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63582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放线装置,包括转轴杆和支架,转轴杆通过轴承固定于支架的顶部,支架包括支撑杆、圆弧长臂和圆弧短臂;圆弧长臂固定连接于支撑杆的顶端及底部的一端上,圆弧短臂的一端与圆弧长臂的底部活动连接,使圆弧短臂的另一端绕圆弧长臂在竖直面内旋转,且圆弧短臂的半径与圆弧长臂的半径相等;两个支架之间靠近支撑杆底部处分布连接有螺纹杆,圆弧短臂的另一端通过阻尼弹簧气缸连接于螺纹杆上,阻尼弹簧气缸未受到外力时,圆弧短臂与圆弧长臂形成连续的圆弧,阻尼弹簧气缸受到外力时,圆弧短臂随阻尼弹簧气缸缓慢回缩至与支撑杆底部齐平。该装置可适应不同的电缆卷盘的无冲击装载,同时还能用于起电缆盖板。同时还能用于起电缆盖板。同时还能用于起电缆盖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缆搬运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动力电缆十分沉重,敷设电缆时将电缆从电缆卷盘上放出比较繁琐。目前的放线方法主要有以下2种:
[0003](1)地面滚动放线法,即将电缆卷盘放在地上滚动,并将电缆的一段牵引出。该方法是最原始、最费人力、最费时的放线方法,但不需要额外辅助工具,在施工现场仍能看到。另外,由于卷盘的支撑轮盘的直径比电缆处的直径要大,且盘卷剩余电缆越少,两者直径差距越大。这就使得放电缆时卷盘滚动一个角度,卷盘的支撑轮盘在地上滚动对应弧长距离比放出的电缆长,导致电缆必须在地上拖拽相差距离。随着卷盘滚动,放出电缆越长,要拖拽电缆就越多,滚动越艰难。所以使用这种方法常见到的是来回滚动卷盘,将电缆迂回放置来减少拖拽量。在地上迂回放出需要长度的电缆后,再将放出的电缆以多人接力式拖拽到电缆沟或电缆桥架中进行敷设,即敷设的拖拽和放出电缆的拖拽是两个过程,不能合并。
[0004](2)支架放线法,常见的是做两个支架,一个支架顶端焊接一个轴承,两个轴承中间穿根转轴,电缆卷盘穿在转轴上。敷设电缆时直接拖拽电缆的一端,让电缆卷盘原地旋转放出电缆。此时敷设拖拽和放线拖拽合并成一个过程,大大缩减了敷设电缆的工作量,但是拖拽时需要拖动整根电缆,所以仍然需要多人接力式拖拽。另外为了方便装载电缆盘卷,需借助电机驱动机构升降、液压升降等。由于此类可升降支架设计仍需要将电缆卷盘滚到两个支架之间,导致两个支架间不便设置其他连接物,故两个支架是分离式的,不是一个整体。目前已有的分体式支架专利技术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0005]①
分体式支架设计,不方便整体转运和移动式放线。两个支架间仅有一根转轴杆联系,要保持两个支架的相对位置,即便支架上设计了移动轮子的,也不适合转弯移动,只能小心的直线移动,并时刻关注两个支架的相对位置,若要发生转弯移动容易造成转轴杆别扭,两个支架错位,甚至有造成卷盘掉落的风险。
[0006]②
分体式支架装载前需要调整两个支架的相对位置,使其平行相对,使放置转轴杆的孔同轴。
[0007]③
转轴杆和电缆卷盘间存在相对滑动和相互磨损,容易发生振动。有的甚至转轴杆设计是固定式的,全靠转轴杆和电缆卷盘间的相对滑动来放线。
[0008]④
卷盘的左右位置没有进行固定,在卷盘旋转放线时,盘卷容易在转轴杆上发生左右窜动,摩擦到支架。特别是在地面不够平整,两个支架存在高度差,转轴杆倾斜时更容易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放线装置,该装置可适应不同的电缆卷盘的无冲击装载,且稳定性高、结构简单,同时还能用于起电缆盖板。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11]一种电缆放线装置,至少包括转轴杆和两个支架,转轴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两个支架的顶部,电缆卷盘穿过并放置于转轴杆上,使电缆卷盘悬空,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杆、圆弧长臂和圆弧短臂;其中支撑杆呈倒“T”字型,圆弧长臂固定连接于支撑杆的顶端及底部的一端上,圆弧长臂的弧度为90
°
,圆弧短臂的一端与圆弧长臂的底部活动连接,使圆弧短臂的另一端绕圆弧长臂在竖直面内旋转,且圆弧短臂的半径与圆弧长臂的半径相等;
[0012]两个支架之间靠近支撑杆底部处分布连接有螺纹杆,圆弧短臂的另一端通过阻尼弹簧气缸连接于螺纹杆上,当阻尼弹簧气缸未受到外力作用时,圆弧短臂与圆弧长臂形成连续的圆弧,当阻尼弹簧气缸受到外力作用时,圆弧短臂随阻尼弹簧气缸缓慢回缩至与支撑杆底部齐平。
[0013]所述螺纹杆设置有三个,支架上与螺纹杆的连接处设置有插孔,螺纹杆穿过插孔并通过位于支架两侧的锁紧螺母与支架固定连接。
[0014]所述转轴杆上设置有螺纹,转轴杆上靠近两端处均连接有锥形螺母,锥形螺母的较小端靠近电缆卷盘,当电缆卷盘放置于转轴杆上时,两个锥形螺母从两侧将电缆卷盘锁紧在转轴杆的中间处。
[0015]所述支架顶部固定有轴承箍,通过轴承箍将转轴杆上的轴承箍紧,使转轴杆固定于两个支架的顶部,方便电缆卷盘的装卸。
