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48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7
本公开涉及一种清洁设备,该清洁设备的第一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壳体,散热壳体具有第一散热风道,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内设置有电池;第二散热组件包括机壳以及位于机壳内的电机组件,在机壳内形成有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电机组件被配置为通过进风通道及排风通道为清洁设备的吸污通道提供吸力;且被配置为用于将至少部分气流经由进风通道输送至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内,给电池散热后从所述排风通道排出。本公开的清洁设备,将电机组件提供的至少部分气流引导至散热壳体内,以给电池进行散热。以给电池进行散热。以给电池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清洁设备的冷却
,特别涉及一种清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清洁设备在经历了多年发展后已经呈现出了功能化、多样化以及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地面清洁设备以其强大的地面清洁能力使其备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地面清洁设备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得益于锂电技术的发展以及电机性能/功耗比的提升,清洁设备现已进入了无线时代。
[0003]无线清洁设备的电池和主控制板集成在整机上,整机工作时,电池及主控制板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目前通常通过被动散热的方式冷却电池和主控制板这些功能元件,但是被动散热无法快速的将热量导出,会导致机器产生过温保护,还会降低电池包的寿命。
[0004]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另辟蹊径解决清洁设备电池冷却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
[0006]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
[0007]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壳体及位于散热壳体内的电池,在所述散热壳体中形成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散热组件,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壳体(30)及位于散热壳体(30)内的电池(1),在所述散热壳体(30)中形成有第一散热风道;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机壳以及位于机壳内的电机组件,在所述机壳内形成有进风通道和排风通道;所述电机组件被配置为通过进风通道及排风通道为清洁设备的吸污通道提供吸力;且被配置为用于将至少部分气流经由所述进风通道输送至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内,给所述电池(1)散热后从所述排风通道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风道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腔室(30a)和第二腔室(30b),所述第一腔室(30a)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的进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腔室(30b)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的排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30a)内的电池仓(31),所述电池仓(31)容纳有所述电池(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壳体(30)包括散热外壳(300)和设置在所述散热外壳(300)内的散热内壳(301),所述散热外壳(300)和所述散热内壳(301)之间的区域形成所述第一腔室(30a),所述散热内壳(301)的内腔形成所述第二腔室(30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内壳(301)与散热外壳(300)同轴设置,所述散热内壳(301)与散热外壳(300)之间形成了环形的所述第一腔室(30a);所述第一腔室(30a)的入口与所述第二腔室(30b)的出口设置在同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30a)的入口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30b)的出口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内壳(301)远离电机组件的一端低于所述散热外壳(300)远离电机组件的一端;进入到位于所述散热外壳(300)与散热内壳(301)之间的第一腔室(30a)的气流被配置为流动至散热内壳(301)远离电机组件的一端,并经由散热内壳(301)中空内腔的第二腔室(30b)朝电机组件的方向流出。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内壳(301)、散热外壳(300)和所述电池仓(31)之间均具有间隙。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31)包括底座(310)、设置在所述底座(310)上的多个电池筒(311),还包括仓盖(312);所述电池筒(311)为一个端部开口、另一个端部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电池筒(311)设置在所述底座(310)上,所述底座(310)上开设有用于从所述电池筒(311)取放电池(1)的取放口,所述仓盖(312)设置在所述底座(310)上以封堵所述取放口。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筒(311)在所述底座(310)上呈环形分布。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外壳(300)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302),多个所述散热鳍片(302)沿散热外壳(300)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电池筒(311)伸入至相邻两个散热鳍片(302)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小康周春锋
申请(专利权)人:添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