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德高专利>正文

磁力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68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力发动机,本机的特点是转子采用软磁材料做铁芯加绕线圈制成。主转子有二个磁极、付转子有四个磁极;主转子磁极轴线与付转子磁极轴线成45°角布置。通过电刷和滑环,把主、付转子的线圈串连来。当传导电流通过线圈时,在付转子磁场强度作用下,主转子受到力矩而转动。由于齿轮啮合传动和限制,保证主,付转子的相对位置不变,从而有效地使主转子受到力矩不变,磁场强度连续作用,主转子连续受到力矩而旋转,成为发动机。(*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发电机配套,组成“磁力发电机组”作发电用的磁力发动机。使用时先用电池启动,运行后用单相交流电整流后供给。本专利技术以前的磁力驱动装置,如日本专利特开昭58-8273号是典型的永磁驱动装置。但是,这些装置存在这样的问题,能量输出小,使用一段时间以后,一定要充磁,这在使用和管理上带来不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软磁材料做铁芯加绕线圈的转子,利用直流电激发铁芯分子电流,使铁芯磁化,主转子具有一定的磁矩,在付转子磁场强度作用下,主转子受到力矩而转动,把磁能转换成机械能,通过主轴向外输出能量的一种磁力发动机。它比永磁装置出力大,而且不必在一段时间以后充磁。主转子受到力矩的表达式是M=PmHSina式中M-力矩,Pm-主转子具有磁矩,H-主转子佔有空间的磁场强度,a-主转子磁极轴线与付转子的磁极轴线的夹角。磁力发动机是根据这个表达式来构思和设计的。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N=Mn974(KW)式中,N-功率,n-转连。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个主转子二个极,固定在主轴上;四个付转子,每个转子四个极,相互垂直布置,固定在四根付轴上。主转子和主轴布置在园心上,四个付转子和四根付轴均布在圆周上;主转子磁极轴线与四个付转子磁极轴线成锐角布置。主转子布置在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上。当主、付转子线圈接通传导电流时,激发转子铁芯磁化。主转子由于铁芯的存在磁矩大大地增加,在付转子磁极的磁场强度作用下,受到力矩,驱动主轴转动。主转子转到任何角度都受到相等的付转子磁极的磁场强度作用而受到相等的力矩,使主轴连续地旋转。本专利技术因为需要主,付转子在运行中始终保持它们的磁极轴线成锐角的位置关系。所以,发动机输出端的付轴端和主轴相同长度的位置上,安装具有相等模数和齿数的圆桂齿轮。主齿轮与四个付齿轮相啮合,在运行中保证位置关系不变。本专利技术需要主,付转子线圈串连起来,所以,在每根轴上的另一端配置两个滑环,一个传导电流输入,一个传导电流输出,共10个滑环。主付转子需要绕制线圈,主付转子铁芯在构造上设有绕线槽,通过电刷把各个线圈串连起来。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磁力发动机的纵向剖视图;图2是除去端盖以外的正视图,表示主、付齿轮的装图关系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表示主、付转子的装配位置关系视图;图4是线路图。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和工作情况。主轴〈1〉由端盖〈5〉和两个支承架〈6〉支撑。端盖〈5〉和支承架〈6〉固定在机体〈9〉上。主齿轮〈2〉,主转子〈7〉和两个滑环〈14〉固定在主轴〈1〉上。如图1所示。四根付轴〈3〉也由两个支承架〈6〉支撑。四个付齿轮〈4〉、四个付转子〈8〉和8个滑环〈14〉固定在四根付轴〈3〉上。电刷〈13〉装在电刷架〈12〉上,电刷架〈12〉固定在支持杆〈11〉上,支持杆〈11〉固定支持架〈10〉上,支持架〈10〉固定在机体〈9〉上。电刷〈13〉和滑环〈14〉由固定在支持架〈10〉上的尾罩〈15〉保护。主转子〈7〉和四个付转子〈8〉装配的位置关系和磁极布置是主转子〈7〉在园心上,四个付转子〈8〉在园周上,主转子〈7〉磁极轴线和付转子〈8〉磁极轴线成45°角布置。主转子〈7〉磁极布置在第Ⅰ象限和第Ⅲ象限上。