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火筒运移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井口抢险用引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530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火筒运移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井口抢险用引火装置,该运移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配重结构,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架和辅助支架,主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引火筒顶部铰接的铰接连接件,主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所述配重结构;所述辅助支架与主支架连接,辅助支架的一端用于与引火筒连接,辅助支架的另一端用于支撑地面。井口抢险用引火装置包括运移机构和引火筒,将运移机构的铰接连接件通过悬挂螺栓与引火筒的安装孔相铰接;在起吊状态下,主支架能在所述配重结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非起吊状态下的所述主支架、引火筒与水平地面形成三角架式结构,且所述辅助支架底部与水平地面相抵接。水平地面相抵接。水平地面相抵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火筒运移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井口抢险用引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作业井控应急装备和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引火筒运移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井口抢险用引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引火筒在油气井灭火、抢险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陆地油气田井喷抢险中已有较成熟的应用,但因受海上平台空间有限、甲板面积小、设备布置密集、吊装能力有限等限制,在浅水平台直接推广陆地应用的罩引火筒方法存在很大困难。为此,本技术结合海上平台和海上浅水地面井口井喷着火事故的险情特点,提供一种有助于海上油气井井喷着火应急救援的引火筒运移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井口抢险用引火装置,以期提高井喷失控着火事故抢险的成功率和降低抢险人员面临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引火筒运移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井口抢险用引火装置。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引火筒运移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配重结构,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架和辅助支架,主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引火筒顶部铰接的铰接连接件,主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所述配重结构;所述辅助支架与主支架连接,辅助支架的一端用于与引火筒连接,辅助支架的另一端用于支撑地面。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铰接连接件呈“U”型,即,该铰接连接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臂,两连接臂的尾部与一基座连接为一体,该基座与主支架固定连接(例如焊接),两个连接臂之间的间距要略大于与其配合的引火筒筒壁的外径,以使引火筒能够置于两个连接臂之间,并且在两个连接臂上对称设置有一对螺栓孔,用于与引火筒通过悬挂螺栓实现铰接。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辅助支架呈倒“L”型,包括水平支撑臂和竖直支撑臂,其中,所述水平支撑臂的外端用于连接引火筒,所述水平支撑臂的内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竖直支撑臂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上,竖直支撑臂的底端用于支撑地面。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平支撑臂外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引火筒的连接结构。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平支撑臂外端的用于连接引火筒的连接结构采用卡箍结构,该卡箍结构能够卡合形成与所述引火筒形状相适配的紧固圈。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平支撑臂外端的用于连接引火筒的连接结构还可以采用法兰和螺栓连接结构,即,在水平支撑臂外端和引火筒筒壁上分别焊接有法兰,法兰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直支撑臂底端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垂直于所述竖直支撑臂轴线方向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竖直支撑臂本体垂直于其轴线方向的截面
面积,从而在地面上起到良好的稳定支撑作用。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起吊部,起吊部包括吊环,所述吊环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配重结构包括配重箱以及设置在配重箱下方的基座板,所述基座板与所述配重箱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支架的远离引火筒的一端采用螺栓的形式与所述配重箱形成可拆卸连接。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运移机构的井口抢险用引火装置,包括上述运移机构和引火筒,在引火筒的顶部的筒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运移机构的铰接连接件通过悬挂螺栓与引火筒的安装孔相铰接;在起吊状态下,主支架能在所述配重结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非起吊状态下的所述主支架、引火筒与水平地面形成三角架式结构,且所述辅助支架底部与水平地面相抵接。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引火筒的下部筒壁上设置有辅助牵引环。
[0016]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提出一种引火筒运移机构及采用该机构的井口抢险用引火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占地空间小,适合于海上平台和海上浅水地面井口井喷着火事故使用。本技术的运移机构与引火筒的顶部能够通过悬挂螺栓进行铰接连接,引火筒分为三种尺寸,顶端连接处结构设计一致,可与运移机构选配使用;运移机构外端连接有配重结构,当与三个不同尺寸的引火筒配用时,选放不同规格的配重块,保证吊装、安装等过程的重心稳定。引火筒的下部筒壁上设置辅助牵引环,使用时连接牵引绳,能够辅助引火筒下放及调节位置。运移机构上还设置有辅助支架,辅助支架与主支架连接,辅助支架的一端用于与引火筒连接,辅助支架的另一端用于支撑地面,整套设备安装好后,通过辅助支架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支撑作用,保证设备稳定。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施例中21

1/4”引火筒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实施例中13

5/8”引火筒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实施例中11”引火筒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为引火筒,2为悬挂螺栓,3为主支架,4为辅助支架,5为配重结构,6为铰接连接件,8为安装孔,9为辅助牵引环。
[0024]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6]实施例一
[0027]参见附图1,一种引火筒运移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配重结构,支撑组件包括主支
架3和辅助支架4,主支架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引火筒1顶部铰接的铰接连接件6,主支架3的另一端设置所述配重结构5;所述辅助支架4与主支架3连接,辅助支架4的一端用于与引火筒1连接,辅助支架4的另一端用于支撑地面。
[0028]参见附图2,所述铰接连接件6呈“U”型,即,该铰接连接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臂6.1,两连接臂的尾部与一基座6.2连接为一体,该基座6.2与主支架3固定焊接,两个连接臂之间的间距要略大于与其配合的引火筒筒壁的外径,以使引火筒能够置于两个连接臂之间;并且在两个连接臂上对称设置有一对螺栓孔,对应的,在引火筒的顶部筒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连接时,通过悬挂螺栓2穿过铰接连接件上的螺栓孔与引火筒上的安装孔,并在悬挂螺栓外端装配锁定螺母,实现引火筒与铰接连接件相铰接。
[0029]所述辅助支架4呈倒“L”型,包括水平支撑臂4.1和竖直支撑臂4.2,其中,所述水平支撑臂的内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3上,所述水平支撑臂的外端用于连接引火筒1,水平支撑臂外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引火筒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可以采用卡箍结构,即该卡箍结构能够卡合形成与所述引火筒形状相适配的紧固圈4.11,或者,还可以采用法兰和螺栓连接结构,即在水平支撑臂外端和引火筒筒壁上分别焊接有法兰,法兰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竖直支撑臂4.2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3上,竖直支撑臂的底端用于支撑地面,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火筒运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和配重结构,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架和辅助支架,主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引火筒顶部铰接的铰接连接件,主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所述配重结构;所述辅助支架与主支架连接,辅助支架的一端用于与引火筒连接,辅助支架的另一端用于支撑地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火筒运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连接件呈“U”型,该铰接连接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接臂,两连接臂的尾部与一基座连接为一体,该基座与主支架固定连接,两个连接臂之间的间距要略大于与其配合的引火筒筒壁的外径,以使引火筒能够置于两个连接臂之间,并且在两个连接臂上对称设置有一对螺栓孔,用于与引火筒通过悬挂螺栓实现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火筒运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架呈倒“L”型,包括水平支撑臂和竖直支撑臂,其中,所述水平支撑臂的外端用于连接引火筒,所述水平支撑臂的内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上,所述竖直支撑臂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支架上,竖直支撑臂的底端用于支撑地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火筒运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臂外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引火筒的连接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引火筒运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臂外端的用于连接引火筒的连接结构采用卡箍结构,该卡箍结构能够卡合形成与所述引火筒形状相适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帅王安康苗典远孙长利韩雪剑王福学佟新宇杨俊成陈佩华姜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