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膜上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468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陶瓷膜上料机,用于陶瓷膜料片的自动上料,主要包括用于固定陶瓷膜料片的上料升降机构,采用真空吸嘴从上料升降机构吸附陶瓷膜料片的抓取机构,通过直线电机模组将抓取机构运送至指定位置的运输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直接使用机器夹持超薄产品存在的容易损伤物料表面、不易输送而且不利于机构定位的问题,从而解决了人工上料存在的效率低、放置位置存在偏差影响检测效率的问题。置存在偏差影响检测效率的问题。置存在偏差影响检测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膜上料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行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膜上料机。

技术介绍

[0002]半导体行业普遍应用的陶瓷膜料片厚度为20

100微米,尺寸分别为6、8、10寸,料片的检测区域开满3

10万个30

50微米的微孔,目前使用的检测技术需要人工将陶瓷膜料片放置于检测机构上面,人工上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每次只能拿一张陶瓷膜料片,效率低;人工放置位置有偏差,影响检测效率。
[0003]因此,亟需一种陶瓷膜料片自动上料技术,以解决人工上料存在的效率低、放置位置存在偏差影响检测效率的问题;然而,由于陶瓷膜料片为超薄产品,直接使用机器进行夹持容易损伤物料表面、不易输送而且不利于机构定位,成为实现陶瓷膜料片自动上料的首要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膜上料机,用于陶瓷膜料片的自动上料,旨在解决直接使用机器夹持超薄产品存在的容易损伤物料表面、不易输送而且不利于机构定位的问题,从而解决人工上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陶瓷膜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升降机构(03),上料升降机构(03)为多个,用于承载待检测的陶瓷膜料片(010),上料升降机构(03)由上料升降机构固定台(030)固定;抓取机构(02),抓取机构(02)包括第一抓取装置(021)和第二抓取装置(022),第一抓取装置(021)和第二抓取装置(022)分别从不同的上料升降机构(03)抓取待检测的陶瓷膜料片(010),抓取机构(02)的数量与上料升降机构(03)的数量相对应,第一抓取装置(021)的底部设有第一吹气装置(0210),第二抓取装置(022)的底部设有第二吹气装置(0220),第一吹气装置(0210)和第二吹气装置(0220)用于将上料升降机构(03)上的待检测的陶瓷膜料片(010)的褶皱吹平;运输机构(01),运输机构(01)用于将抓取机构(02)运送至指定位置;第一除静电装置(0051)、第二除静电装置(0052),用于去除上料升降机构(03)上的待检测的陶瓷膜料片(010)的静电;拖链(004),拖链(004)用于安装线材和气管;控制面板(003),包括操作触摸屏(0031)和操作按钮(0032),用于操作人员通过操作触摸屏(0031)和/或操作按钮(0032)启动、停止及控制上料升降机构(03)、抓取机构(02)、运输机构(01)的运行;紧急挚(0011),用于操作人员在突然情况下紧急制动上料升降机构(03)、抓取机构(02)、运输机构(01);电箱(006),用于为所述陶瓷膜上料机提供工作电源;UPS(007),用于对电箱(006)的供电电源进行稳压、稳频、滤波、抗电磁和射频干扰、防电压冲浪,以输出适用于的所述陶瓷膜上料机的工作电压和频率;框架(002),用于固定及安装上料升降机构(03)、抓取机构(02)、运输机构(01)、第一除静电装置(0051)、第二除静电装置(0052)、拖链(004)、控制面板(003)、电箱(006);外壳(001),覆盖于框架(002)的指定位置,外壳(001)位于框架(002)的前部设有通孔以安装紧急挚(0011),外壳(001)位于框架(002)的前部还安装有把手(0012),以便操作人员打开或关闭,UPS(007)放置于外壳(001)位于框架(002)的底部上面;抓取机构(02)与运输机构(01)相连接并且安装于运输机构(01)的下部,上料升降机构(03)位于抓取机构(02)的下方,拖链(004)安装于运输机构(01)的前部,第一除静电装置(0051)和第二除静电装置(0052)分别安装于上料升降机构(03)的顶部的两侧,第一除静电装置(0051)和第二除静电装置(0052)的位置与上料升降机构(03)上升的指定位置平行;电箱(006)安装