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绳尾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4109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绳尾扣,所述绳尾扣包括:母扣,设置有贯穿所述母扣的空腔;公扣,包括基座、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和基座形成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支脚面向所述第二支脚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倒钩,其中,所述第一收容槽用于收容线绳,并且在所述公扣插接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母扣迫使所述第一倒钩卡入所述线绳内。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将线绳牢靠的固定在所述绳尾扣中。在所述绳尾扣中。在所述绳尾扣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绳尾扣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生活用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绳尾扣。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生活用品中,经常会用到绳尾扣将背包或者服饰的线绳的末端固定从而防止线绳的末端出现松散的现象。
[0003]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绳尾扣通过将卡齿刺入线绳内达到固定线绳的效果,但是由于公扣的卡齿与线绳的受力面积有限从而不能很好的将线绳固定在绳尾扣中,在线绳受力的情况下绳尾扣卡齿容易出现断裂,进而使得绳尾扣出现失效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绳尾扣,能够使线绳牢靠的固定在绳尾扣中。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绳尾扣,包括:母扣,设置有贯穿所述母扣的空腔;
[0006]公扣,包括基座、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和基座形成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支脚面向所述第二支脚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倒钩,其中,所述第一收容槽用于收容线绳,并且在所述公扣插接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母扣迫使所述第一倒钩卡入所述线绳内。
[0007]可选的,所述第一支脚面向所述第二支脚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二倒钩,在所述公扣插接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母扣迫使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相互靠近,以使所述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卡入所述线绳内。
[0008]可选的,所述第一支脚面向所述第二支脚的一表面还设置有第一锯齿和第三倒钩;/>[0009]所述第二支脚面向所述第一支脚的一表面还设置有第二锯齿和第四倒钩,其中,所述第一锯齿与所述第二锯齿相对应,所述第三倒钩与第四倒钩相对应。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三倒钩和第四倒钩的内侧壁呈倾斜设置。
[0011]可选的,所述第二支脚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支脚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均设置有倒角。
[0012]可选的,所述公扣还包括第三支脚,所述第三支脚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且所述第三支脚位于所述第一支脚远离所述第二支脚的一侧,所述第三支脚、第一支脚和基座共同形成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用于收容另一线绳,所述第一支脚面向所述第三支脚的另一表面设置有第五倒钩,在所述公扣插接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母扣迫使所述第五倒钩卡入所述另一线绳内。
[0013]可选的,所述空腔的内壁面为倾斜面,在所述公扣插接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内壁面
迫使所述第一倒钩卡入所述线绳,以及,迫使所述第二倒钩卡入所述另一线绳。
[0014]可选的,所述第二支脚和第三支脚的高度均小于所述第一支脚,所述空腔的内壁面设置有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在所述公扣插接于所述空腔内时,所述第二支脚收容于所述第一凹陷,所述第三支脚收容于所述第二凹陷。
[001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公扣上设置第一倒钩并且当公扣插接母扣的空腔内时,所述第一倒钩在所述母扣的迫使下卡入线绳从而将线绳牢靠的固定在母扣的空腔内。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绳尾扣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绳尾扣实施例的母扣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绳尾扣实施例的母扣剖面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绳尾扣实施例的公扣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绳尾扣实施例的公扣另一视角示意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绳尾扣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7是本专利技术绳尾扣实施例的另一公扣实施例示意图;
[0023]图8是本专利技术绳尾扣实施例的又一公扣实施例示意图;
[0024]图9是本专利技术绳尾扣实施例的另一母扣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0025]图10是本专利技术绳尾扣的另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请参阅图1,绳尾扣1包括公扣20和母扣10,所述公扣20可扣设于所述母扣10中。当需要固定线绳的尾端时,将线绳的尾端穿过所述母扣10上端孔,然后夹在公扣20,再通过拉动线绳的绳尾将公扣20与所述母扣10扣接,从而将线绳的尾端固定于绳尾扣1上。
[0029]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母扣10设置有贯穿所述母扣10的空腔101,所述空腔101的内壁为具备一定倾斜角度的倾斜面,由此形成从所述母扣101底部逐渐向所述母扣101顶部变窄的空腔101,所述空腔101用于收容所述公扣20,并且在空腔101收容公扣20时,对公扣20起到压迫的作用。此外,所述空腔101两侧壁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合槽102和第二卡合槽103,所述第一卡合槽102和第二卡合槽103用于对公扣20进行卡合固定。
[0030]请参阅图4、图5和图6,所述公扣20包括基座201、第一支脚202和第二支脚203。所述第一支脚202和所述第二支脚203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座201,所述第一支脚202、第二支脚
203和所述基座201共同形成第一收容槽204,其中,所述第一收容槽204用于收容线绳的尾端。
[0031]所述基座2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合凸台2011和第二卡合凸台2012,所述第一卡合凸台2011、所述第二卡合凸台2012用于配合所述第一卡合槽102、所述第二卡合槽103将所述公扣20进行卡合固定。当所述公扣20插入所述母扣10中时,所述第一卡合凸台2011与所述第一卡合槽102卡合,所述第二卡合凸台2012与所述第二卡合槽103卡合,所述第二卡合凸台2012与所述第二卡合槽103卡合,此时所述第一卡合凸台2011、所述第一卡合槽102和所述第二卡合凸台、所述第二卡合槽103之间为过盈配合,由此实现公扣20与所述母扣10之间的卡合固定。
[0032]所述第一支脚202面向所述第二支脚203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倒钩2021,所述第二支脚203面向所述第一支脚202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二倒钩2031。当需要固定线绳的尾端时,将线绳的尾端从所述母扣10上端孔穿过空腔101,并且插接于所述第一收容槽204,再通过拉动线绳的绳尾将公扣20插接于母扣10的空腔101内,所述母扣10内壁收窄迫使所述第一倒钩2021和第二倒钩2031卡入所述线绳内从而将所述线绳固定在所述尾绳扣1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绳尾扣,其特征在于,包括:母扣,设置有贯穿所述母扣的空腔;公扣,包括基座、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间隔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支脚、第二支脚和基座形成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支脚面向所述第二支脚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一倒钩,其中,所述第一收容槽用于收容线绳,并且在所述公扣插接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母扣迫使所述第一倒钩卡入所述线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尾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脚面向所述第一支脚的一表面设置有第二倒钩,在所述公扣插接于所述空腔内,所述母扣迫使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相互靠近,以使所述第一倒钩和第二倒钩卡入所述线绳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尾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脚面向所述第二支脚的一表面还设置有第一锯齿和第三倒钩;所述第二支脚面向所述第一支脚的一表面还设置有第二锯齿和第四倒钩,其中,所述第一锯齿与所述第二锯齿相对应,所述第三倒钩与第四倒钩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绳尾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倒钩和第四倒钩的内侧壁呈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泽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多耐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