[0016]所述圆弧短臂与支撑杆上设置有插销孔,当圆弧短臂与支撑杆底部齐平时,通过插销穿过插销孔将圆弧短臂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0017]所述螺纹杆上套设有叉车托。
[0018]所述支撑杆底部的两端与支撑杆的中部均通过斜撑杆固定连接。
[0019]所述圆弧短臂的一端与圆弧长臂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阻尼弹簧气缸的两端均通过转轴与圆弧短臂和螺纹杆连接。
[0020]靠近圆弧长臂的螺纹杆的两端连接固定有卡具,卡具上卡接有起盖板工件且起盖板工件竖直朝下;
[0021]所述起盖板工件包括弹簧夹、外杆体、内杆体和支撑件,其中弹簧夹包括上夹和下夹,下夹固定于外杆体的顶端面上,外杆体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两侧的外杆体上设置有安装孔;
[0022]所述支撑件整体呈“哨子”状,包括头部和尾部,其头部为圆弧状,头部的圆弧上设置有两个凹槽,分别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两个凹槽的圆弧夹角为90
°
,其中第一凹槽位于头部的顶端,头部的两侧面上连接有耳板,耳板通过扭簧连接于安装孔上,使头部活动连接于安装槽内,尾部从安装槽伸出,且支撑件存在一个其尾部向内杆体靠近的扭转力;
[0023]所述外杆体为中空结构,内杆体的顶端固定连接于上夹的底部,内杆体的底端依次穿过下夹和外杆体并抵置于支撑件头部的第二凹槽内,使支撑件垂直于内杆体,当按住弹簧夹使上夹远离外杆体的顶部时,内杆体向上并脱离第二凹槽,通过手动克服扭转力,使内杆体抵置于第一凹槽内,支撑件竖直向下。
[0024]所述卡具与螺纹杆焊接固定,外杆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卡具相匹配的卡合纹路,安装孔为分体式结构并通过螺钉安装固定,内杆体的底端的形状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形状相匹配。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螺纹杆的设置将两个支架连接为整体,同时通过圆弧长臂和圆弧短臂的设置可以实现电缆卷盘的无冲击装载,结构简单,电缆卷盘装载方便。
[0026]2、本专利技术中螺纹杆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与支架连接,方便调节两个支架之间的距离,从而满足不同厚度的电缆卷盘的装载。
[0027]3、本专利技术中转轴杆设置有螺纹并连接有锥形螺母,通过锥形螺母从两侧将电缆卷盘锁紧在转轴杆上,完全杜绝了电缆卷盘的相对旋转滑动和左右窜动,从而防止磨损转轴杆和电缆卷盘的中心孔。另外,通过锥形螺母的锥形体设置可以用于锁紧中心孔直径不同的电缆卷盘,适用于中心孔直径不同的电缆卷盘。
[0028]4、本专利技术中支架与转轴杆通过轴承箍以及轴承连接,方便转轴杆的拆卸,也方便磨损轴承的更换。
[0029]5、本专利技术中螺纹杆上设置有叉车托,通过叉车将整个电缆放线装置和电缆卷盘拖走,实现边移动边放电缆,装置稳定性好。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放线装置,至少包括转轴杆和两个支架,转轴杆的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两个支架的顶部,电缆卷盘穿过并放置于转轴杆上,使电缆卷盘悬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杆、圆弧长臂和圆弧短臂;其中支撑杆呈倒“T”字型,圆弧长臂固定连接于支撑杆的顶端及底部的一端上,圆弧长臂的弧度为90
°
,圆弧短臂的一端与圆弧长臂的底部活动连接,使圆弧短臂的另一端绕圆弧长臂在竖直面内旋转,且圆弧短臂的半径与圆弧长臂的半径相等;两个支架之间靠近支撑杆底部处分布连接有螺纹杆,圆弧短臂的另一端通过阻尼弹簧气缸连接于螺纹杆上,当阻尼弹簧气缸未受到外力作用时,圆弧短臂与圆弧长臂形成连续的圆弧,当阻尼弹簧气缸受到外力作用时,圆弧短臂随阻尼弹簧气缸缓慢回缩至与支撑杆底部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设置有三个,支架上与螺纹杆的连接处设置有插孔,螺纹杆穿过插孔并通过位于支架两侧的锁紧螺母与支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杆上设置有螺纹,转轴杆上靠近两端处均连接有锥形螺母,锥形螺母的较小端靠近电缆卷盘,当电缆卷盘放置于转轴杆上时,两个锥形螺母从两侧将电缆卷盘锁紧在转轴杆的中间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顶部固定有轴承箍,通过轴承箍将转轴杆上的轴承箍紧,使转轴杆固定于两个支架的顶部,方便电缆卷盘的装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短臂与支撑杆上设置有插销孔,当圆弧短臂与支撑杆底部齐平时,通过插销穿过插销孔将圆弧短臂与支撑杆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西塞山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