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合式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5015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闭合式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装置,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的交集部位安装有套筒轴承,所述上箱体的内部顶壁上设置有螺旋组件,所述下箱体顶部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置放孔,所述置放孔的内部设置有试管,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的相邻侧壁上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下箱体的侧边设置有电池板,所述下箱体的另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有外包壳和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于外包壳的内壁上,所述滑动板共有两块,两块所述滑动板之间形成活动区域,所述活动区域中设置有双驱动杆,所述双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滑动板内侧壁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和运输环境安全的特点。安全的特点。安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合式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
,具体为一种闭合式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隆鼻术是目前鼻整形的常见手术,国人的鼻部特征为鼻根低平、鼻长不足,鼻尖圆钝且鼻尖部软组织肥厚,目前临床使用硅胶假体及膨体置入行隆鼻术,在结合了鼻中隔软骨或者耳廓软骨移植后,对于鼻根低平和鼻小柱短小的患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在长期的随访过程中,我们观察发现部分患者假体隆鼻术后出现鼻背皮肤因假体的挤压逐渐变薄、透亮,对于要求行修复手术的患者,因置换假体术后既往腔隙的存在,易发生假体的移位及偏斜;
[0003]但是目前国内对于肋软骨颗粒没有高效的储存方法,继续对于肋软骨的运输也没有高效的方法,较多年轻人的工作地点不固定,若是想要进行整容手术的后续维护,还需要返回手术地点,过程过于繁琐且个人费用增加较多,若是有完整的肋软骨运输方法,若是想要进行维护则只需要提前预约即可,手术地点将保存肋软骨颗粒放置进入试管中,再通过箱体进行运输达到维护地点附近的连锁医院,方便患者进行维护,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运输环境安全的一种闭合式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合式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闭合式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装置,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和下箱体2的交集部位安装有套筒轴承8,所述上箱体1的内部顶壁上设置有螺旋组件7,所述下箱体2顶部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置放孔6,所述置放孔6的内部设置有试管,所述上箱体1和下箱体2的相邻侧壁上设置有辅助组件20,所述下箱体2的侧边设置有电池板3,所述下箱体2的另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把手4;将试管放置进入置放孔内,将上箱体与下箱体合上,人员提起把手方便拿起。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辅助组件20包括有外包壳和滑动板22,所述滑动板22滑动连接于外包壳的内壁上,所述滑动板22共有两块,两块所述滑动板22之间形成活动区域,所述活动区域中设置有双驱动杆21,所述双驱动杆21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滑动板22内侧壁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滑动板22的外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副杆23和第二副杆24;在上箱体和下箱体关闭的时候,双驱动杆向两端延伸顶动滑动板运行,滑动板运行带动第一副杆和第二副杆延伸,起到辅助关闭箱体的作用,双驱动杆的两端均安装有移动感应器,只要人为关闭或者打开箱体则触发移动感应器,双驱动杆就会运行,相应的,在打开箱体的时候,第一副杆和第二副杆内缩,辅助箱体打开,由于箱体质量重,可以减轻人员的工作难度。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螺旋组件7包括有基底,所述基底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升降杆14,所述第二升降杆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中承块15,所述中承块15的侧壁中间开设
有凹槽,所述凹槽环绕中承块15一圈,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轨道16,所述滑动轨道16的槽底设置有微动开关25和爪杆17,所述爪杆17与滑动轨道16为滑动连接且微动开关25位于相邻爪杆17的中间,所述爪杆17分为横杆一、竖杆和横杆二,所述横杆一在上,所述横杆二在下,所述爪杆17的横杆二端部卡合连接有密封板19,所述密封板19与爪杆17的连接部位位于密封板19的侧壁上部,所述密封板19的底部侧边安装有距离测量仪18;第二升降杆可以上下升降,爪杆围绕滑动轨道进行旋转,旋转过程中触发微动开关,密封板进入置放孔可以有效隔绝试管与外界的联系,降低细菌滋生的可能。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上箱体1的内壁一侧安装有排气阀9,所述排气阀9上开设有抽气孔10,所述上箱体1靠近排气阀9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5,所述抽气孔10与排气孔5管道连接,所述下箱体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外支板11,所述外支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升降杆12,所述第一升降杆12的顶端区域固定卡合安装有缝隙检测仪13;排气阀通过抽气孔和排气孔将箱体内部的气体抽出外界,减少箱体内部氧气含量,抑制细菌滋生。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置放孔6的内部底壁上设置有压力感应器27,所述置放孔6的内部侧壁上内缩设置有消毒液喷口28,所述下箱体2的侧边设置有消毒水箱26,所述消毒水箱26与消毒液喷口28为管道连接,所述置放孔6的内壁顶部区域设置有螺纹29,所述密封板19的侧壁上设置有相应的匹配纹路。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有箱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系统包括有数据库、驱动端和监测点,所述数据库链接驱动端和监测点,作用于记录数据和转换指令,将得到的数据信息通过设定计算方式得出判定指令,最后将判定指令发送至驱动端和监测点,所述驱动端包括有集成驱动和构建驱动,所述集成驱动依靠人为按钮进行装置的启停和开合,所述装置的启停包括有电源的启动和关闭,排气阀9的启动和关闭,所述装置的开合包括有上箱体1和下箱体2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构建驱动根据设定时间自动运行,所述构建驱动包括有螺旋组件7的运行,辅助组件20的运行,消毒液喷口28的运行,所述监测点包括有置放孔6内的压力监测点,箱体内部的气压监测点,密封板和试管之间的距离监测点,消毒液水箱26中水位量监测点。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螺旋组件7的运行流程:
[0012]设定间隔时间为H
排气间隔
,常规为10秒,上箱体1和下箱体2合并之后,间隔H
排气间隔
后,排气阀9运行,运行过程初始阶段读取数据库信息,依据箱体内部气压数据指令驱动排气阀9运行,排气阀9运行通过抽气孔10将箱体内部的气体从排气孔5排出,将箱体内部的气体排出降低细菌滋生的概率,使得试管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中;
[0013]设定间隔时间为H
密封
,常规时间为3秒,气体排出环节结束后,间隔H
密封
后,螺旋组件7开始运行,设定第二升降杆14的升降距离为G,分为G1

