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载RNA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366446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载RNA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所述柔性脂质体的粒径为90nm~120nm,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40~50份(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载RNA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可载RNA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柔性脂质体是在普通脂质体的处方上改进而来。柔性脂质体,是指在脂质体的双分子层中加入不同的附加剂如表面活性剂吐温类、胆酸盐、去氧胆酸盐等柔软剂,使脂质体膜具有优越的柔软性和变形性,比较容易穿过皮肤与黏膜,到达真皮层乃至更深的组织,具有较高的透过效率的同时保持其组成不变。
[0003]有研究证明柔性脂质体可以有效增强药物的经皮渗透,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体外给药避免了药物入体带来的安全性隐患。柔性脂质体有望在包载药物后有效治疗皮肤疾病。
[0004]核酸药物是一类具有不同功能的DNA或RNA,其具有特定的靶点和作用机制,通常在基因或其表达水平上发挥作用。一般包括核酸适配体(Aptamer)、抗基因(Antigene)、核酶(Ribozyme)、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oligonucleotide,ASO)、RNA干扰剂等。这些药物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可以靶向选定的基因、mRNA或非编码RNA,进而发挥作用。现阶段国内外已有13款核酸药物获批,新冠疫情期间投入使用的腺病毒重组mRNA疫苗也验证了核酸药物的有效性。随着研发技术的快速发展,核酸药物有望成为继传统化学药物和抗体类蛋白药物后的第三大类型药物。
[0005]RNA药物因为其自身的不稳定性,在人体循环过程中很容易被水解。大部分的RNA药物为荷负电的核酸大分子,其很难通过质膜进入细胞内环境。RNA的化学修饰可以提高核酸药物的稳定性,阳离子脂质体、聚阳离子和脂离子纳米颗粒用作核酸药物的传递载体可以克服RNA渗透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载RNA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该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具备柔性性质,变形性好,良好的弹性和形变可以使其更好地渗透入皮肤深层,极大增加透皮吸收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3个月内粒径范围处于109nm~122nm之间,表面电位为85.65mV~94.02mV,对RNA包载率高达17.2%,转染效果好,对RNA保护作用强。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载RNA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脂质体的粒径为90nm~120nm,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40~50份(2,3

二油酰基

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12~15份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0.8~1份胆固醇、8~10份脱氧胆酸钠、8~10份葡聚糖。
[0008]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的可载RNA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9]步骤一、将(2,3

二油酰基

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和胆固醇用氯仿溶解;然后在水浴条件下使用真空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除去溶液中的氯仿,在瓶壁上形成均匀薄膜,再置于

20℃冷却;
[0010]步骤二、向步骤一中冷却后的产物中加入脱氧胆酸钠溶液,用DEPC水旋转水化至洗脱,得到阳离子柔性脂质体混悬初液;
[0011]步骤三、在步骤二中所述阳离子柔性脂质体混悬初液中加入葡聚糖,室温搅拌混合,微孔滤膜过滤,得到可载RNA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
[0012]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氯仿的加入量为使(2,3

二油酰基

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的终浓度为1mg/mL~3mg/mL。
[0013]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水浴的温度为35℃~40℃,旋转条件为80rpm~100rpm,

20℃冷却时间不小于6h。
[0014]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旋转水化的水浴温度为40℃~50℃,旋转条件为80rpm~100rpm。
[0015]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微孔滤膜的孔径为0.22μm。
[0016]上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载RNA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在使用时RNA与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中的(2,3

二油酰基

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的质量比为1:(4~5),孵育环境为RNase

free,孵育时间为15min~20min。
[001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可载RNA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在制备递送siRNA药物的皮肤外用化妆品中的应用。
[0018]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可载RNA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在制备递送RNA药物的皮肤外用药品中的应用。
[0019]所述重量份可以为微克、毫克、克和千克等重量单位。
[0020]本专利技术与普通脂质体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1]1、本专利技术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小,具备柔性性质,变形性高,具有高透皮效率,良好的弹性和形变可以使其更好地渗透入皮肤深层,极大增加透皮吸收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3个月内粒径范围处于109nm~122nm之间,表面电位为85.65mV~94.02mV,对RNA包载率高达17.2%,转染效果好,对RNA保护作用强。
[0022]2、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反应过程温和,整个工艺可机械化程度高,相同的工艺下有优良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易于工业化生产。
[0023]3、本专利技术采用DEPC水进行水化,能够减少RNA的降解。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粒径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Zeta电位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透射电镜(TEM)照片。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变形性结果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的透皮性能结果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与RNA药物最佳孵育比例的核酸电
泳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的载RNA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的转染效率结果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的载RNA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的转染后HEK293T细胞对eGFP基因表达量的qPCR分析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8的载RNA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转染时的最佳RNA浓度摸索结果图。
[0034]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9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0035]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0的RNA透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载RNA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脂质体的粒径为90nm~120nm,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40~50份(2,3

二油酰基

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12~15份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0.8~1份胆固醇、8~10份脱氧胆酸钠、8~10份葡聚糖。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载RNA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2,3

二油酰基

丙基)

三甲基氯化铵、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和胆固醇用氯仿溶解;然后在水浴条件下使用真空旋转蒸发仪,减压蒸发除去溶液中的氯仿,在瓶壁上形成均匀薄膜,再置于

20℃冷却;步骤二、向步骤一中冷却后的产物中加入脱氧胆酸钠溶液,用DEPC水旋转水化至洗脱,得到阳离子柔性脂质体混悬初液;步骤三、在步骤二中所述阳离子柔性脂质体混悬初液中加入葡聚糖,室温搅拌混合,微孔滤膜过滤,得到可载RNA的阳离子梭型柔性脂质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氯仿的加入量为使(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骞婧李欣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九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