当主转子〈7〉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时,第Ⅰ象限是N极;第Ⅲ象限是S极;当主转子〈7〉作反时针方向转动时,第Ⅰ象限是S极,第Ⅲ象限是N极。每个付转子〈8〉四个磁极是互为垂直布置。四个付转子〈8〉布置在园周上是在x-x和y-y轴上。x-x轴上的两个付转子〈8〉的磁极,在x-x方向和y-y向方上的磁极布置为N-S极;y-y轴上的两个付转子〈8〉的磁极,在x-x方向和y-y方向上的磁极布置为S-N极,四个付转子〈8〉之间用隔磁板〈16〉相隔,隔磁板〈16〉固定在机体〈9〉上,如图3所示。为了把转子线圈串连起来,第一个转子〈8〉(任选)输入滑环〈14〉接电源正极电刷〈13〉和第五个转子〈8〉(任选)输出滑环〈14〉接电源负极电刷〈13〉外,其余每个转子的输入滑环〈14〉用电刷〈13〉连接,如图〈4〉所示。正齿输〈2〉和付齿输〈4〉相啮合,如图2所示。齿输装配后,应使主转子〈7〉和四个付转子〈8〉的磁极轴线成45°角布置,如图3所示。並使其转动自如。当传导电流通过电刷〈13〉和滑环〈14〉进入主转子〈7〉和付转子〈8〉的线圈时,主、付转子铁芯被磁化,转子铁芯呈现如图3所示的磁极布置状态。主转子〈7〉的磁极布置初始位置在第Ⅰ象限和第Ⅲ象限上,在第Ⅰ象限的磁极为N极,在第Ⅲ象限上的磁极为S极,(以主转子顺时针方向转动为准)。四个付转子〈8〉指向主转子〈7〉的磁极在x-x轴上的磁极为S-N极。在这对磁极的磁场强度作用下,主转子〈7〉受到力矩而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在y-y轴上的磁极为N-S极,在这对磁极的磁场强度作用下,主转子〈7〉受到力矩也作顺时针方向转动。主转子〈7〉同时受两个力矩转动方向相同,主轴〈1〉只作顺时针方向旋转。主齿轮〈2〉故然是主动轮。这样主齿轮〈2〉对付齿轮〈4〉只能作反时针方向转动有限制,而作反时针方向没有限制。付齿轮〈4〉只能作反时针方向转动,是被动轮。所以,当主齿轮〈2〉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带动付齿轮〈4〉作反时针方向转动。四个付转子〈8〉的磁极由于转动,继续对主转子〈7〉作用一段时间,主转子〈7〉继续受到力矩而继续转动,等到主转子〈7〉转过90°角以后才脱离,但是又与付转子〈8〉新的磁极发生初始位置时一样的磁极作用,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主转子〈7〉受到力矩不断地转动,推动主轴〈1〉连续不断地旋转,成为发动机。权利要求1.磁力发动机有一个主转子<7>和四个付转子<8>,其构造特征是a、主转子<7>有两个磁极,同在一条轴线上;b、付转子<8>有四个磁极,四个磁极互相垂直。2.主转子〈7〉布置在圆心上,付转子〈8〉布置在圆周上。其特征在于a、主转子〈7〉磁极轴线与付转子〈8〉磁极轴线成45°角布置。b、当主转子〈7〉作顺时针转动时,主转子〈7〉磁极在第Ⅰ象限为N极,第Ⅲ象限为S极。当主转子〈7〉作反时针转动时,主转子〈7〉磁极在第Ⅰ象限为s极,第Ⅲ象限为N极。C、付转子〈8〉在x-x轴上的两个付转子〈8〉在x-x和y-y轴上的磁极布置N-S在y-y轴上的两个付转子〈8〉在x-x和y-y轴上的磁极布置为S-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装置,其特征是主转子〈7〉线圈和付转子〈8〉线圈通过电刷〈13〉和滑环〈14〉串连起来。一旦传导电流接通,主转子〈7〉受到力矩作顺时针转动时,付转子〈8〉作反时针转动;主转子〈7〉受到力矩作反时针转动时,付转子〈8〉作顺时针转动。4.根据3所述转动情况,其特征是主轴〈1〉和四根付轴〈3〉输出端相同位置上配置摸数,齿数都相等的圆柱齿轮,主齿轮〈2〉与四个付齿轮〈4〉相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装置,其特征是主转子〈7〉和付转子〈8〉的铁芯均设有绕线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力发动机,本机的特点是转子采用软磁材料做铁芯加绕线圈制成。主转子有二个磁极,副转子有四个磁极;主转子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磁力发动机有一个主转子<7>和四个付转子<8>,其构造特征是:a、主转子<7>有两个磁极,同在一条轴线上;b、付转子<8>有四个磁极,四个磁极互相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德高
申请(专利权)人:韦德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