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戴式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556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戴式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退热衣和退热贴,所述退热衣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金属层、导热层和隔热层,所述退热衣的对应于人体的左右颈动脉、左右腋下动脉、胸主动脉以及肋间动脉处设有第一魔法贴,所述退热贴包括无纺布层、凝胶层和保护膜层,所述无纺布层固定设有第二魔法贴。过退热衣的第一魔法贴和退热贴的第二魔法贴之间的粘连作用,将退热贴挂载在退热衣内部,医务人员在穿戴该退热衣时,能够起到更好的退热作用,方便其穿于防护服内部并使用,避免医务人员中暑。退热衣的金属层、导热层和隔热层三层设计进一步提供更舒适的穿戴体验以及退热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穿戴式制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时期,新冠肺炎的爆发使得医院的工作量剧增,医院内的每一位医务人员每一天就需要检测数百人次的核酸。而夏天时,医务人员需要穿戴厚厚的防护服去进行核酸采集工作,其防护服闷热不透气,导致许多医务人员中暑脱水,给核酸采集工作的开展带来巨大麻烦的同时,也危害了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0003]现有技术通常选用物理降温。物理降温方法通常包括:冷敷法、酒精擦浴、温水擦浴等方法;酒精擦浴是将纱布或柔软的小毛巾用75%酒精蘸湿,拧至半干轻轻擦拭患者的颈部、胸部、腋下、四肢、手脚心;温水擦浴是指用温水毛巾擦拭身体,10

1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冷敷法是指在塑料袋或者瓶内装入刚从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块,然后在塑料袋或者瓶外包上毛巾即可,并将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额部或者腋窝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以上方法都不适用于防护服内的降温。
[0004]中国专利CN211657457U公开了一种医用降温衣,包括衣服本体,衣服本体的衣领处设有颈部降温袋,衣服本体的两个腋窝处分别设有腋下降温袋,衣服本体的右侧胸部处设有胸部降温袋,衣服本体的两个胁部位置分别设有胁部降温袋;综上所述,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现有技术引起的局部潮湿等不适感;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患者的腹围调整衣服大小,具有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多部位降温,可使其温度更快将至正常;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了现有技术引起的心境障碍;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显示屏实时显示体温,更好的检测体温变化情况;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计时器实时记录降温时间,避免长时间降温引起的局部冻伤及便于及时更换降温物质。该专利的缺陷在于,降温方法仅是通过将冰袋放入降温袋中,以实现降温,其效率低,冰袋仅在短时间内有效,需要频繁更换冰袋。
[0005]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专利技术人做出本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穿戴式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退热衣和退热贴,所述退热衣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金属层、导热层和隔热层,所述退热衣的对应于人体的左右颈动脉、左右腋下动脉、胸主动脉以及肋间动脉处设有第一魔法贴,所述退热贴包括无纺布层、凝胶层和保护膜层,所述无纺布层固定设有第二魔法贴。第一魔法贴和第二魔法贴通过相互粘连的方式使得退热贴置于退热衣内侧以提供更好的制冷效果。
[0007]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魔法贴位于所述退热衣的与使用者皮肤或衣物接触的面,所述第一魔法贴背离所述退热衣的一面为毛面,所述第二魔法贴位于所述无纺布层背离所述退热贴的面,所述第二魔法贴背离所述无纺布层的一面为勾面。
[0008]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魔法贴和第二魔法贴按照所述退热衣与所述退热贴紧密贴合并使得所述退热贴对准人体散热动脉处的位置设置。
[0009]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层位于所述退热衣与使用者皮肤或衣物接触的面,其中,所述金属层包括若干个弧形金属粒,所述弧形金属粒间隔设置于所述退热衣内部。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其热传导系数高,散热性能好。
