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扶正祛邪治疗肺癌的中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562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扶正祛邪治疗肺癌的中药物,由西洋参、黄芪、当归、鸡血藤、麦冬、醋南五味子、酒女贞子、墨旱莲、酒萸肉、百合、龙葵、川芎、醋莪术、玄参、浙贝母、生牡蛎、薏苡仁和焦山楂组成。将其中的九味药粉碎成细粉,混匀;将另外九味药先浸泡,再煎煮两次,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成稠膏,将该稠膏与混匀的细粉混合均匀,制丸,干燥,即得。该中药物是根据祖国中医中药辨证施治的理论研制出的纯中药制剂,系经数十年的临床实践而拟定的验方,用于肺癌的临床治疗,处方组成中不含毒性药材,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延长生存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扶正祛邪治疗肺癌的中药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
,涉及一种用于扶正祛邪治疗肺癌的中药物。

技术介绍

[0002]中医学认为, 肺癌属“肺积”、“息贲”、“胸痛”、“咳嗽”、“咯血”等范畴。《素问
·
奇病论》曰:“病胁下满气上逆,病名曰息积”,《难经》记载:
ꢀ“
肺之积,曰息贲”。肺癌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肺癌患者素体肺气不足、正气亏虚,在外感、内伤等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下,导致气滞、痰浊、瘀血、热毒内阻于肺,久则酿生癌毒,而癌肿一旦形成,又进一步耗伤肺气,病情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正如《医宗必读
·
积聚篇》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肺癌的治疗方面,应始终坚持“扶正不恋邪,祛邪不伤正”的原则,根据具体病情,补中有泻、攻中寓补,或攻补兼施,强调扶正与祛邪的有机结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扶正和祛邪有机结合的用于扶正祛邪治疗肺癌的中药物。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扶正祛邪治疗肺癌的中药物,由西洋参15~90g、黄芪20~160g、当归10~80g、鸡血藤10~80g、麦冬10~60g、醋南五味子6~40g、酒女贞子10~60g、墨旱莲10~60g、酒萸肉15~90g、百合10~50g、龙葵10~50g、川芎6~40g、醋莪术10~40g、玄参10~50g、浙贝母10~100g、生牡蛎10~100g、薏苡仁15~90g和焦山楂10~40g组成。
[0005]本专利技术中药物,优选由西洋参20g、黄芪30g、当归15g、鸡血藤10g、麦冬10g、醋南五味子10g、酒女贞子10g、墨旱莲10g、酒萸肉15g、百合15g、龙葵10g、川芎10g、醋莪术10g、玄参10g、浙贝母10g、生牡蛎10g、薏苡仁15g和焦山楂10g组成。
[0006]本专利技术中药物擅治晚期肺癌诸虚症。正虚是肺癌发生的前提,因虚而致病,邪气乘虚而入,滞留于肺,气痰瘀毒互结日久形成肿块而成肺癌。方中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热生津;黄芪补气固表;当归补血止血;鸡血藤行血补血,西洋参、黄芪、当归和鸡血藤为君药;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西洋参、麦冬、五味子)、百合养阴润肺、生津止咳;二至丸(《医便》女贞子、墨旱莲)、酒萸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均为臣药。佐药消瘰丸(《中医方剂临床手册》玄参、浙贝母、生牡蛎)清热化痰、软坚散结,龙葵散瘀消肿、清热解毒,莪术、川芎活血行气止痛;使药薏苡仁渗湿健脾,山楂散瘀化积、助运脾胃。诸药合用,对因痰、瘀、毒而致气阴两虚的肺积,可奏益气养阴、扶正祛邪之功效。
[0007]本专利技术中药物的制备:将西洋参、醋南五味子、酒萸肉、百合、川芎、醋莪术、浙贝母、薏苡仁和焦山楂粉碎成细粉,混匀,得粉末原料。将黄芪、当归、鸡血藤、麦冬、酒女贞子、墨旱莲、龙葵、玄参和生牡蛎浸入水中,浸泡0.5h后,煎煮两次,每次煎煮2h,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成稠膏,将该稠膏与粉末原料混合均匀,制丸,干燥,即得。
[0008]本专利技术中药物以益气养阴、扶正祛邪中药为主,治疗正气虚弱型肺积病,因处方中
以扶正中药为主,又因肺在五行中属金,故取“扶金”二字,通过扶正以达到消除积块的作用;剂型为水丸,故命名为扶金化积丸。
[0009]扶金化积丸每瓶40g。口服,一次10丸,一日3次。
[0010]毒性实验:1、试验目的:观察本专利技术中药物的急性毒性反应。
[0011]2、受试药物:用于扶正祛邪治疗肺癌的中药物,由甘肃省肿瘤医院提供,产品批号:20190315。
[0012]3、动物:小鼠,BALB/c,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由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甘)2015

