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盘式轴向柱塞泵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压传动和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滑盘式轴向柱塞泵。
技术介绍
[0002]轴向柱塞泵是现代液压传动中使用最广的液压元件之一,其中无铰式斜轴泵和滑履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最主要的两类轴向柱塞泵。斜轴泵和滑履斜盘式各有其特点,目前这两种泵还在竞争,各自都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
[0003]斜盘式柱塞泵因结构比较简单、紧凑,体积较小、重量较轻,通过斜盘摆动实现无级变量,变量的惯性小,变量响应速度比较快等特点获得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存在设计的天生缺陷,例如运动过程中动态不平衡力问题、低速性能差、楔形接触运动导致的滑靴和配流盘过早磨损问题,上百年来,这些问题均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相比斜盘式结构,目前的斜轴结构因摩擦副相比减少了一对泄漏更少、动态不平衡力少、低速性能好,因此这种结构主要作为马达也得到广泛应用,但因变量较为困难、变量响应时间慢、无法通轴以及主轴寿命较短等原因,也限制了该结构作为泵而使用。
[0004]一种全新的轴向柱塞泵结构,结合了现有斜盘式及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盘式轴向柱塞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流滑盘副、柱塞副以及配流副,所述配流滑盘副包括斜盘(40)以及支承在斜盘(40)上的滑盘(50),所述滑盘(50)为整体结构,所述滑盘(50)上设置有连通柱塞副的柱塞中心孔(72)的滑盘腰形孔(53),与低压柱塞孔对置的斜盘(40)支承面上设置有作为进油通道的低压配油孔(43),与高压柱塞孔对置的斜盘(40)支承面与所述滑盘腰形孔(53)形成静压支承,所述低压配油孔(43)通过设置在斜盘(40)上的进油槽(48)与壳体空腔(35)连通,在柱塞泵工作时,主轴带动缸体同步旋转,并通过柱塞带动滑盘(50)在斜盘(40)上滑动,低压油液从配流盘(90)的低压配流口(92)和斜盘(40)的进油槽(48)或槽形低压口(46)双路进入缸体(80)的缸体柱塞孔(81)中,高压油液从配流盘(90)的高压配流口(93)或斜盘(40)的槽形高压口(47)单路排出,实现液压油的吸入、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盘式轴向柱塞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盘(50)上设置有沿其轴心向斜盘(40)一侧延伸的滑盘凸台面(52),在所述滑盘凸台面(52)上设置有多个滑盘腰形孔(53)及用于密封油液的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以包围滑盘腰形孔(53)的状态设置在滑盘腰形孔(53)的内外周,所述密封部包括设置在滑盘腰形孔(53)径向内外的滑盘内密封部(55)、滑盘外密封部(54)以及设置在相邻滑盘腰形孔(53)之间的滑盘间隔密封部(5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盘式轴向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副为双向高低压配流副,所述配流副包括缸体端部及支承在后端盖(33)的配流盘(90),所述缸体端部与配流盘(90)端面形成间隙配合的静压油膜支承,配流盘(90)上设置有分开的低压配流口(92)和高压配流口(93),所述低压配流口(92)和高压配流口(93)分别与后端盖的进油口(33a)和出油口(33b)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盘式轴向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滑盘副为单向低压配流滑盘副,所述配流滑盘副包括斜盘(40)以及支承在斜盘(40)上的滑盘(50),所述斜盘(40)与滑盘(50)端面形成间隙配合的静压油膜支承且两者保持滑动配合,与低压柱塞孔对置的滑盘(50)一侧设置有低压配流窗口(43),泵吸油时,所述壳体空腔(35)的低压油液依次流经低压配流窗口(43)、滑盘腰形孔(53)、柱塞中心孔(72)和缸体柱塞孔(8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盘式轴向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副为单向低压配流副,所述配流副包括缸体端部及支承在壳体(31)上的配流盘(90),所述缸体端部与配流盘(90)端面形成间隙配合的静压油膜支承且两者保持滑动配合,与低压柱塞孔对置的配流盘(90)一侧设置有低压配流口(92),泵吸油时,低压油液通过低压配流口(92)从泵壳体空腔(35)进入缸体柱塞孔(81)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盘式轴向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滑盘副为双向高低压配流滑盘副,所述配流滑盘副包括斜盘(...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