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瓣移植术后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709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51
一种皮瓣移植术后固定架,有效的解决了皮瓣移植术后患者肢体固定抬高不便的问题;包括床板,床板下侧前后两端分别铰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内开设有开口朝上的传动槽,传动槽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轴向且可转动的传动轴,两个传动轴上侧经传动带连接,传动槽左侧滑动连接有U形块,U形块下端设有腰形环,腰形环内滑动连接有下端与传动带铰接的插柱,两个支撑板相对侧上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前后相对且倒U形的滑套,左右两侧的滑套相背端分别经销轴转动连接有半圆形的滑齿轮,滑套内侧滑动连接有开口朝下且半圆环形的压套;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对皮瓣移植术后患者手臂的关节处,进行压迫固定,有利于医护人员的使用。于医护人员的使用。于医护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瓣移植术后固定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皮瓣移植术后护理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皮瓣移植术后固定架。

技术介绍

[0002]皮瓣是具有血液供应的皮肤及其附着的皮下脂肪组织所形成,在皮瓣形成与转移过程中,必须有一部分与本体(供皮瓣区)相连,此相连的部分称为蒂部,以保持血液供应,其他在面及深面均与本体分离,转移到另一创面后(受皮瓣区),暂时仍由蒂部血运供应营养,等受皮瓣区创面血管长入皮瓣,建立新的血运后,再将蒂部切断,始完成皮瓣转移的全过程,故又名带蒂皮瓣,但局部皮瓣或岛状皮瓣转移后则不需要断蒂;手臂植皮患者术毕后病房室护士与麻醉师认真交接班,了解术中情况,测生命体征,注意患者麻醉有无清醒,检查皮肤的完整性,安置患者平卧位,抬高患者肢体高于心脏水平并制动,防止血管吻接处受压和扭曲影响移植物的血供,由于疼痛可使机体释放5

羟色胺(5

HT),5

HT有强烈缩血管作用,不及时处理可致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故术后应及时给予止痛,保护肢体,避免活动时损伤皮瓣,引起疼痛,包扎不要过紧以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瓣移植术后固定架,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床板(1)下侧前后两端分别铰接有支撑块(2),支撑块(2)内开设有开口朝上的传动槽(3),传动槽(3)内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轴向且可转动的传动轴(4),两个传动轴(4)上侧经传动带(5)连接,传动槽(3)左侧滑动连接有U形块(6),U形块(6)下端设有腰形环(7),腰形环(7)内滑动连接有下端与传动带(5)铰接的插柱(8),支撑块(2)上方设有倒L形的支撑板(9),两个支撑板(9)前后对称,支撑板(9)上开设有下端与传动槽(3)连通的滑槽(10);所述的滑槽(10)内滑动连接有滑板(11),滑板(11)上开设有导向槽(12),两个导向槽(12)开口相背且分别由两个横槽和一个斜槽连通组成,斜槽位于两个横槽之间且为左低右高的形状,U形块(6)右侧插入滑槽(10)内且设有插入导向槽(12)内的导向柱(13),两个支撑板(9)相对侧上端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前后相对且倒U形的滑套(14),左右两侧的滑套(14)相背端分别经销轴(15)转动连接有半圆形的滑齿轮(16),滑齿轮(16)可随U形块(6)的移动而滑动且可随U形块(6)的滑动而转动,滑套(14)内侧滑动连接有开口朝下且半圆环形的压套(17),左右两侧的压套(17)相背侧分别插入滑槽(10)内且与滑板(11)滑动连接,支撑板(9)右侧下端固定有前后轴向的转盘(18),两个转盘(18)相背端分别经转轴(19)与支撑块(2)铰接连接,圆盘(18)可随导向柱(13)的滑动而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瓣移植术后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床板(1)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蜗杆(20),两个支撑块(2)相对侧分别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开口相对且与其对应侧的传动槽(3)连通,传动轴(4)上同轴设有可与其对应侧的蜗杆(20)啮合的蜗轮(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瓣移植术后固定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蜗杆(20)前端设有滚齿轮,两个滚齿轮经齿形带(22)连接,床板(1)上设有位于传动带(5)左方的的电机,电机输出端同轴设有与齿形带(22)啮合的传动齿轮(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瓣移植术后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9)上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均布的摆动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卓亚刘东苗王会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