0001,合格证号:0002745。
[0013]4、试验方法4.1 LD
50
测定 预试:取小鼠1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A组、B组和C 组,每组6只。各组小鼠禁食(不禁水)18小时后分别灌胃给药,A组灌胃质量体积浓度0.31g/mL的本专利技术中药物水溶液0.4mL/10g;B组灌胃质量体积浓度0.16g/mL的本专利技术中药物0.4mL/10g;C组灌胃质量体积浓度0.08g/mL的本专利技术中药物0.4mL/10g(数据中的/10g表示每10g小鼠体重);各组均给药1次,观察给药后7天内小鼠死亡情况。结果见表1。
[0014]表1
ꢀꢀ
小鼠LD
50
预试结果表1显示,各组小鼠给药后7天内均未出现死亡,按有关文献要求改测最大给药量。
[0015]4.2 最大给药量测定取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各组小鼠禁食(不禁水)18小时后,受试药组按最大可给药体积0.4mL/10g、最大可给药浓度0.31g/mL灌胃本专利技术中药物,其中,第一组1日内给药3次,给药间隔6小时;第二组1日内给药2次,给药间隔6小时;第三组1日内给药1次。第四组为空白对照组,灌胃等容量生理盐水,1日3次,间隔6小时。观察记录各组小鼠给药后14天内体重变化、饮食、被毛光泽、外观、行为、分泌物、排泄物、死亡情况及中毒反应。对濒死及死亡小鼠及时进行大体解剖,其他小鼠在观察期结束后进行大体解剖,若发现器官出现体积、颜色、质地等改变时,则对改变的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不产生死亡的最大剂量为最大给药量,并按下式计算相当于临床一日给药量倍数。
[0016]小鼠最大给药量倍数=(小鼠一日最大给药量
÷
小鼠平均体重)
×
(成人平均体重
÷
成人每日用量)式中:小鼠平均体重按20g;成人平均体重按60000g。
[0017]5、结果小鼠按最大可给药体积0.4mL/10g体重、最大可给药浓度0.31g/mL(即12.5g/kg体
重)灌胃给药本专利技术中药物,连续观察14日。各组小鼠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也未出现死亡,小鼠的被毛光泽、外观、体重变化、摄食量、饮水量、行为活动、分泌物、排泄物等情况无明显异常。对观察期结束后小鼠进行大体解剖,未发现器官体积、颜色、质地明显改变。结果见表2和表3。
[0018]表2
ꢀꢀ
各组小鼠体重变化(n=20)表3
ꢀꢀ
小鼠最大耐受量试验结果6、结论对本专利技术中药物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因一日一次给药未出现小鼠死亡情况,无法测定LD
50
,故改测最大给药量。试验结果表明, 小鼠按最大可给药体积0.4mL/10g体重、最大可给药浓度0.31g/mL(即12.5g/kg体重)灌胃给药本专利技术中药物,1日内连续给药3次(累计37.4g/(kg.d)),间隔6小时,连续观察14日,未发现明显毒性反应,也未出现死亡,小鼠的被毛光泽、外观、体重变化、摄食量、饮水量、行为活动、分泌物、排泄物等情况无明显异常。小鼠1日内累计的最大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扶正祛邪治疗肺癌的中药物,其特征在于,由西洋参15~90g、黄芪20~160g、当归10~80g、鸡血藤10~80g、麦冬10~60g、醋南五味子6~40g、酒女贞子10~60g、墨旱莲10~60g、酒萸肉15~90g、百合10~50g、龙葵10~50g、川芎6~40g、醋莪术10~40g、玄参10~50g、浙贝母10~100g、生牡蛎10~100g、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小军雷旭东陈浩方
申请(专利权)人:雷旭东陈浩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