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芯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785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包电芯治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四块用于定位和夹持电芯的夹板,并设有用于控制四块夹板联动的夹板联动装置,所述夹板联动装置能够通过一个动力源(气缸)带动四块夹板同步运动,使得两两相对的两块夹板同步张开,放入电芯后撤除动力源,依靠弹簧的自动回弹即可实现四块夹板的复位,可同步对两个电芯进行精准定位与夹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个动力源控制四块夹板的联动,提高了动力能效,并且利用直线导轨传导联动,摩擦力小,能够确保四块夹板对每个电芯的夹持力的均一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电芯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具体为一种软包电芯治具。

技术介绍

[0002]机械自动化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生产加工方式,利用自动化流水线对工件进行一步步的加工、组装,最终生产出成品,常用于加工组装电子设备。电池是电子设备的常用元器件,电池的生产往往通过自动化流水线进行,包括多个步骤,首先通过叠片工艺或绕卷工艺制作裸电芯,制作好的裸电芯被包裹上铝塑膜进行封装,然后注入电解液,最后封装,即完成电池的生产制造。在封装步骤中,先得经由治具对裸电芯和铝塑膜进行精准定位与夹持,然后再进行热封。现有的电池软包电芯治具无法采用一个动力源实现多个裸电芯的夹持,动力能效较低,而且无法适用于多种尺寸不同的裸电芯的夹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软包电芯治具,能够采用一个动力源实现两个裸电芯的同步夹持,提高动力能效。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软包电芯治具,包括底座、夹板、电芯支撑块和夹板联动装置,所述夹板包括位于底座左侧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以及位于底座右侧的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第一夹板的底部设有第一夹板底座,第二夹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夹板底座,第三夹板的底部设有第三夹板底座,第四夹板的底部设有第四夹板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X向导轨,第一夹板底座、第二夹板底座、第三夹板底座和第四夹板底座的底部均设有能够沿X向导轨移动的滑块;第一夹板底座、第二夹板底座、第三夹板底座和第四夹板底座上均设有电芯支撑块;所述夹板联动装置包括开夹作用块、开夹导杆、Y向导轨、楔形块、弹簧、第一联动板、第二联动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夹板底座和第四夹板底座,第二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夹板底座和第三夹板底座,第三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夹板底座和第四夹板底座,第四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夹板底座和第三夹板底座;所述Y向导轨设置在底座的中心位置,楔形块的底部设有能够沿Y向导轨移动的滑块,楔形块上对称地开设有倾斜的左孔和右孔,左孔和右孔呈八字形;所述第一联动板位于第二联动板的左侧,第一联动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且第一联动板的底部设有能够在左孔内移动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联动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且第二联动板的底部设有能够在右孔内移动的第二定位柱;所述弹簧的左端固定在第一联动板的底部,弹簧的右端固定在第二联动板右侧的底座上;所述开夹导杆的左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第三夹板底座上,开夹导杆的右端与开夹作用块固定连接;联动过程如下:气缸推动开夹作用块向左移动,则开夹导杆推动第三夹板底座带动第三夹板沿X向导轨向左移动,由于第二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连接作用,第一夹板底座带动第一夹板随第三夹板底座同步沿X向导轨向左移动,同时第二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
带动第一联动板同步向左移动,弹簧被拉伸,第一定位柱由左孔右端移至左孔左端,使得楔形块沿Y向导轨向前移动,导致第二定位柱由右孔左端移至右孔右端,第二联动板因此向右移动,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一起向右移动,同时带动第二夹板底座和第四夹板底座沿X向导轨向右移动,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以及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之间的间距增大,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以及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之间分别放入带有铝塑膜的电芯,由电芯支撑块支撑住电芯,然后气缸缩回,弹簧自动收缩,带动第一联动板右移,由此带动与第二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连接的第一夹板底座和第三夹板底座右移,同时带动楔形块向后移动,导致第二联动板左移,带动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连接的第二夹板底座和第四夹板底座左移,使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以及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分别夹持住电芯。
[0006]所述电芯支撑块的顶部一侧为向下倾斜的斜边,相邻两个电芯支撑块的斜边相互靠近,用于支撑不同厚度的电芯。
