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5017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小型电动机,将第一外侧定子与第一内侧定子之间夹有线圈的第一定子组和将第二外侧定子与第二内侧定子之间夹有线圈的第二定子组,按照两内侧定子面向内侧的状态予以叠合。并且,在第一外侧定子一侧设有第二内侧定子位置固定用的第一保持部,在第二外侧定子一侧设有第一内侧定子位置固定用的第二保持部。从而可使内侧定子相对于外侧定子和线圈架等其它部件不会保持偏斜状态。(*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步进电动机等小型电动机,具体涉及对装有外侧定子和内侧定子两者组成的定子组多层叠合定子结构的小型电动机的改进。众所周知,以往已有把外侧定子和内侧定子两者组成的定子组制成上下多层叠合式定子结构的小型电动机。例如,如附图说明图13所示的步进电动机,在具有极齿31b的同时,构成电动机外壳外周的第一外侧定子31与具有极齿32b的第一内侧定子32之间夹有卷在线圈架上的线圈33的第一定子组34和在具有极齿35b的同时,构成电动机外壳外周的第二外侧定子35与具有极齿36b的第二内侧定子36之间夹有卷在线圈架上的线圈37的第二定子组38的同样两内侧定子32、36被装在上述线圈33与上述线圈37之间,以此组成叠合式定子结构。并且,在此定子结构的中央配置有转子39,形成与极齿31b、32b、35b、36b对置的状态。这种定子具体采用下述结构。即、如图14(A)所示,相对于穿过转子回转中心的B—B剖面线,首先用两只在四个部位上形成有突起32a、36a位置呈线对称的相同形状的内侧定子32、36,按照单向弯曲的极齿相互反向设置的方式,使其背面贴合,将相对于上述B—B剖面线呈线对称关系的同样突起32a、36a贴合固定,以形成一体化的内定子。接着,装上线圈33、37,用两外侧定子31、35将其一体化的内定子32、36夹住,予以固定。此时,如图15所示,在两外侧定子31、35的外周部与突起32a、36a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凹口31a、35a。由于突起32a与突起36a形状相同,形成了凸状一致的固定形状,因此两个凹口31a、35a位置也一致。而且,各突起32a、36a被嵌入凹口31a、35a内,可同时进行圆周方向的定位和保持轴向位置。另外,在嵌合方面,考虑到各内侧定子32、36板厚T1的偏差性,将凹口31a、35a的深度T2规定为T1<T2。然而,在这种定子结构中,因凹口深度T2与板厚T1的关系被定为T1<T2,由此产生的间隔G之间有可能会使突起32a、36a在轴向任意移动,故在间隙G的轴向中心部位不能将一体化的内侧定子32、36固定,造成向一侧偏移(参照图16)。因此,若按照原来技术要求,两外侧定子31、35对接的直线L与一体化的内侧定子32、36对接的直线M应为同一条线,然而,现在却有如图16所示的级差。即,一体化的内侧定子32、36出现偏离设计所要求的中心。这种偏差在一体化的内侧定子的突起32a、36a嵌入外侧定子的凹口31a、35a的四个部位全都不同时,就会形成两内侧定子32、36相对于两外侧定子31、35的偏斜状态。此时,因在一体化的内侧定子32、36上设置有极齿,由偏斜而造成的一侧的极齿会被拉向中心,使有效内径变小。其结果,使转子39与两内侧定子32、36的间隙小于设计值,从而无法获得按照设计意图的小型电动机。另外,这种偏差即使在一体化的内侧定子的突起32a、36a嵌入外侧定子的凹口31a、35a的四个部位全都相同的情况下,因偏差而无法得到所期望的电动机性能。本专利技术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在设计所要求的中心位置上可使一体化的内侧定子32、36保持高精度的小型电动机。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及其主要部位放大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内侧定子的示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A)的B—B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内侧定子叠合状态的示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A)的B—B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外侧定子的示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A)的B—B剖面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外侧定子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内侧定子的俯视图。