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投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6056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手工分拣、检查、投料一体化的垃圾投料装置,垃圾箱门上的投料口处通过第一铰接轴与翻转盒铰接,第一铰接轴的轴芯位于水平方向且与垃圾箱门的前后方向垂直布置,驱动机构驱动翻转盒绕着第一铰接轴转动至翻转盒的盒底遮挡投料口且盒口朝向垃圾箱门内腔的关闭状态或翻转盒自投料口伸出垃圾箱门外部且盒口朝上布置的打开状态。翻转盒翻转至打开状态时,垃圾可以倒在翻转盒内,此时翻转盒相当于是一个垃圾收纳盒,方便管理人员可以手动对所倒垃圾进行分拣或者检查所倒垃圾是否符合分类要求;检查完毕之后翻转盒翻转至关闭状态,并将翻转盒内的垃圾倾倒至垃圾箱内,可以有效地避免二次污染。可以有效地避免二次污染。可以有效地避免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投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投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城乡一体化脚步的加快,城镇人口越来越集中,生活习惯和环境均有了较大地变化,而伴随而来的还有越积越多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处理俨然成了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根据中国住建部2018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上升,2016年达到2.04亿吨,同比增长6.81%,2017年约达2.16亿吨,同比增长5.82%。为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后再按不同类型进行分类处理。在新政策实施前期,广大居民因对具体垃圾种类难以准确区分,尤其是厨余垃圾,易造成分类不符合要求,所以各大小区物业增派管理人员进行人工筛检,人工对厨余垃圾解刨,但是由于垃圾大都装在垃圾袋里,管理人员蹲在地上翻检垃圾即为不方便,且在检查的过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手工分拣、检查、投料一体化的垃圾投料装置。/>[0004]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投料装置,垃圾箱门(10)上开设有投料口(11),其特征在于:投料口(11)处通过第一铰接轴(12)与翻转盒(20)铰接,第一铰接轴(12)的轴芯位于水平方向且与垃圾箱门(10)的前后方向垂直布置,驱动机构(30)驱动翻转盒(20)绕着第一铰接轴(12)转动至以下两种状态:其一是翻转盒(20)的盒底遮挡投料口(11)且盒口朝向垃圾箱门(10)内腔的关闭状态,其二是翻转盒(20)自投料口(11)伸出垃圾箱门(10)外部且盒口朝上布置的打开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盒(20)整体呈一侧敞口的盒体状,包括底板(21),底板(21)的四周围设有围板(22),底板(21)为与投料口(11)形状吻合的方形板,底板(21)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第一铰接轴(12)与投料口(11)两侧的垃圾箱门(10)的门体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围板(22)包括左右两侧的侧围板(221)、临近投料口(11)下部的下围板(222)和远离投料口(11)下部的上围板(223),侧围板(221)板面与底板(21)垂直布置,上围板(223)和下围板(222)的板面与底板(21)呈钝角式布置,下围板(222)的宽度大于上围板(223),翻转盒(20)在关闭状态时,下围板(222)的板面倾斜向下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投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30)包括电动推杆(31),电动推杆(31)的壳体与垃圾箱门(10)通过第二铰接轴(32)铰接,翻转盒(20)的侧围板(221)中下部位置处通过第三铰接轴(33)与下拉杆(341)的下端铰接,下拉杆(341)的上端通过第四铰接轴(35)与上拉杆(342)的下端铰接,上拉杆(342)的上端通过第五铰接轴(36)与垃圾箱门(10)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从兵陆波徐泽田
申请(专利权)人:劲旅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