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拔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71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拔罐器,包括钟罩本体,设置在钟罩本体的顶部的抽真空接头和安全排气阀;所述抽真空接头包括中部密封套设在钟罩本体的顶部、且顶部开口的盲管体,环形开设在盲管体的外边缘上、且与钟罩本体的内部连接的数个抽真空口,设置在盲管体的内壁上部的上挡环,设置在盲管体的内部的第一挤压弹簧,以及设置在盲管体的内部、且置于第一挤压弹簧与上挡环之间的滑柱;所述滑柱与盲管体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拔罐设备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拔罐器


[0001]本技术涉及拔罐设备
,尤其是一种拔罐器。

技术介绍

[0002]拔罐器是以利用机械抽气原理使罐体内形成负压,使罐体吸附选定的部位,使皮下及浅层肌肉充血,刺激人体皮部、经筋、经络穴位以达到排除毒素、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固本、促进新陈代谢、调动脏腑功能最终以达到净血血液的一种非药物自然物理生态疗法。传统的拔罐器为钟罩形状的玻璃制品,其采用燃烧空气的方式,其吸附的松紧度全靠人为经验;另外,现有技术中也有气动抽负压的拔罐器,其由空罐、真空枪和连接管组成。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拔罐器存在以下问题:
[0003]第一,无法进行真空度下限破坏,即真空度较低时,容易造成皮肤外表损伤,其需要人为随时观察拔罐情况,以检测获取负压的情况;
[0004]第二,传统的钟罩形状的拔罐器排气不便,无法进行可靠性的负压调整;
[0005]因此,急需要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的拔罐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拔罐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拔罐器,包括钟罩本体,设置在钟罩本体的顶部的抽真空接头和安全排气阀;
[0008]所述抽真空接头包括中部密封套设在钟罩本体的顶部、且顶部开口的盲管体,环形开设在盲管体的外边缘上、且与钟罩本体的内部连接的数个抽真空口,设置在盲管体的内壁上部的上挡环,设置在盲管体的内部的第一挤压弹簧,以及设置在盲管体的内部、且置于第一挤压弹簧与上挡环之间的滑柱;所述滑柱与盲管体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全排气阀包括与钟罩本体一体成型的内陷筒,设置在内陷筒的底部的下挡环,底部套设在下挡环内、上部置于内陷筒内的阀芯,与阀芯一体成型、并与阀芯共同组成截面为工字形状的挡片,以及设置在下挡环与阀芯上部之间的第二挤压弹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巧妙地设置了抽真空接头,在盲管体的外边缘环形设置数个抽真空口,并且,利用第一挤压弹簧和滑柱作为阀芯,以实现挤压后抽真空,并在抽真空后弹簧复归;即抽真空时,真空枪挤压滑柱向下移动,挤压弹簧压缩,漏出抽真空口并进行抽真空;待抽真空后,取下真空枪,第一挤压弹簧复归,并遮挡抽真空口;
[0012](2)本技术巧妙设置了安全排气阀,当真空枪抽真空度绝对值大于第二挤压弹簧的弹簧动作压力时,并打开挡片,进行释放真空;另外,本技术也可通过按压安全排气阀以实现人为排气解除真空,以便于拔罐器拆卸操作;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拔罐设备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7]图3为图2的A

A剖面示意图。
[0018]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0019]1、钟罩本体;2、抽真空接头;3、安全排气阀;21、盲管体;22、抽真空口;23、上挡环;24、第一挤压弹簧;25、滑柱;31、内陷筒;32、下挡环;33、阀芯;34、挡片;35、第二挤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拔罐器,包括钟罩本体1,以及设置在钟罩本体1的顶部的抽真空接头2和安全排气阀3。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不能理解成对保护范围的特定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顶部”、“四周边缘”、“中央”等方位性用语是基于附图来说明的。
[002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抽真空接头2包括中部密封套设在钟罩本体1的顶部、且顶部开口的盲管体21,环形开设在盲管体21的外边缘上、且与钟罩本体 1的内部连接的数个抽真空口22,设置在盲管体21的内壁上部的上挡环23,设置在盲管体21的内部的第一挤压弹簧24,以及设置在盲管体21的内部、且置于第一挤压弹簧24与上挡环23之间的滑柱25;所述滑柱25与盲管体21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另外,本实施例的安全排气阀3包括与钟罩本体1一体成型的内陷筒31,设置在内陷筒31的底部的下挡环32,底部套设在下挡环32内、上部置于内陷筒31内的阀芯33,与阀芯33一体成型、并与阀芯33共同组成截面为工字形状的挡片34,以及设置在下挡环32与阀芯33上部之间的第二挤压弹簧35。
[0024]在抽真空前,第一挤压弹簧24挤压滑柱25贴合在上挡环23上,且第二挤压弹簧35挤压阀芯33,使挡片34贴合在下挡环32上,封堵下挡环32内的中心孔。将拔罐器放置在需要拔罐的位置,并紧密贴合。在抽真空时,利用真空枪挤压滑柱向下移动,并漏出抽真空口22,进行抽真空。抽到所需的真空度后,取下真空枪,第一挤压弹簧24复归并使滑柱25遮挡抽真空口22,即第一挤压弹簧24的弹性压力与真空吸力达到平衡(此处还包含滑柱25的重力、摩擦阻力等因素,其为现有力学技术,在此就不予赘述受力情况)。当真空枪过度抽真空时,真空力大于第二挤压弹簧35的弹性压力,则挡片34漏出下挡环32中间的中心孔,即打开挡片34,释放真空。另外,在拔罐器取下时,也可按压阀芯 33释放真空。
[0025]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但凡采用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拔罐器,包括钟罩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钟罩本体(1)的顶部的抽真空接头(2)和安全排气阀(3);所述抽真空接头(2)包括中部密封套设在钟罩本体(1)的顶部、且顶部开口的盲管体(21),环形开设在盲管体(21)的外边缘上、且与钟罩本体(1)的内部连接的数个抽真空口(22),设置在盲管体(21)的内壁上部的上挡环(23),设置在盲管体(21)的内部的第一挤压弹簧(24),以及设置在盲管体(21)的内部、且置于第一挤压弹簧(24)与上挡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正根李雪微田璐沈丽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