于框架(002)的底部后端,UPS(007)位于电箱(006)前方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膜上料机,其特征在于,上料升降机构(03)包括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0301)、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0302)、第一导向杆(03031)、第二导向杆(03032)、第三导向杆(03033)、第四导向杆(03034)、第五导向杆(03035)、第六导向杆(03036)、第七导向杆(03037)、第八导向杆(03038)、第一底板(03041)、第二底板(03042)、第三底板(03043)、第一调整块(03051)、第二调整块(03052)、第三调整块(03053)、第四调整块(03054)、上料机构第一把手(03061)、上料机构第二把手(03062)、第一增长板(030611)、第二增长板(030621)、片托板(03071)、圆盘(03072)、光电感应器(0361)、接近感应开关(037),第一底板(03041)、第二底板(03042)、第三底板(03043)通过螺丝按照固定相
连,第二底板(03042)位于第一底板(03041)和第三底板(03043)之间,第一底板(03041)位于顶部,第三底板(03043)位于底部,第一底板(03041)、第二底板(03042)、第三底板(03043)的中间设有面积相同的贯穿的圆形空环,第一底板(03041)、第二底板(03042)、第三底板(03043)相连接之后,第一底板(03041)、第二底板(03042)、第三底板(03043)的中间设有贯穿的圆形空环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圆形空腔,上料机构第一把手(03061)通过第一增长板(030611)固定于第一底板(03041)的一侧,上料机构第二把手(03062)通过第二增长板(030621)固定于第一底板(03041)的另一侧,第一导向杆(03031)、第二导向杆(03032)、第三导向杆(03033)、第四导向杆(03034)、第五导向杆(03035)、第六导向杆(03036)、第七导向杆(03037)、第八导向杆(03038)垂直向上固定于第一底板(03041)设有的通孔内,第一导向杆(03031)、第二导向杆(03032)、第三导向杆(03033)、第四导向杆(03034)、第五导向杆(03035)、第六导向杆(03036)、第七导向杆(03037)、第八导向杆(03038)分布于第一底板(03041)设有的贯穿的圆形空环的周边,圆盘(03072)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片托板(03071)的下面,圆盘(03072)的面积与第一底板(03041)设有的贯穿的圆形空环的面积相同,第一导向杆(03031)、第二导向杆(03032)、第三导向杆(03033)、第四导向杆(03034)、第五导向杆(03035)、第六导向杆(03036)、第七导向杆(03037)、第八导向杆(03038)的顶部穿过片托板(03071)设有的通孔以使片托板(03071)能够沿着第一导向杆(03031)、第二导向杆(03032)、第三导向杆(03033)、第四导向杆(03034)、第五导向杆(03035)、第六导向杆(03036)、第七导向杆(03037)、第八导向杆(03038)做垂直运动,光电感应器(0361)通过光电感应器安装板(0362)安装于圆盘(03072)的底部的一侧,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0301)通过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安装板(03011)固定于上料机构第一把手(03061)的内侧,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0302)通过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安装板(03021)固定于上料机构第二把手(03062)的内侧;片托板(03071)与第一导向杆(03031)、第二导向杆(03032)、第三导向杆(03033)、第四导向杆(03034)、第五导向杆(03035)、第六导向杆(03036)、第七导向杆(03037)、第八导向杆(03038)形成料盒,待检测的陶瓷膜料片(010)放置于片托板(03071)上面,第一导向杆(03031)、第二导向杆(03032)、第三导向杆(03033)、第四导向杆(03034)、第五导向杆(03035)、第六导向杆(03036)、第七导向杆(03037)、第八导向杆(03038)固定待检测的陶瓷膜料片(010)的位置;第一对射光纤传感器(0301)和第二对射光纤传感器(0302)用于检测片托板(03071)是否运动至指定位置;接近感应开关(037)安装于第三底板(03043)的下面,用于检测片托板