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90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床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槽,且底板上表面的槽内设有转辊。该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通过人手握住提手提起插杆,使得插杆的底端脱离插块上表面的槽孔,解除插杆与插块的卡接状态,使得护栏可转动,避免了插块对床板的一侧边壁的抵挡,转动承载条,使得承载条关于底板的一侧边壁表面处置设置,此时可人手握住手把带动床板移动,使得床板在转辊上滑动,再从承载条内的滑轮上移动到手术床上,完成病人与床板的整体转移,解决了同时需要若干名医护人员同时采用抬抱的方式参与搬动病人。同时采用抬抱的方式参与搬动病人。同时采用抬抱的方式参与搬动病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

技术介绍

[0002]病人需要动手术的时候,护士要将病人运往手术室,再将病人从对接车上转移到手术台上,床上医护人员为了方便将病人搬移到手术床上,主要通过对接车和手术推车实现转移。
[0003]在将病人转移至手术床上时一般用多人抬抱的方式,为了不让病人因体位改变而影响病情,通常需要若干名医护人员同时参与搬动病人,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容易对受伤的病人造成痛苦甚至导致病情加重,同时无法保证对接车处于无菌状态,若直接将病人放置在对接车上,会将对接车上的病菌带入到病人身上,不利于病人的安全性,易对病人造成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具备便于将病人从对接车上转移到手术床上,同时保证对接车的安全卫生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床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槽,且底板上表面的槽内设有转辊,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底板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端均安装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中转动连接有承载条,所述安装槽的一侧槽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底板上安装槽所在的两侧表面转动连接有护栏,所述床板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槽,且床板两侧表面槽的槽顶壁固定连接有上弹簧,所述上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压弧板,所述床板两侧表面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下弹簧,所述下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压弧板。
[0006]优选的,所述转辊的两端分别与床板上表面槽的两侧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辊的顶端与床板的下表面贴合,所述床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凸块滑动卡接。
[0007]优选的,所述承载条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且通槽中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承载条位于转辊的一侧。
[0008]优选的,所述床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手把,所述手把呈C字形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承载条的数量为两个,且插块位于两个承载条之间,所述插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所述护栏位于床板的两侧,所述护栏的顶端滑动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提手,所述插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圈,所述插杆的底端与插块上表面的圆槽型号规格相匹配,所述护栏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圈位于限位槽内。
[0010]优选的,所述下压弧板和上压弧板的两端分别均与床板两侧的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下压弧板的下表面与上压弧板的上表面贴合。
[00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通过人手握住提手提起插杆,使得插杆的底端脱离插块上表面的槽孔,解除插杆与插块的卡接状态,使得护栏可转动,避免了插块对床板的一侧边壁的抵挡,转动承载条,使得承载条关于底板的一侧边壁表面处置设置,此时可人手握住手把带动床板移动,使得床板在转辊上滑动,再从承载条内的滑轮上移动到手术床上,完成病人与床板的整体转移,解决了同时需要若干名医护人员同时采用抬抱的方式参与搬动病人,避免了对受伤的病人造成痛苦,同时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0013]2、该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通过将无菌手术垫单铺设在床板的表面,同时将无菌手术垫单的边缘卡入床板两侧表面的槽内,此时上弹簧对下压弧板存在向下的作用力,下弹簧对上压弧板存在向上的作用力,下压弧板与上压弧板相互配合对无菌手术垫单的边缘进行夹持固定,保证承载病人的对接车上的无菌性,有效的避免了关于卫生原因造成的交叉感染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底板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护栏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床板的局部结构放大仰视图。
[0018]图中:1、底板;2、移动机构;3、转辊;4、凸块;5、床板;6、手把;7、卡槽;8、铰接块;9、承载条;10、滑轮;11、安装槽;12、护栏;13、插杆;14、提手;15、限位槽;16、限位圈;17、插块;18、上弹簧;19、下压弧板;20、下弹簧;21、上压弧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下表面安装有移动机构2,底板1的上方设有床板5,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槽,且底板1上表面的槽内设有转辊3,底板1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凸块4,底板1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两端均安装有铰接块8,铰接块8中转动连接有承载条9,安装槽11的一侧槽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块17,底板1上安装槽11所在的两侧表面转动连接有护栏12,床板5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槽,且床板5两侧表面槽的槽顶壁固定连接有上弹簧18,上弹簧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压弧板19,床板5两侧表面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下弹簧20,下弹簧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压弧板21,上弹簧18对下压弧板19存在向下的作用力,下弹簧20对上压弧板21存在向上的作用力,转辊3的两端分别与床板5上表面槽的两侧槽内壁转动连接,转辊3的顶端与床板5的下表面贴合,大大的降低了床板5与底板1之间的摩擦力,床板5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槽7,卡槽7与凸块4滑动卡接,可对床板5进行限位,承载条9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且通槽中转动连接有滑轮10,承载条9位于转辊3的一侧,床板5在转辊3上滑动,再从承载条9内的滑
轮10上移动到手术床上,完成病人与床板5的整体转移,床板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手把6,手把6呈C字形设置,方便医护人员握住手把6带动床板5移动,承载条9的数量为两个,且插块17位于两个承载条9之间,插块17的上表面开设有圆槽,护栏12位于床板5的两侧,护栏12的顶端滑动插接有插杆13,插杆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提手14,插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圈16,插杆13的底端与插块17上表面的圆槽型号规格相匹配,可向上提起提手14带动插杆13移动,使得插杆13的底端脱离插块17上表面的槽孔,解除插杆13与插块17的卡接状态,使得护栏12可转动,护栏1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5,限位圈16位于限位槽15内,对插杆13在护栏12中的位置进行限定,下压弧板19和上压弧板21的两端分别均与床板5两侧的槽内壁转动连接,下压弧板19的下表面与上压弧板21的上表面贴合,将无菌手术垫单铺设在床板5的表面,同时将无菌手术垫单的边缘卡入床板5两侧表面的槽内,下压弧板19与上压弧板21相互配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安装有移动机构(2),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有床板(5),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槽,且底板(1)上表面的槽内设有转辊(3),所述底板(1)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凸块(4),所述底板(1)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两端均安装有铰接块(8),所述铰接块(8)中转动连接有承载条(9),所述安装槽(11)的一侧槽内壁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块(17),所述底板(1)上位于安装槽(11)所在的两侧表面转动连接有护栏(12),所述床板(5)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槽,且床板(5)两侧表面槽的槽顶壁固定连接有上弹簧(18),所述上弹簧(1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下压弧板(19),所述床板(5)两侧表面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下弹簧(20),所述下弹簧(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上压弧板(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室护理对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辊(3)的两端分别与床板(5)上表面槽的两侧槽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辊(3)的顶端与床板(5)的下表面贴合,所述床板(5)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槽(7),所述卡槽(7)与凸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乐尔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