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单元及具有其的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36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单元及具有其的按摩仪,按摩单元包括单元载体和导电线路,单元载体包括两个片体和片体连接部,片体连接部连接在两个片体的边缘之间,在单元载体的折叠状态下,第一片体层叠设于第二片体上,第一片体背面朝向第二片体正面,第一片体上设有显露的导电部,第二片体上设有接电部,导电线路的第一线路部设于第一片体与导电部连接,第二线路部设于第二片体与接电部连接,第三线路部设于片体连接部且一部分连接第一线路部,另一部分连接第二线路部,以使导电部与接电部通过导电线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按摩单元,通过设置跨过片体连接部的导电线路连接导电部和接电部,从而实现导电部和接电部的稳定、可靠连接。可靠连接。可靠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摩单元及具有其的按摩仪


[0001]本技术涉及人体按摩
,具体是涉及一种按摩单元及具有其的按摩仪。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工作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一些慢性病(如: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的发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为了达到消除疲劳、治疗或预防病痛的目的,市场上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按摩仪。
[0003]按摩仪一般包括电刺激式按摩仪和机械式按摩仪,其中,电刺激式按摩仪通过导电片将脉冲电流传输到肌肤下面的神经系统和血管,从而加快肌肉处的血液循环,能够有效地对肌肉形成舒缓的作用,起到按摩效果。
[0004]相关技术中的一些导电片为层叠结构,两个基材层叠设置时,需要在层与层之间设置电连接结构和电连接两个基材的对应触点,以实现两个基材间电路的导通。但是,在连接的过程中,电连接结构与触点的对位易出现偏差,也就导致电连接容易失败,使得两个基材间的电路无法导通,电连接不可靠、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按摩单元,所述按摩单元的电连接稳定、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元载体,所述单元载体包括:第一片体、第二片体和片体连接部,所述片体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片体的边缘和所述第二片体的边缘之间,所述单元载体具备折叠状态,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片体层叠设于所述第二片体上,所述第一片体的背面朝向所述第二片体的正面,所述第一片体上设有由所述第一片体的正面显露的导电部,所述第二片体上设有接电部;导电线路,所述导电线路包括:第一线路部、第二线路部和第三线路部,所述第一线路部设于所述第一片体且与所述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二线路部设于所述第二片体且与所述接电部连接,所述第三线路部设于所述片体连接部,且所述第三线路部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片体且连接所述第一线路部,所述第三线路部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片体且连接所述第二线路部,以使所述导电部与所述接电部通过所述导电线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路部设于所述第一片体的正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体包括第一设定部位,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第一片体的所述第一设定部位与所述第二片体的设置所述接电部的部位相对,所述第一线路部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片体的背面且避让所述第一设定部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设于所述第一片体的正面,其中,所述第一线路部设于所述第一片体的正面,且与所述导电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线路部设于所述第一片体的背面,且与所述导电部通过灌孔工艺连接;或者,所述第一线路部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设于所述第一片体的正面且与所述导电部连接,所述第二子部设于所述第一片体的背面,且与所述第一子部通过灌孔工艺连接;或者,所述第一线路部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设于所述第一片体的正面,所述第二子部设于所述第一片体的背面,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导电部通过灌孔工艺连接,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第一子部通过灌孔工艺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片体,在所述折叠状态下,所述绝缘片体夹设在所述第一片体的背面与所述第二片体的正面之间,所述第一线路部和所述第二线路部分别位于所述绝缘片体的厚度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体的厚度两侧分别通过胶层与所述第一片体的背面和所述第二片体的正面粘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体包括本体部和活动部,所述本体部上设有缺口,所述活动部设于所述缺口且与所述缺口的边缘连接,所述接电部设于所述活动部上,所述活动部相对所述本体部可朝向所述本体部的背侧方向弯折,所述绝缘片体包括与所述活动部对应设置的第一避让开口。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体包括本体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本体部的边缘相连,所述接电部设于所述延伸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体包括本体部和活动部,
所述本体部上设有缺口,所述活动部设于所述缺口且与所述缺口的边缘连接,所述接电部设于所述活动部上,所述活动部相对所述本体部可朝向所述本体部的背侧方向弯折。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背面设有背胶,所述背胶上具有与所述活动部对应设置的第二避让开口。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部包括接电端子,所述接电端子位于所述活动部的正面。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部设于所述第二片体的正面,其中,所述第二线路部设于所述第二片体的正面,且与所述接电部连接;或者,所述第二线路部设于所述第二片体的背面,且与所述接电部通过灌孔工艺连接;或者,所述第二线路部包括第三子部和第四子部,所述第三子部设于所述第二片体的正面且与所述接电部连接,所述第四子部设于所述第二片体的背面,且与所述第三子部通过灌孔工艺连接;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禹岐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穿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