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皮带的垃圾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956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皮带的垃圾输送机,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腿,安装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两个限位壳,其中一个限位壳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为固定限位壳,另一个限位壳与安装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为活动限位壳,活动限位壳与固定限位壳的相对端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第一输送辊靠近固定限位壳的一端与固定限位壳转动连接,且第一输送辊的该端穿过固定限位壳后转动连接有输送电机,第二输送辊与第一输送辊之间设置有环形输送皮带,第二输送辊两端分别与活动限位壳、固定限位壳可拆卸滑动连接,第二输送辊内侧的活动限位壳与固定限位壳上均设置有张紧装置,能节省更换皮带的时间,提高垃圾分拣量。提高垃圾分拣量。提高垃圾分拣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皮带的垃圾输送机


[0001]本技术属于垃圾处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皮带的垃圾输送机。

技术介绍

[0002]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与其他垃圾四大类,而对于不同类别的垃圾所采用的处理方式不同,比如焚烧法、填埋法或堆肥法等,近年来,国家虽极力倡导民众进行垃圾分类,但仍存在垃圾种类混淆的情况,故在垃圾处理前需要对垃圾进行分拣,以便于对垃圾进行后续处理。
[0003]目前,对垃圾进行分拣时是通过垃圾输送机来输送待分拣垃圾,在分拣的过程中,环卫工人站在垃圾输送机的两侧,并手持分拣工具对垃圾进行分拣,现有垃圾输送机大多为皮带输送机,而由于待分拣垃圾内难免存在磨损或损坏输送皮带的垃圾,故需要时常对垃圾输送机的输送皮带进行更换,现有垃圾输送机包括机壳,机壳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输送辊,并在机壳上设置用于直接对输送皮带张紧调整的张紧装置,在安装输送皮带时,由于机壳不可拆卸,只能将输送皮带的两端分别绕过输送辊后再将输送皮带两端进行连接固定形成环形输送皮带,最后通过张紧装置对环形输送皮带进行张紧调整,故在更换拆卸输送皮带时,需要首先松开张紧装置,然后再将环形输送皮带两端连接的固定部位拆开,最后才能将输送皮带完全拆卸进行安装更换,而这种更换输送皮带的方式,由于固定输送皮带两端位置操作较为复杂,将造成垃圾输送机停机时间过长,从而降低垃圾分拣量,因此,现有技术中仍存在缺点和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皮带的垃圾输送机,解决现有垃圾输送机更换皮带的操作较为复杂,将造成垃圾输送机停机时间过长,从而降低对垃圾分拣量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于更换皮带的垃圾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沿安装板长度方向等距分布且竖直设置的支腿,安装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竖直相对分布的限位壳,其中一个限位壳底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为固定限位壳,另一个限位壳底部与安装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为活动限位壳,所述活动限位壳与固定限位壳的相对端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水平相对分布,第一输送辊靠近固定限位壳的一端与固定限位壳转动连接,且第一输送辊的该端穿过固定限位壳后转动连接有安装在固定限位壳上的输送电机,第一输送辊另一端与活动限位壳抵接,所述第二输送辊与第一输送辊之间设置有环形输送皮带,第二输送辊两端分别与活动限位壳、固定限位壳可拆卸滑动连接,第二输送辊内侧的活动限位壳与固定限位壳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输送辊位置的张紧装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送辊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其中一个滑块通过在活动限位壳上开设的滑道与活动限位壳滑动连接,另一个滑块通过在固定限位壳上开设的另一个滑道与固定限位壳滑动连接,两条滑道水平相对设置,所述张紧装置均包括两块水平相对设置的固定板,两块固定板分别位于滑道的上方与下方,两块固定板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均螺纹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张紧螺杆,所述张紧螺杆靠近滑块的一端贯穿定位板后与滑块抵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限位壳与安装板底部之间设置有若干组沿活动限位壳长度方向等距分布的锁紧螺栓,每组锁紧螺栓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锁紧螺栓上、下并排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环形输送皮带内沿环形输送皮带周向设置有若干个水平分布的承托辊,所述承托辊靠近固定限位壳的一端均与固定限位壳转动连接,承托辊另一端均与活动限位壳抵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限位壳内侧的顶部与固定限位壳内侧的顶部均设置有倾斜相对分布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环形输送皮带的上方。
