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378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低压电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配电柜,包括外壳和外壳内的柜体,外壳的下侧设有减震滑轮,减震滑轮包括第三导杆、滑轮组件和减震弹簧,第三导杆的下端与滑轮组件转动连接,第三导杆的上端穿设于外壳的底部,减震滑轮套设于第三导杆上,减震弹簧的上端与外壳的外底面抵接,减震弹簧的下端与滑轮组件的底面抵接;通过设置减震弹簧减少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提高移动式配电柜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配电柜


[0001]本技术属于低压电柜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配电柜。

技术介绍

[0002]周知,配电柜是电力输配系统中作为动力、照明以及配电设备的电能转换、分配与控制之用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装置。传统的配电柜主要由柜体、装设于柜体开口侧的柜门、安装于柜体内的安装板以及安装于安装板上的诸如断路器、汇流/分流排等各类电气部件组成;在实际应用时,受柜体内部环境的振动因素(如部分电气部件所产生的振动)或受柜体外部环境的振动因素(如应用于厂房、生产车间、地铁隧道等场所内时),往往会对配电柜造成联动的振动效应,由于配电柜以及其内部的电气部件大多采用刚性连接形式,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电气部件的松动、严重时甚至会埋下安全事故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配电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柜容易产生振动效应而导致电气部件的松动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配电柜,包括外壳和所述外壳内的柜体,所述柜体的底面和所述外壳的内底面之间设有风扇安装板,所述风扇安装板的底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底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风扇安装板的顶面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柜体的底面与所述风扇安装板的顶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一第一导杆的底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底面连接,所述第一导杆的顶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弹簧、所述风扇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弹簧,所述柜体的底面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散热风扇相对设置,所述柜体的顶面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柜体的顶面与所述外壳的内顶面间隔设置,所述柜体的顶面与所述外壳的内顶面之间设有第二导杆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导杆的顶端与所述外壳的内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杆的底端与所述柜体的顶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导杆的外周,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柜体的顶面和所述外壳的内顶面抵接;所述外壳的下侧设有减震滑轮,所述减震滑轮包括第三导杆、滑轮组件和减震弹簧,所述第三导杆的下端与所述滑轮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导杆的上端穿设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减震滑轮套设于所述第三导杆上,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外壳的外底面抵接,所述减震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滑轮组件的底面抵接。
[0005]可选地,所述外壳的内底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导杆的底端连接,所述风扇安装板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导杆穿过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导杆的顶端设有胶垫。
[0006]可选地,所述外壳的前端具有开口,所述外壳的后端具有背板,所述柜体的前端设有柜门,所述柜门朝向所述外壳前端设置,所述柜体的后端与所述背板之间设有第四弹簧。
[0007]可选地,所述柜门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设有用于观察的透明窗,所述透明窗的一侧设有把手。
[0008]可选地,所述柜门的左右两端设有侧板,所述柜体的外侧面与所述侧板之间设有第五弹簧。
[0009]可选地,所述外壳的内底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连接有一气囊,所述气囊设于所述风扇安装板的下侧。
[0010]可选地,所述外壳内设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气囊连通。
[0011]可选地,所述滑轮组件包括安装座、连接座和滚轮,所述安装座的顶部与所述第三导杆转动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座的顶部抵接,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所述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一侧。
[0012]可选地,所述柜体的内侧面设有夹层,所述夹层中设有干燥剂。
[0013]可选地,所述柜体的内侧面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线的线槽。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配电柜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柜体用于供电气元件安装,将柜体设置于外壳中,柜体的底面和外壳的内底面之间设置风扇安装板,风扇安装板上下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实现纵向方向上的二次减震,将大部分的震动进行过滤,降低柜体的内部电气元件松动的可能性,当外物碰撞时可以起到缓冲防护作用,有利于柜体内电气元件的稳定运行,同时在柜体的顶部设置第三弹簧,对柜体的顶部进行支撑,可大大减少余震,进一步提高柜体的稳定性;散热风扇工作产生向上的气流,上升气流流入柜体中并将柜体内的热量带走,通过柜体底面的散热孔排出柜体,实现散热效果;外壳下侧设置减震滑轮,便于对移动式配电柜进行移动,通过设置减震弹簧减少移动过程中产生的震动,提高移动式配电柜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电柜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电柜的局部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1]10—外壳
ꢀꢀꢀꢀꢀꢀꢀꢀꢀꢀ
20—柜体
ꢀꢀꢀꢀꢀꢀꢀꢀꢀꢀꢀ
21—通风口
[0022]22—散热孔
ꢀꢀꢀꢀꢀꢀꢀꢀ
30—风扇安装板
ꢀꢀꢀꢀꢀ
31—散热风扇
[0023]40—第一弹簧
ꢀꢀꢀꢀꢀꢀ
50—第二弹簧
ꢀꢀꢀꢀꢀꢀꢀ
60—第一导杆
[0024]70—第二导杆
ꢀꢀꢀꢀꢀꢀ
80—第三弹簧
ꢀꢀꢀꢀꢀꢀꢀ
90—第四弹簧
[0025]100—第五弹簧
ꢀꢀꢀꢀꢀ
110—第三导杆
ꢀꢀꢀꢀꢀꢀ
111—滑轮组件
[0026]112—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1~4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所述外壳内的柜体,所述柜体的底面和所述外壳的内底面之间设有风扇安装板,所述风扇安装板的底面与所述外壳的内底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风扇安装板的顶面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柜体的底面与所述风扇安装板的顶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一第一导杆的底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底面连接,所述第一导杆的顶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弹簧、所述风扇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弹簧,所述柜体的底面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所述散热风扇相对设置,所述柜体的顶面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柜体的顶面与所述外壳的内顶面间隔设置,所述柜体的顶面与所述外壳的内顶面之间设有第二导杆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二导杆的顶端与所述外壳的内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杆的底端与所述柜体的顶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导杆的外周,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柜体的顶面和所述外壳的内顶面抵接;所述外壳的下侧设有减震滑轮,所述减震滑轮包括第三导杆、滑轮组件和减震弹簧,所述第三导杆的下端与所述滑轮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导杆的上端穿设于所述外壳的底部,所述减震滑轮套设于所述第三导杆上,所述减震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外壳的外底面抵接,所述减震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滑轮组件的底面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底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导杆的底端连接,所述风扇安装板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第一导杆穿过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邓冬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千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