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部PET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636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部PET检测装置,属于PET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检查床板和用于检测头部的可移动式PET检测单元,其中检查床板靠近PET检测单元的一侧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有用于支撑头部的头托,PET检测单元底部设有传动单元,传动单元包括与PET检测单元底部相连的传动链板,传动链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辊轮,传动辊轮周向转动带动传动链板以及上方的PET检测单元沿靠近或远离头托方向运动。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拟提供了一种脑部PET检测装置,能够在不移动病人的情况下,对病人脑部进行脑部PET检测,检测效率和精度高,有效提高了手术及检查的安全性。有效提高了手术及检查的安全性。有效提高了手术及检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部PET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PET检测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脑部PET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ET全称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是反映病变的基因、分子、代谢及功能状态的显像设备。它是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葡萄糖等人体代谢物作为显像剂,通过病灶对显像剂的摄取来反映其代谢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疾病的生物代谢信息。是当今生命科学、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新里程碑。
[0003]目前,由于PET设备可以进行全身扫描及头部、四肢等局部扫描,使得设备的体积与重量都非常大,通常采取移动被检者的方案进行检查。但是这种方案,缺点非常明显,被检者体验不好,移动时的冲击、噪音以及进入封闭腔体的不适感,会造成被检者的情绪波动。某些特殊情况的被检者,可能由于被检者不配合而导致检查失败。目前PET检查技术一般在手术前或非手术时使用,但是特殊情况下,病人在手术中或者手术刚刚完成时,也需要进行脑部PET检查,但是,此时由于病人正在手术中或刚刚经过手术,病情还没有稳定,不方便移动,所以急需设计开发一款脑部PET检测装置,不需要移动病人即可轻松实现脑部PET的精准检测,检测效率和精度高。
[0004]经检索,有关PET设备已有专利公开,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4241824,公开了一种PET术中实现方法及其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手术床和术中PET,手术床和术中PET分别位于手术室和PET室中,手术室和PET室通过自动门隔开,PET室与手术室之间铺有滑轨,术中PET在滑轨上移动以与手术床对接。考虑到手术中病人不方便移动,所以采用移动PET 方式实现,PET不用时应藏在隔壁房间,房间和手术室铺设有滑轨,需要做检查时,PET滑动到手术床前端,然后将手术床升降到对接高度,通过手术床面活动床板滑动和PET的对接块对接,以实现PET检查,检查完成后PET将床板放回至床板并退回到隔壁房间。
[0005]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801463385,公开了一种紧凑且可移动的高分辨率PET脑成像仪,脑成像仪包括安装在头盔形结构内的紧凑的环形静态PET成像仪。当附着于患者头部时,整个成像过程中,头盔形脑成像仪保持头到成像仪的相对几何固定。脑成像头盔包含辐射传感器和最低限度的前端电子设备。柔性械悬挂/带束系统支持头盔的重量,从而在成像扫描期间允许患者头部进行有限的运动。使用对使用及存储需求空间有限的、非常简单的可移动扫描器,紧凑的环形PET成像仪能实现神经学上的脑功能、癌以及创伤影响的甚高分辨率成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1、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拟提供了一种脑部PET检测装置,能够在不移动病人的情况下,对病人脑部进行脑部PET检测,检测效率和精度高,有效提高了手术及检查的安全性。
[0008]2、技术方案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0]本技术的一种脑部PET检测装置,包括检查床板和用于检测头部的可移动式PET检测单元,其中检查床板靠近PET检测单元的一侧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有用于支撑头部的头托, PET检测单元底部设有传动单元,传动单元包括与PET检测单元底部相连的传动链板,传动链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辊轮,传动辊轮周向转动带动传动链板以及上方的PET检测单元沿靠近或远离头托方向运动。
[0011]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检查床板靠近PET检测单元的一侧端部向上延伸设置有安全限位板,安全限位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安装头托的缺口,且该缺口处底部向外延伸设置有安全护板。
[0012]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头托包括设置在检查床板上的固定部,固定部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头部的支撑部,支撑部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结构,且支撑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圆弧形的限位部,两侧的限位部相对向内分布。
[0013]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支撑部靠近PET检测单元的端部向外水平延伸设置有延伸部,且支撑部和延伸部的下方设置有安全护板,安全护板的一端固定在检查床板端部,安全护板的另一端延伸超过延伸部外侧端部。
