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多模态迎宾交互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356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多模态迎宾交互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迎宾交互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信号输入模块、控制器控制输出模块;传感器信号输入模块、控制器控制输出模块均与汽车中控系统信号连接;传感器信号输入模块包括以下传感器:车门开关、踏板压力、座椅压力、安全带拉力、方向盘转角、汽车启动信号、人脸检测和蓝牙;控制器控制输出模块包括迎宾灯光控制模块、中控迎宾模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多种成熟传感器技术,通过汽车传感器与软硬件模块间的协同工作,对用户在上车、用车、下车过程中的多种使用行为进行检测,提供场景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反馈。个性化的反馈。个性化的反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多模态迎宾交互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运用控制的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多模态迎宾交互的控制系统,以及该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和车辆软硬件技术的成熟,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开始出现了作为交通工具以外的属性,成为了人们综合出行、娱乐、社交、休息的第二生活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多模态迎宾交互的控制系统,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加良好体验的交互系统和交互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专利技术汽车多模态迎宾交互控制系统,所述的汽车包括汽车中控系统;所述的迎宾交互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信号输入模块、控制器控制输出模块;
[0006]所述的传感器信号输入模块、控制器控制输出模块均与所述的汽车中控系统信号连接;
[0007]所述的传感器信号输入模块包括以下传感器:车门开关、踏板压力、座椅压力、安全带拉力、方向盘转角、汽车启动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多模态迎宾交互控制系统,所述的汽车包括汽车中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迎宾交互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信号输入模块、控制器控制输出模块;所述的传感器信号输入模块、控制器控制输出模块均与所述的汽车中控系统信号连接;所述的传感器信号输入模块包括以下传感器:车门开关、踏板压力、座椅压力、安全带拉力、方向盘转角、汽车启动信号、人脸检测和蓝牙;所述的控制器控制输出模块包括迎宾灯光控制模块、中控迎宾模块。2.一种汽车多模态迎宾交互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距离所述的汽车前门与后门交接处为中心,半径为1.5m以内的区域,为C区域;半径从1.5m至2.5m的区域,为B区域;半径为2.5m以外的区域,为A区域;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用户携带钥匙走近车辆:当车辆检测用户距离达到A区域内时,前转向、后视镜转向、后转向共六个转向灯分左右两组依次亮起后熄灭,近光灯常亮;当车辆检测到用户从A区域向C区域靠近并进入C区域时,整车中控解锁;步骤2、用户进入车辆:打开车门,对应的踏板灯和门氛围灯亮起,调节座椅角度;踏入车内,播放开机动画,仪表板氛围灯长亮;关闭车门,车门附近踏板灯和氛围灯关闭;步骤3、启动准备:语音提示“请系安全带”,方向盘氛围灯出现闪动效果;步骤4、用户离开车辆:解开安全带,播放告别语音;打开车门,踏板灯和氛围灯亮起,座椅自动后移;用户离开座椅,车门附近踏板灯和氛围灯缓慢熄灭;步骤5,关闭车门:若车内没有人,熄灭内部照明灯光;若车内有人,保留内部照明灯光;步骤6、用户携带钥匙远离车辆:当车辆检测用户离开且到达A区域以后,前转向、后视镜转向、后转向共六个转向灯同时点亮1s,警报喇叭发出短鸣,整车中控上锁。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多模态迎宾交互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骤1中:用户处于A区域至C区域范围状态,当低频天线检测并通过车身控制器认证钥匙在A区域,车身控制器发送低电平信号给近光灯继电器点亮近光灯,30s后取消发送信号;与此同时,车身控制器依次发送高电平信号给左右前转向灯、左右后视镜转向灯、左右后转向灯,发送间隔时间为1s,转向灯全部点亮,5s后取消发送信号;若检测到钥匙在此后30s内出现在C区域,则车身控制器发送信号给整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晓燕陈欢王红余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