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层模型与底层C代码的集成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4624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层模型与底层C代码的集成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Simulink应用层模型和底层C代码源文件,存入同一个工作路径下;基于Simulink应用层模型,进行模型参数配置,指定底层C代码源文件;基于Simulink应用层模型引用底层C代码源文件,连接相应的输入输出端口,实现底层C代码与Simulink应用层模型的集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过程完全在Simulink里完成,在模型层面上搭建出底层和应用层的集成模型,最后生成代码,该代码不需要其他手动集成操作,避免了代码手动编码集成存在的错误,适用于团队分工合作的软件开发,并且为不熟悉C代码集成的开发人员提供了方便,有效地提高了嵌入式软件开发效率。提高了嵌入式软件开发效率。提高了嵌入式软件开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层模型与底层C代码的集成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层模型与底层C代码的集成方法及装置,属于汽车电子控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基于Simulink模型的嵌入式软件开发方法,已在汽车电子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在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中,通常采用模型生成代码的方式开发应用层软件,用手写代码的方式开发底层软件和接口函数,而应用层经常需要调用到底层函数,如应用层需要通过接口函数获取底层的模拟量值,则需要将应用层与底层代码进行集成,而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应用层软件模型生成代码后,在嵌入式软件编译环境下与底层C代码在代码层面上进行手动集成,集成过程要求应用层和底层的接口变量名、函数名、数据类型定义统一,集成人员对C语言非常熟悉,对于大型软件工程来说,接口种类多并且复杂,以及数据转换、函数传参,手动集成增加工作量,还需要反复测试,大大降低嵌入式软件开发效率。
[0003]现有的技术方案主要在代码层面上采用手动集成的方法,即利用Simulink只对应用层软件进行建模,应用层模型生成C代码后,在嵌入式软件编译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层模型与底层C代码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Simulink应用层模型和底层C代码源文件,存入同一个工作路径下;基于Simulink应用层模型,进行模型参数配置,指定底层C代码源文件;基于Simulink应用层模型引用底层C代码源文件,连接相应的输入输出端口,实现底层C代码与Simulink应用层模型的集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层模型与底层C代码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Simulink应用层模型,进行模型参数配置,指定底层C代码源文件,包括:在当前路径下打开Simulink应用层模型,在工具栏中打开参数配置对话框;在Simulink参数配置菜单栏中,选择Simulation Target,确保选中Import custom code,然后在Insert custom C code in generated栏中,选择Header File,输入具有#include标记的头文件的名称;在Additional build information下,选择Include directories,并输入存储其他编译信息的文件夹,再选择Source files,输入源文件的路径和名称;如果模型和源文件在不同目录下,则需要在文件名之前输入包含源文件的目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层模型与底层C代码的集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Simulink应用层模型引用底层C代码源文件,连接相应的输入输出端口,实现底层C代码与Simulink应用层模型的集成,包括:利用C Caller库模块实现底层C代码与Simulink模型集成;利用Stateflow的Char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洋耿家文牛东东闫镜宇王顶李闯闯范华帝戴刘伟卞清荣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