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用空心拉力螺钉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621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用空心拉力螺钉组件。它包括由头部和杆部构成的螺钉本体以及能够套装在螺钉本体上的垫片,螺钉本体具有能够使导针穿过的通孔,杆部的上半段设置为光杆段,杆部的下半段设置为螺纹段,头部的下表面设置为锥形表面,垫片具有与锥形表面配合的锥形孔段,垫片套装在螺钉本体上并能够使螺钉的头部沉入垫片的锥形孔段内。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在对关节内撕脱的骨块进行固定时可以利用锥形表面和锥形孔段配合使螺钉本体稳定可靠地对骨块进行固定,减少了螺钉与关节面的碰撞,该螺钉组件的部件设计简单、部件之间配合使用巧妙,使用方便,具有价格低、手术时间短、对术者熟练程度要求更低、需器械更少等优势。器械更少等优势。器械更少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用空心拉力螺钉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特殊部位骨折手术中使用的拉力螺钉,具体地说是一种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用空心拉力螺钉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胫骨髁间嵴骨折又称为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点处撕脱性骨折,是特殊的膝关节内骨折,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中占一定比例,根据Meyers

Mckeever

Zariecznyj分型,除Ⅰ型可保守治疗,其余都需要手术固定治疗,现有技术中大致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关节镜下内固定两种固定方式,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需要使用普通空心钉或交叉方向的拉力螺钉等硬性固定,然而由于现有常规的半螺纹空心钉螺纹部分较短且垫片光滑、拉力不足,易导致螺钉在骨块内晃动,从而导致骨块裂开或不能达到坚强固定的效果,而使用交叉方向的拉力螺钉由于使用了两枚螺钉,易在本身就很狭小的髁间窝内产生碰撞,而引起相应的软骨损伤以及手术后膝关节疼痛。此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创伤大,可能导致关节僵硬等术后并发症,故大多数术者倾向于使用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
[0003]现有技术中,关节镜下内固定多采用缝线、缝线+小钢板、钢丝、带线锚钉、克氏针张力带等软性固定,而软性固定存在的缺陷是:无法提提供早期的坚强固定,且手术时间相比切开复位内固定更长、手术费用更高、对术者熟练程度和器械要求更高,使用软固定难以早期功能锻炼,易产生术后的关节僵硬,不符合快速康复理念,钢丝、缝线等易发生断裂,且缝线固定操作较复杂,需要熟练掌握识别缝线和管理缝线,带线锚钉价格昂贵,且用于骨质疏松病人时可能会发生脱出,需要二次手术。钢丝捆扎的固定效果不佳,可能产生术后疼痛。克氏针一般用于儿童,成年人不适用,因此如何提高坚强固定效果、减少手术创伤以及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坚强固定效果、减少手术创伤以及节省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成本的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用空心拉力螺钉组件。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用空心拉力螺钉组件,包括由头部和杆部构成的螺钉本体以及能够套装在螺钉本体上的垫片,螺钉本体具有能够使导针穿过的通孔,杆部的上半段设置为光杆段,杆部的下半段设置为螺纹段,头部的下表面设置为锥形表面,垫片具有与锥形表面配合的锥形孔段,垫片套装在螺钉本体上并能够使螺钉的头部沉入垫片的锥形孔段内。
[0006]所述垫片还具有衔接在锥形孔段下部的圆孔段,所述圆孔段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螺纹段的公称直径。
[0007]所述垫片的下表面排布有多个尖齿。
[0008]所述螺纹段的长度为杆部总长度的60%

70%。
[0009]所述头部的高度小于或等于锥形孔段的深度。
[0010]所述螺纹段的公称直径大于光杆段直径的35%

45%。
[0011]所述螺钉本体的末端设置有位于螺纹段下部的刃齿。
[0012]所述螺钉本体和垫片均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
[0013]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设置的头部具有锥形表面的螺钉本体以及具有与锥形表面配合的锥形孔段的垫片,由此可以在对关节内撕脱的骨块进行固定时可以利用锥形表面和锥形孔段配合使螺钉本体稳定可靠地对骨块进行固定,与此同时,该结构设计还能够使螺钉的头部埋于垫片的锥形孔段内,从而减少了螺钉与关节面的碰撞,再者,通过在垫片的下表面排布有多个尖齿,可以进一步提高了固定强度,另外,该螺钉组件的部件设计简单、部件之间配合使用巧妙,使用方便,相比关节镜下的其他固定方式,更具有价格低、手术时间短、对术者熟练程度要求更低、需器械更少等优势,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中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用空心拉力螺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用空心拉力螺钉组件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的垫片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的A

