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界面掺杂双层平面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界面掺杂双层平面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应对全球变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太阳能以不受地域限制、没有噪音、无污染、利用成本较低等显著优势,被认为是利用可再生资源解决日益增长的全球能源需求和解决环境污染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受技术进步、规模化经济、供应链竞争日益激烈和开发商经验日益增长的推动,在过去十年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急剧下降。在2010年至2019年间,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82%。
[0003]当前,市场上商业化的传统太阳能电池主要以单晶硅、多晶硅等无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为主。无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光伏电站和航天领域。然而,无机太阳能电池由于产业链污染严重、耗能巨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0004]有机太阳能电池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光伏技术,具有柔性可穿戴、光伏建筑一体化以及室内光应用等独特优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界面掺杂双层平面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导电玻璃基底(1)、电子传输层(2)、活性层(3)、空穴传输层(4)以及金属电极(5),所述活性层(3)为双层平面异质结Y6/J71与BCF或硼酸盐界面掺杂而成;所述双层平面异质结Y6/J71的给体材料J71结构式如下:所述双层平面异质结Y6/J71的受体材料Y6结构式如下:所述BCF结构式如下:所述硼酸盐结构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界面掺杂双层平面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玻璃基底(1)由透明玻璃以及镀在透明玻璃上的透明铟锡氧化物薄膜制成;所述的电子传输层(2)由氧化锌制成;所述的空穴传输层(4)由金属钼的氧化物制成;所述的金属电极(5)由金属铝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界面掺杂双层平面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层(3)中界面掺杂的BCF或硼酸盐均采用浓度为0.01mg/ml的溶液。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界面掺杂双层平面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界面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取BCF或硼酸盐粉末,溶于无水乙醇中,在常温下进行搅拌,得到BCF或硼酸盐溶液;将BCF或硼酸盐溶液稀释至中间浓度,再在常温下进行搅拌,稀释至目标浓度;将稀释至目标浓度的BCF或硼酸盐溶液搅拌备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界面掺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CF或硼酸盐粉末称取1mg,溶于1ml无水乙醇中,在热台常温300r/min搅拌24h,得到1mg/ml的BCF或硼酸盐溶液;所述的中间浓度为0.1mg/ml;再利用热台常温300r/min搅拌6h,所述的目标浓度为0.01mg/ml;将稀释至目标浓度的BCF或硼酸盐溶液利用热台常温300r/min搅拌备用。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界面掺杂双层平面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取导电玻璃基底(1)以及空白玻璃基底进行清洁,在清洁后的导电玻璃基底(1)表面旋涂电子传输层(2),并在清洁后的空白玻璃基底表面旋涂水溶性PEDOT:PSS;称取给体材料J71与受体材料Y6,分别溶于氯仿CF中,配置单组份溶液备用;在涂有电子传输层(2)的导电玻璃基底(1)表面旋涂受体材料Y6溶液,在涂有水溶性PEDOT:PSS的空白玻璃基底表面旋涂给体材料J71溶液;在涂有给体材料J71溶液的空白玻璃基底表面旋涂掺杂剂溶液,所述掺杂剂溶液为稀释至目标浓度的BCF或硼酸盐溶液;将涂有给体材料J71溶液以及掺杂剂溶液的空白玻璃基底置于去离子水表面进行水转印,并使用涂有受体材料Y6溶液的导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