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联合仿真的谐波自适应二次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445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联合仿真的谐波自适应二次控制方法,在联合仿真模型得到的数据中筛选出不符合现行标准要求的谐波数据,然后利用二次控制系统实现对谐波的抑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了Matl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联合仿真的谐波自适应二次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谐波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联合仿真的谐波自适应二次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重要举措。然而,风电、光伏等新型能源以电力电子设备并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和高度电力电子化将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由于新能源发电设备并入电网时,会给电力系统带来电能质量谐波超标问题。如何高效测量谐波数据、对不符合要求的谐波进行抑制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风电机组电能质量谐波数据测量,仍处在一机一测的层面,并且测试装置存在成本高、体量大、测量难度高、人力及时间成本高等问题;而针对测量得出的电能质量谐波问题,也未有较好的配套解决抑制实施方案,谐波超标问题仍然存在。
[0003]目前存在的联合仿真模型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联合仿真模型针对分析叶轮气动模型,可识别出不同翼型气动模型,在翼型发生改变时,可计算出气动模型所需的气动参数;风电机组载荷处理,基于自定义工况表的载荷计算模型文件计算各部件极端与疲劳载荷数据;风电机组低电压、高电压故障研究,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联合仿真的谐波自适应二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联合仿真模型;S2:输入风种子文件,通过信息交互模型进行数据共享;S3:对谐波数据进行输出校验;S4:判断谐波数据是否满足标准,若是,则进入步骤S6,若不是,则进入步骤S5;S5:通过谐波自适应二次控制系统对谐波进行抑制,输出处理后的谐波数据;S6:结束本次数据测取校验流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合仿真的谐波自适应二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仿真模型包括电网模型、变流器模型、Bladed

Matlab信息交互模型和三维湍流风模型,所述三维湍流风模型通过采样记录的风电场现场风速数据建立风种子文件,通过设置风种子的平均风速和三个方向的湍流度参数模拟现场测量的风波形,所述三维湍流风模型中的湍流强度计算式为:其中,σ是风速的标准差,是平均风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合仿真的谐波自适应二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仿真模型还包括变桨系统模型,所述变桨系统模型包括转矩PI控制器(1),转矩PI控制器(1)的输出作为负反馈输入到传动系统(2),传动系统(2)的输出输送给功率传感器(4),功率传感器(4)输出给转速传感器(3),转速传感器(3)的输出作为负反馈输入到转矩PI控制器(1),功率传感器(4)的输出作为正反馈输入到变桨PI控制器(5),变桨PI控制器(5)控制变桨距机构(6)调整桨距位置,风轮(7)根据桨距位置与实际风速的变化情况得到的风轮(7)转速作为正反馈输入与转矩PI控制器(1)的负反馈输入相加结果输送给传动系统(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合仿真的谐波自适应二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仿真模型还包括传动链系统模型,所述传动链系统模型包括传动链双质量块模型,所述传动链双质量块模型的标幺值方程为:其中,H
r
为风轮(7)惯性常数,H
g
为发电机惯性常数,K
s
为低速轴等效刚度,D
s
为低速轴等效阻尼系统,θ
s
为低速轴相对扭转角,ω
g
为发电机转速,T
g
发电机转矩,ω0为电网基准系统转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联合仿真的谐波自适应二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谐波自适应二次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模块(8)、控制模块(9)和自适应功能模块(10),谐波自适应二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靖张书涵孙勇许国东赵欣法拉蒂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