进气过滤效果更好,使用寿命长,防护效果好。具体是设置罩体和设置于罩体两侧的松紧带,罩体由内到外依次包括侧向进气层、第一无纺布层、过滤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侧向进气层贴合于第一无纺布层,第一无纺布层与过滤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之间设置封边带一体缝制相连;侧向进气层为透明膜设置,其包括贴合于第一无纺布层的外沿部和内沿部,所述内沿部与外沿部之间设置有若干
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为环向开设,具体是采用膜封装,将进气位置限定在进气通道,可在进气通道内增加过滤物质,经热提高过滤效果,杜绝了过滤效果不好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罩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罩体100、侧向进气层110、图案层111、第一无纺布层120、外沿部121、内沿部122、进气通道123、细孔124、过滤层130、第二无纺布层140、封边带150、松紧带200、固定环2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9]如图1~图2所示,一种基于侧向进气的防护口罩,包括罩体100和设置于罩体100两侧的松紧带200,所述罩体100由内到外依次包括侧向进气层110、第一无纺布层120、过滤层130和第二无纺布层140,所述侧向进气层110贴合于第一无纺布层120,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20与过滤层130和第二无纺布层140之间设置封边带150一体缝制相连;所述侧向进气层110为透明膜设置,其包括贴合于第一无纺布层120的外沿部121和内沿部122,所述内沿部122与外沿部121之间设置有若干进气通道123,所述进气通道123为环向开设。
[0020]罩体100两侧压合有固定环210,所述松紧带200穿设于固定环210,通过固定环210用于松紧带200固定,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0021]侧向进气层110表面印刷有图案层111,可在表面印刷图案,可提升口罩的美观性,适应于广大年轻消费者。
[0022]侧向进气层110为透明硅胶膜或BOPE膜,一般采用为透明硅胶膜设置,其无毒无味,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0023]第一无纺布层120与第二无纺布层140均为定向纤维构成,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20密度大于第二无纺布层140密度,采用定向纤维的无纺布整体结构舒适性强,密度结构能够提升整体的过滤效果和舒适性。
[0024]过滤层130为棉质过滤层130设置,所述过滤层130对应进气通道123位置为双层以上结构设置,采用双层以上结构的过滤层130,能够在进气通道123位置做进一步的过滤净化,进而提升过滤效果。
[0025]进气通道123为均布于侧向进气层110的若干细孔124,通过细孔124在吸气过程中将气体导入,保证带口罩的舒适性。
[0026]本技术采用了侧向进气,进气过滤效果更好,使用寿命长,防护效果好。具体是设置罩体100和设置于罩体100两侧的松紧带200,罩体100由内到外依次包括侧向进气层110、第一无纺布层120、过滤层130和第二无纺布层140,侧向进气层110贴合于第一无纺布层120,第一无纺布层120与过滤层130和第二无纺布层140之间设置封边带150一体缝制相连;侧向进气层110为透明膜设置,其包括贴合于第一无纺布层120的外沿部121和内沿部122,所述内沿部122与外沿部121之间设置有若干进气通道123,所述进气通道123为环向开设,具体是采用膜封装,将进气位置限定在进气通道123,可在进气通道123内增加过滤物
质,经热提高过滤效果,杜绝了过滤效果不好的问题。
[002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侧向进气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和设置于罩体两侧的松紧带,所述罩体由内到外依次包括侧向进气层、第一无纺布层、过滤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所述侧向进气层贴合于第一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与过滤层和第二无纺布层之间设置封边带一体缝制相连;所述侧向进气层为透明膜设置,其包括贴合于第一无纺布层的外沿部和内沿部,所述内沿部与外沿部之间设置有若干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为环向开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侧向进气的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两侧压合有固定环,所述松紧带穿设于固定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侧向进气的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天宇,王宇龙,戴振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英华融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