[0010]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热层位于所述金属层与所述隔热层之间并填充有蓄冷剂。蓄冷剂可在低温下吸收并储存大量冷量,而在温度较高时又能放出大量冷量,较长时间保持自身及周围小范围内的低温环境。导热层可引导热量的传递,以蓄冷剂保持人体各部位温度接近或相等,起到更好的制冷效果。
[0011]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热层位于所述退热衣最外侧并组成所述退热衣主体,所述隔热层在前侧设有用于穿戴所述退热衣的若干纽扣组件,其中,所述纽扣组件以使得所述退热衣形成周向封闭曲线的方式从竖向下至竖向上排布。
[0012]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无纺布层、所述凝胶层以及所述保护膜层为一体化结构且所述无纺布层以与所述第二魔法贴附着的方式贴合所述退热衣。
[0013]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凝胶层的第一面附着于所述无纺布层背离所述第二魔法贴的一面,所述凝胶层的第二面覆盖有所述保护膜层。凝胶层利用高分子凝胶所含有的大量水分和易挥发成分进行扩散,通过水分气化带走热量,从而达到退热的目的。
[0014]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护膜层以所述保护膜层的一边不具有粘合性的方式贴合所述凝胶层。上述设置减少了与凝胶层的直接接触,保证其制冷效率同时方便使用者揭开具有保护凝胶层作用的保护膜层。
[0015]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魔法贴、所述第二魔法贴以及所述退热贴边缘均为不存在尖锐状的弧形角。即,将退热贴带有尖角的边缘设为圆角边缘,例如,矩形退热贴改为圆角矩形退热贴,以避免对使用者皮肤造成割伤。
[0016]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7](1)通过退热衣的第一魔法贴和退热贴的第二魔法贴之间的粘连作用,将退热贴挂载在退热衣内部,医务人员在穿戴该退热衣时,能够起到更好的退热作用,方便其穿于防护服内部并使用,避免医务人员中暑;
[0018](2)退热衣的金属层、导热层和隔热层三层设计,通过金属层的良好的导热性、热传导系数高、散热性能好;导热层的引导热量的传递以蓄冷剂保持自身及周围小范围内的低温环境;隔热层的隔热性能,进一步提供更舒适的穿戴体验以及退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退热衣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退热衣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的退热贴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0022]附图标记列表
[0023]1:退热衣;2:退热贴;3:第一魔法贴;4:第二魔法贴;101:金属层;102:导热层;103:隔热层;201:无纺布层;202:凝胶层;203:保护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
[0026]本申请涉及一种穿戴式制冷装置,装置包括退热衣1和退热贴2。所述退热衣1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金属层101、导热层102和隔热层103,所述退热衣1的对应于人体的左右颈动脉、左右腋下动脉、胸主动脉以及肋间动脉处设有第一魔法贴3。所述退热贴2包括无纺布层201、凝胶层202和保护膜层203,所述无纺布层201固定设有第二魔法贴4。优选地,位于无纺布层201的第二魔法贴4能够以“X”型覆盖于无纺布层201上,第一魔法贴3以相对应的“X”型设置于退热衣1的主要降温部位,例如,退热衣 1的对应于人体的左右颈动脉、左右腋下动脉、胸主动脉以及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退热衣(1)和退热贴(2),所述退热衣(1)由内到外依次设有金属层(101)、导热层(102)和隔热层(103),所述退热衣(1)的对应于人体的左右颈动脉、左右腋下动脉、胸主动脉以及肋间动脉处设有第一魔法贴(3),所述退热贴(2)包括无纺布层(201)、凝胶层(202)和保护膜层(203),所述无纺布层(201)固定设有第二魔法贴(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魔法贴(3)位于所述退热衣(1)的与使用者皮肤或衣物接触的面,所述第一魔法贴(3)背离所述退热衣(1)的一面为毛面,所述第二魔法贴(4)位于所述无纺布层(201)背离所述退热贴(2)的面,所述第二魔法贴(4)背离所述无纺布层(201)的一面为勾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魔法贴(3)和第二魔法贴(4)按照所述退热衣(1)与所述退热贴(2)紧密贴合并使得所述退热贴(2)对准人体散热动脉处的位置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戴式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101)位于所述退热衣(1)与使用者皮肤或衣物接触的面,其中,所述金属层(101)包括若干个弧形金属粒,所述弧形金属粒间隔设置于所述退热衣(1)内部。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利红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