A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用空心拉力螺钉组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所示,本技术的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用空心拉力螺钉组件,包括由头部1和杆部2构成的螺钉本体3以及能够套装在螺钉本体上的垫片4,螺钉本体3和垫片4均可以采用钛合金材料制成,螺钉本体3的轴向中心具有能够使导针5穿过的通孔,螺钉本体3的杆部2的上半段设置为光杆段6,其杆部2的下半段设置为螺纹段7,其中,螺纹段7的长度为杆部总长度的60%

70%,螺纹段7的公称直径大于光杆段直径的35%

45%,有利于增大拉紧强度,本实施例中,螺钉本体3的杆部的总长度为30mm, 螺纹段7的长度20mm,光杆段6的直径为3mm,螺纹段7的公称直径为5mm,螺纹段7的公称直径大于光杆段直径的35%

45%,螺钉本体3的末端设置有位于螺纹段下部的三个刃齿11,有利于螺钉本体的旋入,螺钉本体3的头部1的下表面设置为锥形表面,垫片4具有与锥形表面配合的锥形孔段8,垫片4的下表面排布有多个尖齿10,垫片4套装在螺钉本体3上并能够使螺钉本体的头部沉入垫片的锥形孔段8内,尤其是在螺钉本体旋入骨块内后其尖齿能够钉入韧带和骨块内部,在此基础上配合着垫片的压紧作用,不仅增大了螺钉头部的面积,还能够挤压固定与交叉韧带相连的更加细小的骨折块,由此起到了防止松动并避免骨块裂开的目的,对关节内撕脱的骨块有更好的固定作用。
[0020]进一步地,所说的垫片4除了具有锥形孔段8外,还具有衔接在锥形孔段下部的圆孔段9,也就是说垫片为带有定位孔的垫片本体,垫片本体的外径必然螺钉本体的头部的直径,本实施例中,螺钉本体的头部的直径为6mm,而垫片本体的外径为8mm,垫片本体的定位孔由锥形孔段8以及衔接在锥形孔段下部的圆孔段9所构成,其中,圆孔段9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螺纹段7的公称直径,由此可以将垫片经过螺纹段套入到螺钉本体的头部位置,螺钉本体
3的头部2的外轮廓与垫片4的锥形孔段8的内轮廓相当,同时,螺钉本体3的头部2的高度小于或等于锥形孔段8的深度,由此可以将螺钉本体3的头部2埋入锥形孔段8内。
[0021]使用方法如下:
[0022]在使用前,将垫片套入螺钉本体的头部位置形成空心拉力螺钉组件,在使用过程中,在关节镜观察下,将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复位后,用克氏针临时固定,沿克氏针用空心钻头开孔,沿克氏针拧入螺钉本体,螺钉本体的螺纹部分在收紧时使骨折块复位和加压,缝隙减小,利于骨折愈合,而带尖齿的垫片能抓住和压住交叉韧带止点逐渐收紧和固定,避免骨块裂开,同时垫片上的尖齿能够钉入韧带和骨块内部,不仅增大了螺钉本体的头部的面积,还能够挤压固定与交叉韧带相连的更加细小的骨折块,同时由于通过垫片对螺钉本体头部的沉头处理,不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用空心拉力螺钉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头部(1)和杆部(2)构成的螺钉本体(3)以及能够套装在螺钉本体上的垫片(4),所述螺钉本体(3)具有能够使导针(5)穿过的通孔,所述杆部(2)的上半段设置为光杆段(6),所述杆部(2)的下半段设置为螺纹段(7),所述头部(1)的下表面设置为锥形表面,所述垫片(4)具有与锥形表面配合的锥形孔段(8),所述垫片(4)套装在螺钉本体(3)上并能够使螺钉的头部沉入垫片的锥形孔段(8)内。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用空心拉力螺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4)还具有衔接在锥形孔段下部的圆孔段(9),所述圆孔段(9)的直径大于或等于螺纹段(7)的公称直径。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胫骨髁间嵴骨折手术用空心拉力螺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4)的下表面排布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