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油冷却总成及发动机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油冷却总成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发动机润滑冷却系统的设计中,油冷器(也即机油冷却器)和滤清器(也即机油滤清器)是分别作为两个独立部件上再安装在发动机的缸体上;油冷器和滤清器之间采用外部管道或内部通道相连。这样设计的缺点是油冷器和滤清器各自占据空间,冷却系统结构不够紧凑,接口多,体积和重量较大。
[0003]目前已有集成了油冷器和滤清器的机油模块。其中,油冷器和滤清器分布于壳体上,在壳体上设置有油通道和水通道。来自机油泵的机油通过壳体上的油通道进入油冷器,来自机体的冷却水通过壳体上的水通道进入冷却腔,对其中的机油进行冷却。机油经冷却后进入另一侧的滤清器。这种方式初步实现了较为紧凑的机油模块结构。然而,用于控制进入冷却器的水量、以调节冷却效果的节温器一般是通过水管连接至油冷器的进水口处的,这样设置占据了发动机舱的内部空间,造成冷却系统结构复杂,连接管路较多,存在故障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冷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成壳体;所述总成壳体上设置有油冷器、节温器、滤清器和驱动泵;所述总成壳体上设置有壳体进油口、壳体出油口、壳体冷却入口和壳体冷却出口;所述壳体冷却入口和所述油冷器的冷却器冷却入口分别与所述驱动泵连通,所述油冷器的冷却器冷却出口与所述壳体冷却出口连通;所述驱动泵能够令冷却介质从所述壳体冷却入口流入所述油冷器,并从所述壳体冷却出口流出;所述节温器的入口和所述油冷器的冷却器进油口分别与所述壳体进油口连通,所述节温器的出口和所述油冷器的冷却器出油口分别与所述滤清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滤清器的出口与所述壳体出油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泵包括泵壳和叶轮;所述泵壳与所述总成壳体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叶轮的泵腔;所述叶轮靠近所述总成壳体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强度高于所述总成壳体的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成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壳体进油口连通的壳体进油通道和与所述滤清器的入口连通的壳体出油通道;所述油冷器的冷却器进油口与所述壳体进油通道连通,所述油冷器的冷却器出油口与所述壳体出油通道连通;所述节温器设置在所述壳体进油通道与所述壳体出油通道之间;所述节温器用于所述壳体进油通道内的机油温度低于预设最低温度时,所述节温器关闭,以使所述壳体进油通道与所述壳体出油通道连通;所述节温器用于所述壳体进油通道内的机油温度从预设最低温度升高至预设最高温度时,所述节温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斌兵,曹中基,张文锋,赵阔,柯雨辰,俞展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康和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