(03071)是否被取出;光电感应器(0361)用于检测片托板(03071)上是否放置有待检测的陶瓷膜料片(010);上料升降机构(03)还包括支撑托架第一侧板(03101)、支撑托架第二侧板(03102)、支撑托架底板(03103)、第一直线轴承(0311)、第二直线轴承(0312)、第三直线轴承(0313)、第四直线轴承(0314)、第一升降导杆(0321)、第二升降导杆(0322)、第三升降导杆(0323)、第四升降导杆(0324)、第一光电开关(0331)、第二光电开关(0332)、第三光电开关(0333)、光眼感应片(0334)、导杆连接块(03341)、光电开关安装板(0335)、步进减速电机(034)、电机安装板(0341)、电机加强板(0342)、第一推盘联件(0351)、第二推盘联件(0352)、推盘连杆(0353);支撑托架第一侧板(03101)和支撑托架第二侧板(03102)分别安装于支撑托架底板(03103)的两边,支撑托架第一侧板(03101)和支撑托架第二侧板(03102)的顶部位于第三底板(03043)的下方,推盘连杆(0353)的顶部通过第一推盘联件(0351)固定于圆盘(03072)的下方,推盘连杆(0353)的下部从支撑托架底
板(03103)中间设有的长方形通孔穿出,第一升降导杆(0321)、第二升降导杆(0322)、第三升降导杆(0323)、第四升降导杆(0324)分别通过第一直线轴承(0311)、第二直线轴承(0312)、第三直线轴承(0313)以及第四直线轴承(0314)固定于支撑托架底板(03103)设有的安装孔上,第一升降导杆(0321)、第二升降导杆(0322)、第三升降导杆(0323)、第四升降导杆(0324)的顶部与圆盘(03072)的底部相接,第一升降导杆(0321)、第二升降导杆(0322)、第三升降导杆(0323)、第四升降导杆(0324)的底部从第三底板(03043)的安装孔中穿出,电机安装板(034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第三底板(03043)朝下的一面,步进减速电机(034)固定安装于电机安装板(0341)上,电机加强板(0342)的一边与第三底板(03043)朝下的一面通过螺丝固定相接,电机加强板(0342)的另一边与电机安装板(0341)相对的一面通过螺丝固定相接;步进减速电机(034)的轴端通过第二推盘联件(0352)与推盘连杆(0353)相连;步进减速电机(034)通过第二推盘联件(0352)带动推盘连杆(0353)的底部在支撑托架底板(03103)中间设有的长方形通孔中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得推盘连杆(0353)的顶部通过圆盘(03072)带动片托板(03071)沿着第一导向杆(03031)、第二导向杆(03032)、第三导向杆(03033)、第四导向杆(03034)、第五导向杆(03035)、第六导向杆(03036)、第七导向杆(03037)、第八导向杆(03038)做垂直升降运动;第一升降导杆(0321)、第二升降导杆(0322)、第三升降导杆(0323)、第四升降导杆(0324)通过第一直线轴承(0311)、第二直线轴承(0312)、第三直线轴承(0313)以及第四直线轴承(0314)使得圆盘(03072)带动片托板(03071)的升降运动平稳;光电开关安装板(0335)通过螺丝安装于支撑托架第一侧板(03101)的外侧指定位置上,第一光电开关(0331)、第二光电开关(0332)、第三光电开关(0333)依次安装于光电开关安装板(0335)的指定位置上,第一光电开关(0331)与第二光电开关(0332)相邻,第三光电开关(0333)位于第二光电开关(0332)上方且相隔一定距离,第一光电开关(0331)、第二光电开关(0332)、第三光电开关(0333)用于上料升降机构(03)归零和最大位移位置的电器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膜上料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推盘联件(0351)为U型结构,第一推盘联件(0351)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安装于圆盘(03072)的底部,推盘连杆(0353)的顶部通过连接轴固定于第一推盘联件(0351)的U型结构的中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第一推盘联件(0351)的侧壁设有的通孔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陶瓷膜上料机,其特征在于,上料升降机构(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雷徐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索恩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