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检测用硫磷混酸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检测用硫磷混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含铁原料的全铁含量常采用重铬酸钾滴定法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需要配置硫磷酸混合酸。现有的混酸装置在使用时存在着混酸浓度不够均匀,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检测用硫磷混酸装置,通过将硫酸和磷酸各自分散后再进行混合,能使硫酸和磷酸混合均匀,也能避免混合时局部温度过高。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检测用硫磷混酸装置,包括:
[0005]壳体,其顶部设置有废气出口,底部设置有混酸出口,壳体的侧壁和底部均为夹层结构,且相互连通;废气出口和混酸出口均与壳体的内部连通;
[0006]旋转轴,其竖直设置,且顶部位于壳体外,底部穿过壳体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内,旋转轴的顶部在动力的驱动下转动;
[0007]分液盒,其为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检测用硫磷混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顶部设置有废气出口,底部设置有混酸出口,壳体的侧壁和底部均为夹层结构,且相互连通;废气出口和混酸出口均与壳体的内部连通;旋转轴,其竖直设置,且顶部位于壳体外,底部穿过壳体的顶部并延伸至壳体内,旋转轴的顶部在动力的驱动下转动;分液盒,其为内部中空的柱状结构,且顶部的中央设置有一个开口,分液盒的内部设置有一块隔板,隔板将分液盒的内部分割成相互独立的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旋转轴的底部穿过所述开口,并与所述隔板连接;分液盒的侧壁上位于隔板上方和下方的部分均间隔设置有多个出液孔;第一进液管,其一端位于壳体的外部,另一端与开口相对或穿过所述开口后插入所述上部腔体内,当旋转轴带动分液盒转动时,第一进液管不限制分液盒转动;第二进液管,其一端位于壳体的外部,另一端与分液盒的底部的中央转动连接,且与下部腔体的内部连通,当旋转轴带动分液盒转动时,分液盒能相对于第二进液管转动;集液板,其内部中空,且顶部和底部均敞开,集液板的口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集液板的顶部与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分液盘,其内部中空,且与夹层结构连通,分液盘固定在壳体的底部,并与壳体的侧壁相隔一定距离,分液盘的顶部与集液板的底部相对,且相隔一定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检测用硫磷混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盒为圆柱体形,且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隔板水平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检测用硫磷混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圆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检测用硫磷混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圆柱体形,所述集液板为圆台面,且与壳体同轴设置,集液板的内壁中空,并与夹层结构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检测用硫磷混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盘的上部为内部中空的圆锥形,下部为圆筒体形,所述分液盘的上部和下部均与壳体同轴设置,且其内部均与夹层结构连通;所述铁矿石中全铁含量检测用硫磷混酸装置还包括:多块第一导流板,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分液盘的上部的下方,且与所述分液盘的上部相隔一定距离,并套设在所述分液盘的下部外,各块第一导流板均为圆台面,且各块第一导流板上口径较大的一端位于口径较小的一端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楠,于立文,
申请(专利权)人: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