[0011]进一步的,所述支腿顶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且支腿顶端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板,支腿底端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为顶窄底宽的圆台状。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安装板、活动限位壳与固定限位壳形成机壳结构,并在机壳结构内设置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具体的,第一输送辊一端与固定限位壳转动连接且为主动辊,第一输送辊另一端与活动限位壳抵接,而第二输送辊为从动辊,且第二输送辊两端分别与活动限位壳、固定限位壳滑动连接,并分别在活动限位壳与固定限位壳上设置张紧装置,通过张紧装置调整第二输送辊的位置来调整环形输送皮带的张紧度,在安装环形输送皮带前,可以松开张紧装置使第二输送辊位置活动,并将活动限位壳拆下,此时,第二输送辊通过固定限位壳保持水平,这样在安装环形输送皮带前,可以事先将环形输送皮带两端进行连接固定形成环形,节省固定输送皮带两端位置的时间,安装时将环形输送皮带直接套在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上即可,随后安装活动限位壳,最后拧紧张紧装置固定第二输送辊位置调整环形输送皮带的张紧度完成安装;当拆卸环形输送皮带时,则是松开张紧装置,拆卸活动限位壳,然后将环形输送皮带抽出即可,而安装与拆卸活动限位壳的时间与现有更换皮带时固定与拆除输送皮带两端连接位置的时间相比,能节省更换皮带的时间,从而减少垃圾输送机停机时间,提高垃圾分拣量。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第一输送辊;2、第二输送辊;3、安装板;4、支腿;5、张紧装置;51、固定板;52、定位板;53、张紧螺杆;6、固定限位壳;7、活动限位壳;8、环形输送皮带;9、滑块;10、滑道;11、锁紧螺栓;12、承托辊;13、限位板;14、加强肋板;15、支座;16、输送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皮带的垃圾输送机,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板3,安装板3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沿安装板3长度方向等距分布且竖直设置的支腿4,安装板3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竖直相对分布的限位壳,其中一个限位壳底部与安装板3固定连接为固定限位壳6,另一个限位壳底部与安装板3可拆卸固定连接为活动限位壳7,活动限位壳7与固定限位壳6的相对端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辊1与第二输送辊2,第一输送辊1与第二输送辊2水平相对分布,第一输送辊1靠近固定限位壳6的一端与固定限位壳6转动连接,且第一输送辊1的该端穿过固定限位壳6后转动连接有安装在固定限位壳6上的输送电机16,输送电机16自带电源与启停开关为垃圾输送机动力源,第一输送辊1另一端与活动限位壳7抵接,第二输送辊2与第一输送辊1之间设置有环形输送皮带8,环形输送皮带8、活动限位壳7与固定限位壳6之间形成输送垃圾的输送空间,第二输送辊2两端分别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皮带的垃圾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沿安装板长度方向等距分布且竖直设置的支腿,安装板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竖直相对分布的限位壳,其中一个限位壳底部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为固定限位壳,另一个限位壳底部与安装板可拆卸固定连接为活动限位壳,所述活动限位壳与固定限位壳的相对端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所述第一输送辊与第二输送辊水平相对分布,第一输送辊靠近固定限位壳的一端与固定限位壳转动连接,且第一输送辊的该端穿过固定限位壳后转动连接有安装在固定限位壳上的输送电机,第一输送辊另一端与活动限位壳抵接,所述第二输送辊与第一输送辊之间设置有环形输送皮带,第二输送辊两端分别与活动限位壳、固定限位壳可拆卸滑动连接,第二输送辊内侧的活动限位壳与固定限位壳上均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输送辊位置的张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皮带的垃圾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辊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滑块,其中一个滑块通过在活动限位壳上开设的滑道与活动限位壳滑动连接,另一个滑块通过在固定限位壳上开设的另一个滑道与固定限位壳滑动连接,两条滑道水平相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联德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