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原料纱线纱辊智能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用于原料纱线纱辊智能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布料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穿戴的物件,现有的对于布料制作往往是通过纺织机将纱线不断的编织,最后形成相应的布料。现有的纺织机中纱线辊上缠绕着纱线,并且通过两侧的纤维铁盘对纱线辊上的纱线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纺织纱线从纱线辊上绕出。目前需要将纱线辊放到纺织机上时,由于不能对纱线辊的中部进行直接的托起,因此只能依靠人工进行搬取纱线辊,并将纱线辊放至到纺织机上,该方法即费时间且浪费人工,大大降低了个行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原料纱线纱辊智能上料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原料纱线纱辊智能上料装置,包括纱线辊、两个限位铁盘和两个定位块,两个限位铁盘分别滑动适配在纱线辊的两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原料纱线纱辊智能上料装置,包括纱线辊(17)、两个限位铁盘(171)和两个定位块(172),两个限位铁盘(171)分别滑动适配在纱线辊(17)的两侧,两个定位块(172)分别螺纹连接在纱线辊(17)的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体(1)、竖向移动机构(2)、移动平台(5)、丝杠二(6)、电机二(7)、两个滑动块(9)和两块转动块(10),所述竖向移动机构(2)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移动平台(5)为倒T状,所述移动平台(5)的竖直段与竖向移动机构(2)相连,所述丝杠二(6)沿移动平台(5)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移动平台(5)水平段内,所述丝杠二(6)的一端与移动平台(5)枢接,另一端通过齿轮箱(8)与电机二(7)输出端相连,两块滑动块(9)分别螺纹连接在丝杠二(6)的两端,且丝杠二(6)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滑动块(9)上开设有弧形滑道,所述转动块(10)为弧形,且滑动适配在弧形滑道内,所述转动块(10)上开设有弧形的容纳槽(101),用于容纳限位铁盘(1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原料纱线纱辊智能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三(12)和齿轮(11),所述转动块(10)的底部沿着转动块(10)的弧度方向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11)枢接在滑动块(9)上,且齿轮(11)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电机三(12)的输出端与齿轮(1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宁,胡旭东,彭来湖,向忠,戚栋明,汝欣,唐麒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