图8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内侧定子叠合状态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外侧定子的示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省略了极齿的主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及其主要部位的放大图。图11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分解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俯视图及其主要部位的放大图。图13为说明以往及本专利技术基本结构的示图。图14为以往结构的内侧定子的示图。其中,(A)为俯视图,(B)为(A)的B—B剖面图。图15为以往的小型电动机俯视图及其主要部位的放大图。图16为说明以往的小型电动机不适用时的主要部位放大图。下面,按照图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出详细说明。图1至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小型电动机第一实施例。这种小型电动机属于一种与传统例相同的小型步进电动机,定子的基本结构也与图13所示的传统结构相同。即,在具有极齿1b的同时,构成电动机壳外周的第一外侧定子,与具有极齿2b的第一内侧定子2之间夹有卷在线圈架10上的线圈3的第一定子组4和在具有极齿5b的同时,构成电动机壳外周的第二外侧定子5与具有极齿6b的第二内侧定子6之间夹有卷在线圈架11上的线圈7的第二定子组8的同样两内侧定子2、6被装在上述线圈3与上述线圈7之间,以此组成叠合式定子结构。并且,在此定子结构的中央配置有转子9,形成与极齿1b、2b、5b、6b对置的状态。这种定子采用以下结构。首先,如图3(A)所示,相对于穿过转子回转中心的B—B剖面线,形成突起2a-6a位置线不对称的两只内侧定子2、6。在这两只内侧定子2、6上,分别设有多个突起部2a、6a,多个极齿2b、6b,多个接合孔2c、6c,多个接合用的突起2d、6d以及多个阻止线圈架回转用的孔2e、6e。并且,只向各内侧定子2、6一侧弯曲的极齿2b、6b相互呈反向贴合背面,将定子2接合用的突起2d和定子6接合用的突起6d分别铆接在定子6的接合孔6c和定子2的接合孔2c上,并将两者2、6固定(参照图4)。此时,因突起2a-6a的位置线不对称,故有一部分不与突起2a、6a重叠,产生非叠合部2x、6x。其次,将线圈架10、11上设置的未作图示的小突起分别插入各内侧定子2、6的阻止线圈架回转用的孔2e、6e,使线圈架10、11与定子2、6叠合。另外,如图1所示,分别将线圈3、7绕在线圈架10、11上。然后,用两外侧定子1、5将其夹住固定,并在两外侧定子1、5上,分别形成与多个突起部2a对应的多个凹口1a、与多个突起6a对应的多个凹口5a以及在夹有多个极齿1b、5b和线圈3、7的线圈架10、11上设有的端子部10a、11a等接合用的大凹口部1c、5c。又,如图1所示,在外侧定子1上形成的多个凹口1a处于与内侧定子的多个突起2a相对应的位置,与突起2a圆周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其深度比突起2a轴向的厚度仅多出间隙G。在另一方的外侧定子5上形成的多个凹口5a也同样处于与内侧定子的多个突起6a相对应的位置,与突起6a圆周方向的长度大致相同,其深度比突起6a轴向的厚度仅多出间隙G。因此,在将同样两内侧定子2、6放入线圈3与线圈7之间,并使其上下定子组叠合时,与上述突起部2a、6a一部分不重合的非叠合部2X、6X分别与对置的外侧定子5、1对接,可保持轴向的位置。此时,与突起部2a的非叠合部2x对接的第二外侧定子5的对接部分被作为第二保持部5d,与突起部6a的非叠合部6x对接的第一外侧定子1的对接部分则作为第一保持部1d。并且,依靠两内侧定子2、6的两外侧定子1、5的圆周方向定位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电动机,包括在构成电动机外壳的第一外侧定子与装在电动机内部的第一内侧定子之间夹有线圈的第一定子组和在构成电动机外壳的第二外侧定子与装在电动机内部的第二内侧定子之间夹有线圈的第二定子组,将其两者按照两内侧定子位于所述第一定子组的线圈与所述第二定子组的线圈之间的形状贴合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定子组上设有保持所述第二内侧定子位置用的第一保持部,在所述第二定子组上设有保持所述第一内侧定子位置用的第二保持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松郁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