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心雅专利>正文

子宫腹壁悬吊钩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942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子宫腹壁悬吊钩针,属于临床手术辅助器械领域,包括针头部(1)和支撑部(3),在所述针头部(1)和支撑部(3)之间设置有可转向部(2),在所述支撑部(3)上设置有腹壁固定夹(4),在所述支撑部(3)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可转向部(2)的控制部,所述可转向部(2)和支撑部(3)均为中空管;对子宫肌瘤进行超声消融手术开始前,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悬吊钩针针头刺入子宫前壁,牵拉子宫固定腹壁,从而能够极大方便超声科医生进行手术,避免肠穿孔等肠损伤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手术的便捷性、安全性和效率。全性和效率。全性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子宫腹壁悬吊钩针


[0001]本技术涉及临床手术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子宫腹壁悬吊钩针。

技术介绍

[0002]超声消融是治疗子宫肌瘤新技术,它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的穿透性、聚焦性,将超声波聚焦于体内病变的组织,通过一系列的共同机制,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坏死,达到杀灭肌瘤目的的一种技术。
[0003]目前超声消融一般用到两个方法,冷消融、热消融。其中,冷消融是用氩氦刀制冷来把子宫肌瘤冻死,热消融是用特制机器把导丝插到子宫肌瘤里面,用灼烧的方法,烧灼子宫肌瘤。治疗全程在影像监控下进行。
[0004]目前此技术的日渐成熟,其因具有如下显著优点而受到广大医患的推崇:(1)利用超声波可以很好的聚焦在选定病灶的特性,将足够强度的能量聚集在焦点区域,从而起到破坏病变组织的作用,临床中用其治疗治疗子宫肌瘤可得到非常好的效果,而病变区域外的正常组织在治疗后不会受到损伤;(2)与传统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法相比,使用子宫肌瘤消融术治疗时不需要开刀,只需体外操作即可完成,只需进行局麻,腹壁无明显伤口,创伤小,痛苦小;(3)患者一般无需住院或术后1

