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骨科用术后康复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693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骨科用术后康复牵引装置,包括活动床板、固定床板及底板,所述活动床板上设置有脚部固定组件,所述脚部固定组件包括开设在活动床板顶面的第一T型滑槽,所述第一T型滑槽内滑动连接第一T型滑块,所述第一T型滑块顶面固接立杆,所述立杆侧壁固接四个横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T型滑槽与第一T型滑块相互滑移可以调整立杆的位置,移动完成后通过第一螺纹柱对立杆进行固定,便于对不同腿长的人员使用,同时通过第二T型滑槽与第二T型滑块相互滑动的效果,可以改变立管的位置,之后通过第二螺纹柱固定立管的位置,便于适配不同身型的人员使用,进而可以对不同身高及身材比例的患者进行牵引康复,适用性更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骨科用术后康复牵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脊柱骨科用术后康复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脊柱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包括小关节错位、腰椎间盘突出、扭伤或劳损、腰椎滑脱和腰椎结核等,不通过手术几乎无法治愈,然而骨科脊柱手术一般创伤较大,康复期较长,在脊柱手术后还没有一套系统的供病人使用的实用、便捷、康复效果好的辅助装置。大多数医生通常运用高低床搭配的传统方法来对患者的脊柱进行治疗和康复,但这种方法不能保证患者的舒适度且这种方法不易控制力度,容易对患者病体造成直接或间接牵拉损伤。
[0003]对此,授权公告号为CN108836602A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骨科病人的脊椎牵引床。该脊椎牵引床包括有底座、大支撑板、第一床板、第二床板、倒U形杆、大滑块等;大支撑板的底部与底座顶部的左侧相连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医疗骨科病人的脊椎牵引床,能够让骨科病人自己进行操作,能够自己掌握牵引力度,防止牵引操作中用力不足或用力过度,牵引效果好,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开展和进行,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骨科用术后康复牵引装置,包括活动床板、固定床板及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床板的底部通过第一支脚滑动支撑在底板的顶面,所述活动床板长度方向上的一端通过气缸滑动连接固定床板,滑动方向为所述活动床板的长度方向,所述固定床板的底部通过第二支脚固连在底板顶面;所述活动床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一T型滑槽,所述第一T型滑槽的长度平行平行于活动床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T型滑槽垂直于活动床板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呈倒T型结构,所述第一T型滑槽的槽底沿着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T型滑槽上活动设置有脚部固定组件,所述脚部固定组件包括第一T型滑块、立杆和四个横管,所述第一T型滑块的底端滑动嵌在第一T型滑槽内,顶端固接所述立杆,所述立杆竖直设置并向活动床板上方延伸,所述立杆侧壁间隔设置四个横管,四个横管处于垂直于活动床板长度方向的竖直平面上,且分设在所述立杆的相对两侧,相对两侧的横管两两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第一T型滑块及立杆内均垂直开设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孔内滑动插接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底端螺纹连接第一插孔正对并连通的第一螺纹孔内,所述第一螺纹柱的顶端位于立杆的上方;所述固定床板的顶面开设有两个第二T型滑槽,两个第二T型滑槽位于第一T型滑槽长度方向延长线的相对两侧,每一所述第二T型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固定床板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T型滑槽垂直于固定床板长度方向的横截面呈倒T型结构,所述第二T型滑槽的槽底沿着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螺纹孔;每一第二T型滑槽上活动设置有一个腋下固定组件,每一所述腋下固定组件包括第二T型滑块和立管,所述第二T型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T型滑槽内,所述第二T型滑块顶面固接立管,所述立管竖直设置并延伸至固定床板的上方,所述立管朝向活动床板的一侧固接用于固定绑带的第二绑带架,所述第二T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柯霖陈文扬蒋人杰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