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薄膜及制作方法、控制其散发气味的方法、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336383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气味薄膜及制作方法、控制其散发气味的方法、显示面板。所述气味薄膜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具有至少一个通孔;固态香精材料,所述固态香精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且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的一侧具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气流通道,且所述通孔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由此,可以将香精材料集成在薄膜结构内,达到器件微型化、集成化的目的;并且,固态香精材料相对于液态香精而言,安全性更高。安全性更高。安全性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味薄膜及制作方法、控制其散发气味的方法、显示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互领域,具体的,涉及气味薄膜及制作方法、控制其散发气味的方法、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户对于显示面板或显示装置领域的交互体验需求不断提高,希望能够通过显示装置满足其更多的体验需求。
[0003]目前的显示面板或显示装置还难以实现将气味材料集成在其中的目的,具有散发气味功能的装置或结构难以实现微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味薄膜,所述气味薄膜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具有至少一个通孔;固态香精材料,所述固态香精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且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的一侧具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气流通道,且所述通孔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由此,可以将香精材料集成在薄膜结构内,达到器件微型化、集成化的目的;并且,固态香精材料相对于液态香精而言,安全性更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凹槽,所述固态香精材料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构成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通过第一胶层粘结在一起,所述第一胶层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通孔不重叠,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具有所述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基板;或,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具有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基板,所述环形基板位于所述第二胶层的边缘,所述固态香精材料位于所述环形基板的内部,且不完全填充所述环形基板的内部,未填充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区域构成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胶层,所述第三胶层与所述环形基板和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粘结设置,其中,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三胶层,或者,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环形基板;或,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胶层和置物层,所述置物层设置在所述第四胶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置物层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三凹槽,所述固态香精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内,且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五胶层,所述第五胶层与不同所述第三凹槽之间的侧壁粘结设置,所述第五胶层与所述固态香精材料之间的空隙构成所述气流通道,其中,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五胶层,或者,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置物层;或,所述固态香精材料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的部分区域,在未被所述固态香精材料覆盖的周边区域设置有第六胶层,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具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
槽构成所述气流通道,且第六胶层与所述第二基板粘结设置,第六胶层与所述第四凹槽没有重叠区域,其中,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基板;或,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具有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环形基板,所述环形基板位于所述第二胶层的边缘,所述固态香精材料位于所述环形基板的内部,且不完全填充所述环形基板的内部,未填充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区域构成所述气流通道,不同的所述环形基板通过第七胶层粘结设置,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胶层,所述第三胶层和与所述第三胶层相邻的所述环形基板和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粘结设置,其中,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所述环形基板各自设置有所述通孔,且所述通孔各自贯穿其所对应的所述环形基板。上述结构均可以实现将香精材料集成在薄膜结构中实现器件微型化和集成化的目的,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效果,并且使用安全性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气味薄膜还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由此,第一电极可以用于加热固态香精材料,加快气味散发的速度,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气味薄膜还包括: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由此,第二电极也可以用于加热固态香精材料,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通孔包括进气通孔和出气通孔,所述气味薄膜还包括:微型泵,所述微型泵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进气通孔靠近所述微型泵设置,所述出气通孔远离所述微型泵设置;进气阀,所述进气阀分别与所述微型泵和所述进气通孔连接设置;出气阀,所述出气阀与所述出气通孔连接设置。由此,可以结合微型泵对固态香精材料的散发进行调控,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效果。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不同所述第三凹槽内的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气味不完全相同,每个所述第三凹槽对应设置一对所述进气通孔和所述出气通孔,对应设置有一对所述进气阀和所述出气阀。由此,可以实现对每种不同气味的固态香精材料的单独控制,使用户能够在不同的时间体验到不同的气味。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气味薄膜还包括:吹气阀,所述吹气阀用于将由所述出气阀流出的气体吹出气味薄膜。由此,可以进一步加快气味的散发,使用户快速体验到固态香精材料的气味。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进气阀和所述出气阀为被动式阀门或主动式阀门。由此,可以通过被动式阀门或主动式阀门对气味散发进行调节。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表面为倾斜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表面为倾斜表面。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气味薄膜还包括接头和管路,所述接头连接所述出气阀的一端,并使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气味通过所述管路输出。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气味薄膜的使用性能。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制作前面所述的气味薄膜的方法,制作前面所述的气味薄膜的方法包括:提供第一基板;提供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并在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至少一个通孔;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形成固态香精材料,且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的一侧
具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气流通道,且所述通孔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由此,利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可以制作得到前面所述的气味薄膜,能够将固态香精材料集成在薄膜结构中,实现器件的微型化和集成化。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形成所述气味薄膜的方法为以下方法之一:(1)提供所述第一基板,并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凹槽,向所述第一凹槽内打印香精原料,凝固得到所述固态香精材料;提供所述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构成所述气流通道;将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第一胶层粘结在一起;在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所述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一基板;(2)提供所述第一基板,并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粘结第二胶层;在所述第二胶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粘结第三基板;刻蚀所述第三基板的第一预定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味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基板或所述第二基板具有至少一个通孔;固态香精材料,所述固态香精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且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至少一个表面的一侧具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气流通道,且所述通孔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味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具有第一凹槽,所述固态香精材料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基板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构成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通过第一胶层粘结在一起,所述第一胶层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通孔不重叠,其中,所述第二基板具有所述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基板;或,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具有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基板,所述环形基板位于所述第二胶层的边缘,所述固态香精材料位于所述环形基板的内部,且不完全填充所述环形基板的内部,未填充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区域构成所述气流通道,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胶层,所述第三胶层与所述环形基板和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粘结设置,其中,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三胶层,或者,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环形基板;或,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胶层和置物层,所述置物层设置在所述第四胶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置物层具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三凹槽,所述固态香精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内,且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三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五胶层,所述第五胶层与不同所述第三凹槽之间的侧壁粘结设置,所述第五胶层与所述固态香精材料之间的空隙构成所述气流通道,其中,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五胶层,或者,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置物层;或,所述固态香精材料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的部分区域,在未被所述固态香精材料覆盖的周边区域设置有第六胶层,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具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构成所述气流通道,且第六胶层与所述第二基板粘结设置,第六胶层与所述第四凹槽没有重叠区域,其中,所述通孔贯穿所述第二基板;或,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具有第二胶层,所述第二胶层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环形基板,所述环形基板位于所述第二胶层的边缘,所述固态香精材料位于所述环形基板的内部,且不完全填充所述环形基板的内部,未填充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区域构成所述气流通道,不同的所述环形基板通过第七胶层粘结设置,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胶层,所述第三胶层和与所述第三胶层相邻的所述环形基板和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粘结设置,其中,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所述环形基板各自设置有所述通孔,且所述通孔各自贯穿其所对应的所述环形基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味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味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味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包括进气通孔和出气通孔,所述气味薄膜还包括:微型泵,所述微型泵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所述进气通孔靠近所述微型泵设置,所述出气通孔远离所述微型泵设置;进气阀,所述进气阀分别与所述微型泵和所述进气通孔连接设置;出气阀,所述出气阀与所述出气通孔连接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味薄膜,其特征在于,不同所述第三凹槽内的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气味不完全相同,每个所述第三凹槽对应设置一对所述进气通孔和所述出气通孔,对应设置有一对所述进气阀和所述出气阀。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味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气阀,所述吹气阀用于将由所述出气阀流出的气体吹出气味薄膜。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味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阀和所述出气阀为被动式阀门或主动式阀门。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味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表面为倾斜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固态香精材料的表面为倾斜表面。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味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头和管路,所述接头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豆李文波杜志宏朱昕彤赵玉强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