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671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由物理净化池初级净化出的污水通入人工湿地的进水管中;将进水管中的污水通入人工湿地最上层的充氧区,充氧区中由纳米级气泡充氧设备对充氧区进行充氧;污水在充氧区充氧处理后会进入人工湿地的生物处理区,生物处理区中种植有水生或者湿地植物;污水在生物处理区吸附降解后会进入人工湿地的湿地填料区,湿地填料区中填充有磷酸钙和磷酸铁,且磷酸钙和磷酸铁积附于湿地填料区的根系间;经由湿地填料区中的处理水由集水管排出。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温度变化对植物和微生物在湿地中生长受到影响,而影响人工湿地的水处理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利用填料来减少温度变化而造成的影响。度变化而造成的影响。度变化而造成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一般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目前在乡镇农村中的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一般是将各家各户的污水由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集中池中,然后再经过物理过滤,过滤出的水会流入人工湿地中,经过人工湿地进行净化处理。
[0003]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人工湿地工艺最明显的弊端是受气候温度条件影响较大,随季节的变化,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也随之变化,如果植物和微生物在湿地中的生长受到影响,将直接影响人工湿地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温度变化对植物和微生物在湿地中生长受到影响,而影响人工湿地的水处理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利用填料来减少温度变化而造成的影响。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由物理净化池初级净化出的污水通入人工湿地的进水管中;将进水管中的污水通入人工湿地最上层的充氧区,所述充氧区中由纳米级气泡充氧设备对充氧区进行充氧;污水在所述充氧区充氧处理后会进入人工湿地的生物处理区,所述生物处理区中种植有水生或者湿地植物;污水在所述生物处理区吸附降解后会进入人工湿地的湿地填料区,所述湿地填料区中填充有磷酸钙和磷酸铁,且磷酸钙和磷酸铁积附于所述湿地填料区的根系间;经由所述湿地填料区中的处理水由集水管排出。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处理区和所述湿地填料区之间还设置有菌类区,所述菌类区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为硝化菌层、兼氧菌层以及消泡菌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菌类区中的各个菌层由防腐网中填充菌种制成。
[0008]进一步地,所述湿地填料区的下方设置有石料层,所述石料层中的颗粒直径为20mm

30mm之间,所述石料层中包括60%的鹅卵石和40%的陶粒。
[0009]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管包括排布于所述石料层中并用于收集处理水的收集管、与所述收集管连通并向上输送至充氧区的排水管,所述充氧区设置有将所述收集管中的处理水抽取至排水管中的水泵。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包括高出人工湿地地表的高水位出水管和位于所述充氧区中的低水位出水管。
[0011]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进水单元、充氧单元、生物处理单元、湿地填料单元、菌类单元、石料层单元以及排水单元;所述进水单元被配置为将由物理净化池初级净化出的污水通入人工湿地的进水管中;所述充氧单元被配置为将进水管中的污水通入人工湿地最上层的充氧区,所述充氧区中由纳米级气泡充氧设备对充氧区进行充氧;所述生物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污水在所述充氧区充氧处理后会进入人工湿地的生物处理区,所述生物处理区中种植有水生或者湿地植物;所述湿地填料单元被配置为污水在所述生物处理区吸附降解后会进入人工湿地的湿地填料区,所述湿地填料区中填充有磷酸钙和磷酸铁,且磷酸钙和磷酸铁积附于所述湿地填料区的根系间;所述菌类单元被配置为生物处理区和所述湿地填料区之间还设置有菌类区,所述菌类区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为硝化菌层、兼氧菌层以及消泡菌层;所述石料层单元被配置为所述湿地填料区的下方设置有石料层,所述石料层中的颗粒直径为20mm

30mm之间,所述石料层中包括60%的鹅卵石和40%的陶粒;所述排水单元被配置为经由所述湿地填料区中的处理水由集水管排出。
[0012]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3]1、由于将人工湿地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为充氧区、生物处理区、菌类区、湿地填料区、石料层,填料区中的料物和菌类区的菌类可以减少温度的流失,进而有利于保证人工湿地的温度平衡,减少外界温度变化对植物和微生物在湿地中生长受到影响,以保证人工湿地中植物的正常生长,进而保证了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001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人工湿地的结构图;
[001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菌类区的层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00、物理净化池;200、人工湿地;201、充氧区;202、生物处理区;203、湿地填料区;204、菌类区;2041、硝化菌层;2042、兼氧菌层;2043、消泡菌层;205、石料层;21、进水管;22、集水管;221、收集管;222、排水管;2221、高水位出水管;2222、低水位出水管;30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温度变化对植物和微生物在湿地中生长受到影响,而影响人工湿地的水处理的技术问题。
[0020]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21]实施例一:
[0022]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所示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1,将由物理净化池100初级净化出的污水通入人工湿地200的进水管21中。
[0024]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将农村中各家各户的污水集中通过管道输送至物理净化池100中,由物理净化池100进行初级净化,然后将由物理净化池100初级净化后的处理水通入
人工湿地200的进水管21中,由进水管21将污水通入人工湿地200中。
[0025]S12,将进水管21中的污水通入人工湿地200最上层的充氧区201,所述充氧区201中由纳米级气泡充氧设备对充氧区201进行充氧。
[0026]在具体实施中,人工湿地200的最上层为沼泽状,可以对人工湿地200的最上层进行充氧,保证氧分充足,且可以利用纳米级气泡充氧设备对充氧区201进行充氧,当氧气充足时,可以保证湿地中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力。
[0027]S13,污水在所述充氧区201充氧处理后会进入人工湿地200的生物处理区202,所述生物处理区202中种植有水生或者湿地植物。
[0028]在具体实施中,生物处理区202中可以种植较矮类置物,且人工湿地200中的植物的所有根系集中在生物处理区202,从而可以使得生物处理区202由大量且紊乱的根系,可以对污水起到物理过滤的效果。
[0029]S14,污水在所述生物处理区202吸附降解后会进入人工湿地200的湿地填料区203,所述湿地填料区203中填充有磷酸钙和磷酸铁,且磷酸钙和磷酸铁积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由物理净化池(100)初级净化出的污水通入人工湿地(200)的进水管(21)中;将进水管(21)中的污水通入人工湿地最上层的充氧区(201),所述充氧区(201)中由纳米级气泡充氧设备对充氧区(201)进行充氧;污水在所述充氧区(201)充氧处理后会进入人工湿地的生物处理区(202),所述生物处理区(202)中种植有水生或者湿地植物;污水在所述生物处理区(202)吸附降解后会进入人工湿地的湿地填料区(203),所述湿地填料区(203)中填充有磷酸钙和磷酸铁,且磷酸钙和磷酸铁积附于所述湿地填料区(203)的根系间;经由所述湿地填料区(203)中的处理水由集水管(22)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处理区(202)和所述湿地填料区(203)之间还设置有菌类区(204),所述菌类区(20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为硝化菌层(2041)、兼氧菌层(2042)以及消泡菌层(204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类区(204)中的各个菌层由防腐网中填充菌种制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填料区(203)的下方设置有石料层(205),所述石料层(205)中的颗粒直径为20mm

30mm之间,所述石料层(205)中包括60%的鹅卵石和40%的陶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22)包括排布于所述石料层(205)中并用于收集处理水的收集管(221)、与所述收集管(221)连通并向上输送至充氧区(201)的排水管(222),所述充氧区(201)设置有将所述收集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小芬从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科艾瑞智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