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保温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38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保温担架,包括防水担架布与可拆卸安装于防水担架布上的保温毯,两担架杆分别插装于两布套内,两所述布套分别并排缝制于防水担架布两侧处并沿防水担架布的长度方向延伸,于防水担架布的下表面上可拆卸安装有承磨导向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在浅滩转运过程中避免受伤人员在后送途中遭受不必要的海水浸泡,提高了受伤人员救治时效的目的;同时防止了伤员在高原环境中造成受伤人员不必要的痛苦,甚至二次损伤的风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水上或者高原救生中受伤人员后送的技术领域。送的技术领域。送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保温担架


[0001]本技术属于水上或者高原救生中受伤人员后送的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防水保温担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面对水上和高原作业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一部分受伤人员需要使用担架进行转移后送。在海上救援时,部分受伤人员需要经过沙地、泥泞滩涂及涉水三种地形环境,然而现有的担架较为笨重,加之受伤人员自身重量,难以达到快速后送受伤人员的要求,而且在泥泞滩涂上不能拖动,大量耗费担架员体力,同时涉水时不能防水,导致受伤人员伤口不必要的接触海水,加重伤情。在高原条件下转移时,受伤人员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中,造成受伤人员不必要的痛苦,甚至二次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保温担架,用以实现在浅滩转运过程中避免受伤人员在后送途中遭受不必要的海水浸泡,提高受伤人员救治时效的目的;同时防止伤员在高原环境中造成受伤人员不必要的痛苦,甚至二次损伤的风险。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防水保温担架,包括防水担架布与可拆卸安装于防水担架布上的保温毯,两担架杆分别插装于两布套内,两所述布套分别并排缝制于防水担架布两侧处并沿防水担架布的长度方向延伸,于防水担架布的下表面上可拆卸安装有承磨导向件。
[0006]进一步的,所述承磨导向件包括两固定板,两固定板的一端相互靠近并形成尖状结构,各固定板的另一端分别与防水担架布的下端两侧连接,且所述尖状结构朝向防水担架布拖拽方向。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弧板,所述固定弧板扣合在插装有担架杆的布套外,且固定弧板经穿经布套的固定螺栓与担架杆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承磨导向件的尖状结构呈平滑弧状向上弯曲。
[0009]进一步的,于所述担架杆伸出布套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挡环,各挡环阻挡于布套相对应的端部处。
[0010]进一步的,于所述防水担架布的两侧分别缝制有多个第一卡头和多个第一卡扣,且多个第一卡头和多个第一卡扣沿防水担架布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0011]进一步的,于所述防水担架布的两端分别缝制有端部卡头和端部卡扣,所述端部卡头和端部卡扣分别与相临近的第一卡扣和第一卡头相互卡接。
[0012]进一步的,于所述防水担架布的上表面且位于各布套处分别缝制有多个第二卡扣,且第二卡扣沿布套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保温毯的下表面上且与各第二卡扣相对应的位置处缝制有第二卡头。
[0013]进一步的,于所述保温毯的下表面上缝制有自粘贴A,于防水担架布的上表面上且
与自粘贴A相对应的位置处缝制有自粘贴B,所述自粘贴A和自粘贴B相互粘连。
[0014]进一步的,于所述保温毯的两侧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上分别缝制有自粘贴C和自粘贴D,所述保温毯的两侧相互重叠并通过自粘贴C和自粘贴D的粘连而固定。
[0015]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采用防水担架布和担架杆的组合形成担架,进而使其用于承载受伤人员,并且避免了在浅滩转运过程中海水的浸泡,通过增加保温毯来确保寒冷环境中受伤人员的体温,同时由于在防水担架布的下表面上可拆卸安装有承磨导向件,这样在雪地、浅滩等区域进行拖拽作业时,使得拖拽更加的快捷,避免出现阻塞的问题出现,而且提高了担架整体的耐磨能力;综上可知,本技术实现了在浅滩转运过程中避免受伤人员在后送途中遭受不必要的海水浸泡,提高了受伤人员救治时效的目的;同时防止了伤员在高原环境中造成受伤人员不必要的痛苦,甚至二次损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防水担架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防水担架布与一种承磨导向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防水担架布与另一种承磨导向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保温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保温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4]标注部件:100

防水担架布,101

布套,102

担架杆,103

第一卡头,104

第一卡扣,105

固定弧板,106

固定板,107

固定销,108

挡环,109

第二卡扣,110

自粘贴B,111

端部卡扣,112

端部卡头,200

保温毯,201

第二卡头,202

自粘贴C,203

自粘贴D,204

自粘贴A。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保温担架,如图1

3所示,包括防水担架布100和保温毯200,其中,保温毯200可拆卸安装在防水担架布100的上表面上,在防水担架布100的两侧处分别缝制有布套101,这两个布套101并排设置并且沿防水担架布100的长度方向延伸,两根担架杆102分别插装在两布套101内,且本技术为了方便担架杆102的携带,担架杆102采用可伸缩式的结构,在防水担架布100的下表面上可拆卸安装有承磨导向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势在于:本技术采用防水担架布100和担架杆102的组合形成担架,进而使其用于承载受伤人员,并且避免了在浅滩转运过程中海水的浸泡,通过增加保温毯200来确保寒冷环境中受伤人员的体温,同时由于在防水担架布100的下表面上可拆卸安装有承磨导向件,这样在雪地、浅滩等区域进行拖拽作业时,使得拖拽更加的快捷,避免出
现阻塞的问题出现,而且提高了担架整体的耐磨能力;综上可知,本技术实现了在浅滩转运过程中避免受伤人员在后送途中遭受不必要的海水浸泡,提高了受伤人员救治时效的目的;同时防止了伤员在高原环境中造成受伤人员不必要的痛苦,甚至二次损伤的风险。
[0027]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承磨导向件包括两个固定板106,这两个固定板106的一端相互靠近并形成尖状结构,每个固定板106的另一端分别与防水担架布100的下端两侧连接,且该尖状结构朝向防水担架布100拖拽方向,进而便于分开阻碍物及泥泞的浅滩表面。固定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保温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担架布与可拆卸安装于防水担架布上的保温毯,两担架杆分别插装于两布套内,两所述布套分别并排缝制于防水担架布两侧处并沿防水担架布的长度方向延伸,于防水担架布的下表面上可拆卸安装有承磨导向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保温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磨导向件包括两固定板,两固定板的一端相互靠近并形成尖状结构,各固定板的另一端分别与防水担架布的下端两侧连接,且所述尖状结构朝向防水担架布拖拽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保温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端连接有固定弧板,所述固定弧板扣合在插装有担架杆的布套外,且固定弧板经穿经布套的固定螺栓与担架杆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保温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磨导向件的尖状结构呈平滑弧状向上弯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保温担架,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担架杆伸出布套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挡环,各挡环阻挡于布套相对应的端部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保温担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林祺杨再永李刚于世宾汪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