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烟道高效余热锅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烧结烟道高效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锅炉燃烧系统中,烟气余热回收技术是节能效益最为明显、见效最快的节能技术,根据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燃煤锅炉必须具备烟气脱硫系统,大型火电厂机组烟气脱硫均以石灰石
‑
石膏湿法技术为主,但是,石灰石
‑
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中运行温度较低,离锅炉设计排烟温度较远,通常在脱硫系统中需要采用喷水的方式来冷却烟温,这样不仅损失了排烟温度与脱硫温度之间烟气的热量,而且增加了电厂的用水量,同时也增加了净烟气中的水汽含量,烟气排放量的增加还影响电厂周围环境的环保状况,锅炉出口的烟气热量基本都没有回收利用,而且增加了运行能耗和环保排放的压力。
[0003]目前公开的中国专利CN201520576137.1组合式省煤器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和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出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具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冷流体通道,所述冷流体通道内流通冷流体,且具有冷流体入口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烟道高效余热锅炉,包括烟道管体(1)和设置在烟道管体(1)内部的热交换装置(2),烟道管体(1)由进气管道(1a)和出气管道(1b)组成,进气管道(1a)和出气管道(1b)之间同轴连接有一个中间连接管道(3),并且进气管道(1a)的进气端还设有法兰盘(1a1),出气管道(1b)的出气端还设有固定件(1b1),其特征在于,热交换装置(2)包括用以冷凝水流通的水体流通管(2a)和用以吸取冷凝水的吸水机构(2b)以及用以加快热气流通速率的气流加速机构(2c),水体流通管(2a)设置在出气管道(1b)内,吸水机构(2b)设置在中间连接管道(3)的外壁上且吸水机构(2b)与水体流通管(2a)之间相互连接,气流加速机构(2c)设置在中间连接管道(3)的内部,并且中间连接管道(3)与出气管道(1b)之间还设有一个能够通过气流加速机构(2c)带动吸水机构(2b)工作的联动机构(2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烟道高效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出气管道(1b)的管壁上且靠近中间连接管道(3)的位置处开设有出水口,出气管道(1b)的管壁上且远离中间连接管道(3)的位置处开设有进水口,水体流通管(2a)的一端固定在出气管道(1b)的出水口处,水体流通管(2a)的另一端以螺旋的形式沿着出气管道(1b)的内壁固定在出气管道(1b)的进水口处,水体流通管(2a)与出气管道(1b)之间共轴线设置,并且水体流通管(2a)连接出水口的一端还向外连接有一个吸水管(2a1),水体流通管(2a)连接进水口的一端还向外连接有一个入水管(2a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烟道高效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吸水机构(2b)包括有一个叶轮(2b1)和一个壳体(2b2),壳体(2b2)固定设置在中间连接管道(3)的外壁上,壳体(2b2)内部具有圆形空腔,叶轮(2b1)通过一个齿轮轴(2b3)同轴且转动的设置在壳体(2b2)的圆形空腔内,壳体(2b2)朝向吸水管(2a1)的一面开设有供吸水管(2a1)连接的吸水口,壳体(2b2)的侧壁下半部还开设有排水口,并且排水口处还连接有一个排水管(2b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结烟道高效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气流加速机构(2c)包括有一个大型旋叶风扇(2c1),大型旋叶风扇(2c1)同轴设置在中间连接管道(3)的内部,中间连接管道(3)的两端均同轴且固定的设有一个呈环状的通气轴接架(3a),每个通气轴接架(3a)的轴心位置均设有一个第一轴承(3a1),每个第一轴承(3a1)的外圈均固定在相应的通气轴接架(3a)上,两个第一轴承(3a1)之间还连接有一个第一轴杆(2c2),并且第一轴杆(2c2)的两端还分别固定在相应第一轴承(3a1)的内圈上,大型旋叶风扇(2c1)同轴且固定的套设在第一轴杆(2c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电深圳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