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异形结构柱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钢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异形结构柱。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管、超高层等领域;钢结构异形柱一般是通过H型钢和T型钢焊接成T形柱、角柱或者十字柱等,在H 型钢和T型钢之间设置肋板以作加强,保证连接节点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适当的节点刚度,以实现在节点处传递内力;传统结构抗震方法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强度、刚度等抵抗地震作用,即由结构本身储存和消耗地震能量,这是被动消极的抗震对策。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尚不能准确地估计地震灾害作用的强度和特性。因此,仅采用普通的结构设计不具备自我调节功能,在地震或风荷载作用下很可能产生严重破坏或倒塌,最终导致震后维修困难,因此钢结构设计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异形结构柱。
[0004]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异形结构柱,其特征在于:包括H型钢(1)、T型钢(2)和多组加强肋组件;所述H型钢(1)包括H型钢腹板和H型钢翼缘板,所述T型钢(2)包括T型钢腹板和T型钢翼缘板,T型钢腹板远离T型钢翼缘板的端部与H型钢腹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多组加强肋组件纵向设置在H型钢(1)和T型钢(2)之间;加强肋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在H型钢(1)上和T型钢(2)上;每组加强肋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4)、金属橡胶垫片(5)和螺栓(6),所述的第二连接件(4)插装在第一连接件(3)内并形成安装槽,金属橡胶垫片(5)置于安装槽中,并通过螺栓(6)与第一连接件(3)和第二连接件(4)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异形结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件(3)为槽钢式结构,第一连接件(3)的一端设置有两块第一限位板(3
‑
1),其中一块第一限位板(3
‑
1)的顶端连接在第一连接件(3)的第一上横坂(3
‑
2)的下表面上并竖直设置,另一块第一限位板(3
‑
1)的底端连接在第一连接件(3)的第一下横板(3
‑
3)的上表面上并竖直设置,两块第一限位板(3
‑
1)之间留有插口(3
‑
6),在第一上横坂(3
‑
2)和第一下横板(3
‑
3)之间靠近两块第一限位板(3
‑
1)处设置一块第二限位板(3
‑
4),第二限位板(3
‑
4)的顶端连接在第一上横坂(3
‑
2)上,第二限位板(3
‑
4)的底端连接在第一下横板(3
‑
3)上,两块第一限位板(3
‑
1)与第二限位板(3
‑
4)之间形成插槽(3
‑
5),插槽(3
‑
5)与插口(3
‑
6)形成T形插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异形结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件(3)与两块第一限位板(3
‑
1)一体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异形结构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件(4)为槽钢式结构,第二连接件(4)的一端设置有两块第三限位板(4
‑
1),其中一块第三限位板(4
‑
1)的底端连接在第二连接件(4)的第二上横坂(4
‑
2)的上表面上,另一块第三限位板(4
‑
1)的顶端连接在第二连接件(4)的第二下横坂(4
‑
3)的下表面上;所述的第二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泽先,张俊,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