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腔冲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52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鼻腔冲洗器,包括冲洗头和主机,冲洗头包括杯体和水槽盖,杯体的上端开口且中心贯穿设置有出气管,水槽盖可拆卸的盖设于杯体的上端并与杯体围合形成容置腔,水槽盖的顶部沿轴向延伸形成喷雾柱,喷雾柱的上端形成有出液口,主机包括外壳、气泵、电源和控制元件,气泵安装于外壳内部,杯体可拆卸的安装于外壳的上端,杯体的下端面与外壳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外端形成进气口与外部连通,外壳的上端对应进气通道的内端形成有进气孔,进气孔和气泵的进气端连通设置,控制元件至少包括按钮,电源与气泵电连接,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气口设置在底部导致产品使用安全性不能有效保证的技术问题。品使用安全性不能有效保证的技术问题。品使用安全性不能有效保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腔冲洗器


[0001]本技术涉及鼻腔清洁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腔冲洗器。

技术介绍

[0002]当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承受着来自家庭、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加上大气环境的复杂化,一般人很容易感染鼻炎等一系列症状,随着人们自我健康管理的意识越来越强,人们往往通过使用电动喷雾洗鼻器对鼻腔进行护理,电动洗鼻器能保证在有足够压力冲洗鼻腔脏物的基础上又不伤害鼻腔,可以冲洗到更深的部位,效果得到了更大的改善,同时可以湿润祛除鼻腔内的鼻痂,清除鼻腔内尘霾等有害物质,湿润鼻腔,协助鼻纤毛恢复正常摆动,对鼻炎的治疗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0003]公告号为CN212466559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防水便携式电动喷雾鼻腔冲洗器,其包括冲洗头、主机、气泵、导气管、电池和控制元件;所述冲洗头包括杯体和水槽盖,所述杯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主机顶面;所述杯体为无顶面的壳体结构,且中心设置有贯穿杯体的气流通道;所述水槽盖扣合在杯体顶部以组成储水仓;所述水槽盖顶部沿轴向延伸形成锥形的喷雾柱,所述喷雾柱内开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的第一出雾孔;其中,所述主机为壳体结构,底部开设有进气孔;所述气泵安装在主机内,所述气泵出气端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进气端经导气管与所示进气孔连通;所述电池和控制元件安装在主机内部,并分别与气泵电性连接,可知,其将进气孔设置在主机底部,即整体采用底部进气的工作方式。
[000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鼻腔冲洗器属于洗漱用品,其一般会被放置到洗手间的平台上,但是由于洗手间的空间一般相对潮湿,且平台上可能会有积水,就会导致细菌滋生,在进气孔附近附着有很多有害微生物,另外,进气孔位置的潮湿还可能会导致主机底部发霉,由于进气孔进入的气体最后会随着气泵的加速进入使用者鼻腔,因而进气孔位置的不清洁会严重影响使用者清洗鼻腔时的安全性,进而降低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和产品满意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上述表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鼻腔冲洗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气口设置在底部导致产品使用安全性不能有效保证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鼻腔冲洗器,包括冲洗头和主机,冲洗头包括杯体和水槽盖,所述杯体的上端开口且中心贯穿设置有出气管,所述水槽盖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杯体的上端并与所述杯体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水槽盖的顶部沿轴向延伸形成喷雾柱,所述喷雾柱的上端形成有出液口;所述主机包括外壳、气泵、电源和控制元件,所述气泵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杯体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外壳的上端,所述杯体的下端面与所述外壳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外端形成进气口与外部连通,所述外壳的上端对应所述进气通道的
内端形成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和所述气泵的进气端连通设置,所述气泵的出气端用于与所述出气管的下端连通设置,所述控制元件至少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气泵的启闭的按钮,所述电源与所述气泵电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09]本申请通过在杯体的下端面与外壳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且进气通道的外端形成进气口和外部连通,外壳的上端对应所述进气通道的内端形成有进气孔,进气孔和气泵的进气端连通设置,实现了将进气口从现有技术中外壳底部移动到外壳和杯体连接处的侧面位置,这样鼻腔冲洗器在使用完后摆放过程中,底部沾到的水渍和脏污均不会污染进气孔位置,确保了从进气口进入气泵的气体的安全性,有效增加了鼻腔冲洗器的使用安全和用户体验。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顶壁的下端形成有接头管,所述接头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气泵的进气端通过进气软管与所述接头管连通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顶壁的上端形成有环形密封槽,所述环形密封槽位于所述进气通道的内端的内侧。所述环形密封槽内可拆卸的安装有密封圈。
[0012]进一步的,杯体与所述外壳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0013]进一步的,所述杯体的下端向外突出形成有螺纹接头,所述外壳的上端形成有与所述螺纹接头相适配的螺纹盲孔,所述出气管的下端对应所述螺纹接头的中心设置,所述气泵的出气端对应所述螺纹盲孔的中心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冲洗头还包括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可活动套设于所述出气管的外侧,所述吸水管的下端触及所述容置腔的下端,所述喷雾柱的下端套设于所述吸水管的上端。
[0015]进一步的,所述吸水管和所述出气管为下粗上细的锥形结构。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腔内设置有隔板以将其分隔为储水槽和废水槽,所述吸水管的下端伸入所述储水槽内。
[0017]进一步的,所述水槽盖上形成有与所述废水槽连通的分液孔,所述冲洗头还包括软质鼻塞;所述软胶鼻塞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软胶鼻塞套设在所述喷雾柱外侧且其下端盖合所述分液孔,所述软胶鼻塞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分液孔连通的回液孔。
[0018]进一步的,所述鼻腔冲洗器还包括帽盖,所述帽盖可拆卸的盖合于所述水槽盖上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鼻腔冲洗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鼻腔冲洗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图2中D

D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中X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5为图3中Y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冲洗头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冲洗头;2、主机;3、帽盖;11、杯体;12、水槽盖;13、吸水管;14、软胶鼻塞;111、出
气管;121、喷雾柱;11a、容置腔;12a、出液口;12b、分液孔;21、外壳;22、气泵;23、电源;24、控制元件;T、进气通道;21a、进气孔;241、按钮;211、接头管;221、进气软管;21b、环形密封槽;112、螺纹接头;212、螺纹盲孔;a1、储水槽;a2、废水槽;14a、回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0029]可以理解,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冲洗器,包括冲洗头和主机,冲洗头包括杯体和水槽盖,所述杯体的上端开口且中心贯穿设置有出气管,所述水槽盖可拆卸的盖设于所述杯体的上端并与所述杯体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水槽盖的顶部沿轴向延伸形成喷雾柱,所述喷雾柱的上端形成有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括外壳、气泵、电源和控制元件,所述气泵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杯体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外壳的上端,所述杯体的下端面与所述外壳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外端形成进气口与外部连通,所述外壳的上端对应所述进气通道的内端形成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和所述气泵的进气端连通设置,所述气泵的出气端用于与所述出气管的下端连通设置,所述控制元件至少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气泵的启闭的按钮,所述电源与所述气泵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冲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壁的下端形成有接头管,所述接头管的上端与所述进气通道连通设置,所述气泵的进气端通过进气软管与所述接头管连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冲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壁的上端形成有环形密封槽,所述环形密封槽位于所述进气通道的内端的内侧,所述环形密封槽内可拆卸的安装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冲洗器,其特征在于,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市箫丹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