[0007]本技术提供的软包电芯治具还包括电芯支撑块升降装置,所述电芯支撑块升降装置包括支撑块连接板、Z向导轨、支撑板和梯形丝杆组件,所述Z向导轨设置在底座的两端,支撑板的两端固定在Z向导轨上的滑块上;所述梯形丝杆组件包括螺杆、丝杆螺母、螺母座和丝杆固定座,所述丝杆固定座固定在底座上,螺杆底部插入丝杆固定座中,丝杆螺母位于螺杆上并固定在螺母座中,螺母座通过连接件与支撑板相连;所述电芯支撑块包括位于第一夹板底部的第一电芯支撑块、位于第二夹板底部的第二电芯支撑块、位于第三夹板底部的第三电芯支撑块和位于第四夹板底部的第四电芯支撑块,所述第一电芯支撑块和第二电芯支撑块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三电芯支撑块和第四电芯支撑块的底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支撑块连接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电芯支撑和第三电芯支撑块,且支撑块连接板的中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夹板底部开设有允许电芯支撑块上下移动的孔;旋转丝杆顶部使丝杆螺母沿螺杆上下移动,带动支撑板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支撑块连接板上下移动,由此带动第一电芯支撑块、第二电芯支撑块、第三电芯支撑块和第四电芯支撑块上下移动,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电芯的支撑和夹持。
[0008]所述电芯支撑块的材质为铁氟龙。
[0009]本技术提供的软包电芯治具还包括护气袋组件,所述护气袋组件包括用于夹持铝塑膜的护气袋块,以及用于固定护气袋块的护气袋钣金件,所述护气袋钣金件包括上钣金件、下钣金件和钣金件固定槽,所述钣金件固定槽固定在夹板的背面,下钣金件通过螺栓固定在钣金件固定槽上,上钣金件的底部和下钣金件的顶部均开设有腰型孔,螺栓穿过上钣金件和下钣金件的腰型孔将二者连接,护气袋块固定在上钣金件的顶部并朝向夹板的正面。
[0010]所述护气袋块的材质为铁氟龙。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的软包电芯治具,其主要功能是软包锂电池封印前对电芯进行精准定位与夹持,本技术中巧妙的设计了夹板联动装置,能够通过一个动力源(气缸)带动四块夹板同步运动,使得两两相对的两块夹板同步张开,放入电芯后撤除动力源,依靠弹簧的自动回弹即可实现四块夹板的复位,可同步对两个电芯进行精准定位与夹持。本技术通过一个动力源(气缸)控制四块夹板的联动,提高了动力能效,并且利用直线导轨(X
向导轨)传导联动,摩擦力小,能够确保四块夹板对每个电芯的夹持力的均一性。
[0013]进一步的,本技术的软包电芯治具,可兼容不同高度和厚度尺寸的电芯,通过电芯支撑块升降装置可以调节电芯支撑块的高度,以支撑不同高度的电芯,电芯支撑块的斜面可自适应不同厚度的电芯,护气袋组件中的护气袋块用于夹持电芯上方露出的铝塑膜,防止电芯的铝塑膜朝着一个方向偏,同时防止热封印区域之外的铝塑膜被压伤,通过腰型孔可以调节两两相对的护气袋块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电芯和铝塑膜。
[0014]进一步的,电芯支撑块采用铁氟龙材质,可以避免电芯底部产生相对位移,从而避免造成底部划伤和二次污染,影响热封印品质。护气袋块采用铁氟龙材质,可以避免损伤铝塑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电芯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夹板、电芯支撑块和夹板联动装置,所述夹板包括位于底座(1)左侧的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42),以及位于底座(1)右侧的第三夹板(43)和第四夹板(44),第一夹板(41)的底部设有第一夹板底座(51),第二夹板(42)的底部设有第二夹板底座(52),第三夹板(43)的底部设有第三夹板底座(53),第四夹板(44)的底部设有第四夹板底座(54);所述底座(1)上设有X向导轨(2),第一夹板底座(51)、第二夹板底座(52)、第三夹板底座(53)和第四夹板底座(54)的底部均设有能够沿X向导轨(2)移动的滑块;第一夹板底座(51)、第二夹板底座(52)、第三夹板底座(53)和第四夹板底座(54)上均设有电芯支撑块;所述夹板联动装置包括开夹作用块(31)、开夹导杆(32)、Y向导轨(5)、楔形块(6)、弹簧(7)、第一联动板(61)、第二联动板(62)、第一连接板(71)、第二连接板(72)、第三连接板(73)和第四连接板(74),所述第一连接板(7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夹板底座(52)和第四夹板底座(54),第二连接板(7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夹板底座(51)和第三夹板底座(53),第三连接板(7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夹板底座(52)和第四夹板底座(54),第四连接板(7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夹板底座(51)和第三夹板底座(53);所述Y向导轨(5)设置在底座(1)的中心位置,楔形块(6)的底部设有能够沿Y向导轨(5)移动的滑块,楔形块(6)上对称地开设有倾斜的左孔和右孔,左孔和右孔呈八字形;所述第一联动板(61)位于第二联动板(62)的左侧,第一联动板(6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连接板(72)和第四连接板(74),且第一联动板(61)的底部设有能够在左孔内移动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联动板(6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板(71)和第三连接板(73),且第二联动板(62)的底部设有能够在右孔内移动的第二定位柱;所述弹簧(7)的左端固定在第一联动板(61)的底部,弹簧(7)的右端固定在第二联动板(62)右侧的底座(1)上;所述开夹导杆(32)的左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第三夹板底座(53)上,开夹导杆(32)的右端与开夹作用块(3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电芯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支撑块的顶部一侧为向下倾斜的斜边,相邻两个电芯支撑块的斜边相互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向前陈冲谢斌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格林司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