[0014]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PET检测单元包括呈圆环形结构的固定环,固定环的中心圆为头部检测口,所述固定环外周设置有一圈相配合的晶体单元组件,晶体单元组件通过卡扣件固定在固定环外周。
[0015]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晶体单元组件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扫描头部的晶体、核心电路板和散热结构,且PET检测单元上设置有限位传感器。
[0016]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固定环的底部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固定底座上,固定底座的下方设置有机箱,机箱的两侧通过机箱连接板固定在两侧支撑板上,且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在传动链板上。
[0017]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检查床板底部设置有升降单元,升降单元包括用于支撑在检查床板底部宽度方向两侧的支撑件,支撑件的底部垂直设有一对相互交叉铰接的升降架,两侧支撑件内侧的升降架的底部通过连接件相连,且连接件上连接有水平延伸的传动丝杆,传动丝杆在电机的驱动下水平运动带动升降架以及上方的检查床板上下运动。
[0018]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支撑件的下方设置有相配合的底座,底座内侧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下滑槽,连接件的两端对应卡入两侧底座的下滑槽内,且两侧支撑件外侧的升降架底部也对应卡入两侧底座的下滑槽内。
[0019]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支撑件呈L型结构,其中支撑件包括固定在检查床板底部的水平段,水平段的外侧向下垂直延伸设置有垂直段,且垂直段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上滑槽,升降架的顶部配合卡入上滑槽内。
[0020]3、有益效果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2](1)本技术的一种脑部PET检测装置,与常规的PET成像相比,本技术中的 PET检测单元由于是专门针对于头部检查的设备,其几何结构明显缩小,从而改善空间分辨
率、提高灵敏度。传统的PET扫描中,PET设备体型较大,PET设备与传统的检查床相互独立,且传统的检查床需要移动患者、结构复杂,与传统的PET设备及传统的手术床相对,本技术中PET检测单元和检查床板集成为一体,集成度较高,从而降低了生产、维修的难度与成本,便于转运。
[0023](2)本技术的一种脑部PET检测装置,检头托有效固定于检查床板上,且易于更换,安全护板不仅对头托提供有力支撑,还能够有效防止头托断裂对被测者造成伤害,有效提高了整体设备的安全性能。
[0024](3)本技术的一种脑部PET检测装置,晶体单元组件内部设置有用于检测扫描头部的晶体、核心电路板和散热结构,能够有效确保晶体接收数据传输的有效性,最大程度上降低数据传输的距离与热对电路板的影响。
[0025](4)本技术的一种脑部PET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部PE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查床板(100)和用于检测头部的可移动式PET检测单元(200),其中检查床板(100)靠近PET检测单元(200)的一侧端部向外延伸设置有用于支撑头部的头托(120),PET检测单元(200)底部设有传动单元(300),传动单元(300)包括与PET检测单元(200)底部相连的传动链板(310),传动链板(310)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辊轮,传动辊轮周向转动带动传动链板(310)以及上方的PET检测单元(200)沿靠近或远离头托(120)方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部PE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查床板(100)靠近PET检测单元(200)的一侧端部向上延伸设置有安全限位板(110),安全限位板(110)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用于安装头托(120)的缺口,且该缺口处底部向外延伸设置有安全护板(1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部PE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头托(120)包括设置在检查床板(100)上的固定部(122),固定部(122)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支撑头部的支撑部(121),支撑部(121)为向下凹陷的圆弧形结构,且支撑部(121)的宽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圆弧形的限位部(123),两侧的限位部(123)相对向内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部PE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部(121)靠近PET检测单元(200)的端部向外水平延伸设置有延伸部(124),且支撑部(121)和延伸部(124)的下方设置有安全护板(125),安全护板(125)的一端固定在检查床板(100)端部,安全护板(125)的另一端延伸超过延伸部(124)外侧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部PE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PET检测单元(200)包括呈圆环形结构的固定环(220),固定环(220)的中心圆为头部检测口(201),所述固定环(220)外周设置有一圈相配合的晶体单元组件(210),晶体单元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进任俊杰闫朝辉王胜张弓
申请(专利权)人:中加健康工程研究院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