2天即可出院,不仅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更能让患者避免切除子宫和影响生理功能的危害;(4)子宫肌瘤是一种极其容易复发的良性疾病,消融手术后的子宫肌瘤复发仍可再次进行消融治疗,从而避免了手术方式导致的黏连而无法再次手术的弊端。
[0005]虽然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具有上述的诸多优点,但是,由于目前尚没有专门用于此类手术的钩针,超声医师在进行射频手术的时候,部分患者因为子宫韧带松弛,子宫游离度大,从而影响手术的效率,也增大手术风险;也有部分患者子宫后位,子宫前壁与腹壁间有肠管填充,影响手术视野也增加肠损伤的可能,甚至造成肠穿孔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子宫腹壁悬吊钩针,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0008]一种子宫腹壁悬吊钩针,包括针头部和支撑部,在所述针头部和支撑部之间设置有可转向部,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腹壁固定夹,在所述支撑部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可转向部的控制部,所述可转向部和支撑部均为中空管;所述固定架相对于支撑部可移动,视患者腹壁厚度情况,移动到适合的固定点,然后与支撑部紧固,并夹在腹壁。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可转向部和支撑部的结构为:所述可转向部的外壳为柔性波纹管,在所述可转向部和支撑部的内部衔接处设置有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在所述可转向部内还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针头部固定,另一端与从动齿轮的中心固定连接,还包括牵引绳和收卷轮,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针头部固定,另一端与收卷轮连接,所述收卷轮与从动齿轮同轴转动;在所述支撑部的末端设置有控制轮,在所述支撑部
内还设置传动皮带,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与所述控制轮通过所述传动皮带实现传动。
[0010]通过控制轮的顺时针转动和不同的幅度,在机械相互作用下,使吊钩针前端转弯,钩住肌层,然后牵拉子宫靠近腹壁,固定于腹壁;手术完成后,逆时针转动使从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复位,可转动部恢复为直线,方便退出肌层。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支撑部的末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控制轮的固位钳,便于角度调整好后对所调角度进行保持,对子宫固定牵拉,保证固定的稳定可靠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对子宫肌瘤进行超声消融手术开始前,将本技术的悬吊钩针针头刺入子宫前壁,牵拉子宫固定于腹壁,从而能够极大方便超声科医生进行手术,避免肠穿孔等肠损伤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手术的便捷性、安全性和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针头部;2、可转向部;3、支撑部;4、腹壁固定夹;5、连杆;6、从动齿轮;7、主动齿轮;8、传动皮带;9、控制轮;10、固位钳;11、牵引绳;12、收卷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参见图1,一种子宫腹壁悬吊钩针,包括针头部1和支撑部3,在所述针头部1和支撑部3之间设置有可转向部2,在所述支撑部3上设置有腹壁固定夹4,在所述支撑部3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可转向部2的控制部,所述可转向部2和支撑部3均为中空管;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转向部2和支撑部3的结构为:所述可转向部2的外壳为柔性波纹管,在所述可转向部2和支撑部3的内部衔接处设置有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6和主动齿轮7,在所述可转向部2内还设置有连杆5,所述连杆5的一端与针头部1固定,另一端与从动齿轮6的中心固定连接,还包括牵引绳11和收卷轮12,所述牵引绳11的一端与针头部1固定,另一端与收卷轮12连接,所述收卷轮12与从动齿轮6同轴转动;在所述支撑部3的末端设置有控制轮9,在所述支撑部3内还设置传动皮带8,所述主动齿轮7的中心与所述控制轮9通过所述传动皮带8实现传动;
[0020]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部3的末端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控制轮9的固位钳10;便于在将针头部1和可转向部2调整好角度后,保持该角度不变;
[0021]本实施例的初始状态为整体笔直状态,如图1所示,
[0022]使用时,在超声引导下,避开肠管、膀胱、肠系膜等重要结构,将悬吊钩针的针头部1刺入子宫前壁,然后转动控制轮9,使控制轮9转动,在传动皮带8的作用下,主动齿轮7也发生转动,由于从动齿轮6与主动齿轮7啮合,所以从动齿轮6也发生转动,连杆5优选具有弹性的稍硬材质(因为如果连杆5采用刚性材质,那么针头部1已经刺进肌层的情况下,是很难转动的,所以必须使针头部1缓慢地变动角度,使其逐步刺到旁边的肌层),在从动齿轮6的带动下,收卷轮12将牵引绳11慢慢收卷,使牵引绳11变短(类似于水井的摇架),从动齿轮6与
针头部1的距离变短,钩针的前部缓慢转弯,逐步刺入旁边的肌层),如图2所示,钩住子宫肌层,牵拉子宫靠近腹壁,然后将腹壁外的腹壁固定夹扣住,固定好子宫,根据需要,转动控制轮9的不同幅度,从而可以调整前端可转向部的不同角度。
[0023]手术完毕后,反向转动控制轮9使可转向部2复位,然后取出即可。
[0024]实施例2:
[002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不同点在于:对于可转向部2和控制部的结构,本实施例采用中国专利CN111938547 A的内窥镜的可转向结构,即通过在可转向部2和支撑部3设置数条传动链条,以及驱动齿轮等结构,实现头部的转向和复位。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子宫腹壁悬吊钩针,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头部(1)和支撑部(3),在所述针头部(1)和支撑部(3)之间设置有可转向部(2),在所述支撑部(3)上设置有腹壁固定夹(4),在所述支撑部(3)的末端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可转向部(2)的控制部,所述可转向部(2)和支撑部(3)均为中空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宫腹壁悬吊钩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向部(2)和支撑部(3)的结构为:所述可转向部(2)的外壳为柔性波纹管,在所述可转向部(2)和支撑部(3)的内部衔接处设置有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6)和主动齿轮(7),在所述可转向部(2)内还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心雅刘若枚
申请(专利权)人:洪心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