G6共计六个层级,G1表示第二升降杆14下降的距离最长,G6表示第二升降杆14下降的距离最短,距离测量仪18检测密封板19到试管顶部的距离为A,分为A1

A6共计六个层级,A1表示密封板19到试管顶部的距离最长,A6表示密封板19到试管顶部的距离最短,A1

A6与G1

G6一一对应;
[0014]第二升降杆14下降至置放孔6的开口处停止2秒,爪杆17旋转带动,爪杆17在滑动轨道16中旋转,依据螺纹20的纹路方向主动带动第二升降杆14下移,根据上述判定结果确定密封板19下降距离。
[00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消毒水箱26的运行流程:
[0016]试管放置进入置放孔6中后会触发压力感应器27,压力感应器27传输信号给驱动端,驱动端驱动消毒液喷口28运行,继而消毒液喷口28打开;
[0017]设定消毒水的喷洒量为U,分为U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合式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装置,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和下箱体(2)的交集部位安装有套筒轴承(8),所述上箱体(1)的内部顶壁上设置有螺旋组件(7),所述螺旋组件(7)包含有电机,所述下箱体(2)顶部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置放孔(6),所述置放孔(6)的内部设置有试管,所述上箱体(1)和下箱体(2)的相邻侧壁上设置有辅助组件(20),所述下箱体(2)的侧边设置有电池板(3),所述下箱体(2)的另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把手(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合式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20)包括有外包壳和滑动板(22),所述滑动板(22)滑动连接于外包壳的内壁上,所述滑动板(22)共有两块,两块所述滑动板(22)之间形成活动区域,所述活动区域中设置有双驱动杆(21),所述双驱动杆(21)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滑动板(22)内侧壁固定连接,两块所述滑动板(22)的外侧壁上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副杆(23)和第二副杆(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合式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组件(7)包括有基底,所述基底的底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升降杆(14),所述第二升降杆(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中承块(15),所述中承块(15)的侧壁中间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环绕中承块(15)一圈,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轨道(16),所述滑动轨道(16)的槽底设置有微动开关(25)和爪杆(17),所述爪杆(17)与滑动轨道(16)为滑动连接且微动开关(25)位于相邻爪杆(17)的中间,所述爪杆(17)分为横杆一、竖杆和横杆二,所述横杆一在上,所述横杆二在下,所述爪杆(17)的横杆二端部卡合连接有密封板(19),所述密封板(19)与爪杆(17)的连接部位位于密封板(19)的侧壁上部,所述密封板(19)的底部侧边安装有距离测量仪(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合式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的内壁一侧安装有排气阀(9),所述排气阀(9)上开设有抽气孔(10),所述上箱体(1)靠近排气阀(9)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5),所述抽气孔(10)与排气孔(5)管道连接,所述下箱体(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外支板(11),所述外支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升降杆(12),所述第一升降杆(12)的顶端区域固定卡合安装有缝隙检测仪(13),所述上箱体(1)和下箱体(2)的开合缝隙处设置有相应一圈密封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闭合式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孔(6)的内部底壁上设置有压力感应器(27),所述置放孔(6)的内部侧壁上内缩设置有消毒液喷口(28),所述下箱体(2)的侧边设置有消毒水箱(26),所述消毒水箱(26)与消毒液喷口(28)为管道连接,所述置放孔(6)的内壁顶部区域设置有螺纹(29),所述密封板(19)的侧壁上设置有相应的匹配纹路。6.一种闭合式入路自体肋软骨颗粒移植装置附带的系统,还包括有箱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系统包括有数据库、驱动端和监测点,所述数据库链接驱动端和监测点,作用于记录数据和转换指令,将得到的数据信息通过设定计算方式得出判定指令,最后将判定指令发送至驱动端和监测点,所述驱动端包括有集成驱动和构建驱动,所述集成驱动依靠人为按钮进行装置的启停和开合,所述装置的启停包括有电源的启动和关闭,排气阀(9)的启动和关闭,所述装置的开合包括有上箱体(1)和下箱体(2)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构建驱动根据设定时间自动运行,所述构建驱动包括有螺旋组件(7)的运行,辅助组件(20)的运行,消毒液喷口(28)的运行,所述监测点包括有置放孔(6)内的压力监测点,箱体内部的气
压监测点,密封板和试管之间的距离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开亮刘中国代忠洪余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润美玉之光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