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采动区地面直井套管防破断加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采动区地面直井套管防护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煤矿采动区地面直井套管防破断加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是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在煤矿采动区上部进行地面钻井抽采瓦斯,是目前常用的煤矿瓦斯治理手段之一。但是在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受到采动影响发生岩层移动变形,往往会对采动井的套管造成拉伸、挤压、错断和变形等伤害,降低采动井的瓦斯抽采效率,严重者更会导致采动井失效,大大缩短了煤矿采动井的使用寿命,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同时也严重制约了煤矿瓦斯治理进程。如果能够为采动井套管进行防护,减轻上覆岩层对套管的损伤作用,能够有效保障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
[0003]目前,常见的套管防护措施主要有:煤层薄弱顶板加固技术、井筒环空技术、新型材料加固技术、加强件加固技术等。煤层薄弱顶板加固技术采用锚杆+锚索+锚网混合方法对煤层薄弱顶板进行加固,通过减小上覆岩层向下移动幅度的原理对套管进行防护,该技术施工繁琐复杂、成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采动区地面直井套管防破断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一)、确定安装防破断加强件装置的位置;(二)、根据采动区地面直井井身结构设计,确定防破断加强件装置的各零部件尺寸、型号参数;(三)、将防破断加强件装置的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四)、将组装好的防破断加强件装置安装到套管上并对应步骤(一)所确定的位置;(五)、按设计将套管下入煤矿采动区地面直井中,使防破断加强件装置刚好位于步骤(一)所确定的位置,对套管进行整体防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采动区地面直井套管防破断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防破断加强件装置包括加强件主体和加固筒,加强件主体由至少一个承压筒拼接组成,承压筒和加固筒均同中心套在套管的外部,承压筒和加固筒的内径和外径均相同,承压筒的内径大于套管的外径,加固筒上下间隔设置有两个,上侧的加固筒的下端与最上侧的承压筒的上端连接,下侧的加固筒的上端与最下侧的承压筒的下端连接,加固筒的内圆周固定设有抱箍在套管上的夹紧组件,每个承压筒的外圆周上均圆周阵列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护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矿采动区地面直井套管防破断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承压筒和加固筒的上端部外圆均一体成型有外丝公头,承压筒和加固筒的下端部内圆均一体成型有与外丝公头螺纹配合的内丝母头,上侧的加固筒的内丝母头与最上侧的承压筒的外丝公头螺纹连接,下侧的加固筒的外丝公头与最下侧的承压筒的内丝母头螺纹连接,相邻的两个承压筒之间相应的外丝公头和内丝母头螺纹连接,每个承压筒的筒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圆周阵列设置且内外通透的侧部螺纹接口,每组侧部螺纹接口均包括若干个上下间隔设置的侧部螺纹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矿采动区地面直井套管防破断加强方法,其特征在于:防护组件包括外侧橡胶垫片和内侧金属垫片,外侧橡胶垫片和内侧金属垫片均为弧形板结构,外侧橡胶垫片和内侧金属垫片的高度相同且圆弧角相等,外侧橡胶垫片的内圆周与内侧金属垫片的外圆周贴合粘结在一起,外侧橡胶垫片和内侧金属垫片上中部开设有若干个上下间隔且内外对应通透的T型螺纹通孔,各个T型螺纹通孔分别与承压筒上相应一组的各个侧部螺纹接口一一内外对应,内侧金属垫片的内圆周上对应每个T型螺纹通孔位置均沿径向固定设有一个缓冲阻尼管柱,每个缓冲阻尼管柱的内端边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中心线与缓冲阻尼管柱的中心线重合,T型螺纹通孔的内孔内径、侧部螺纹接口的内径、缓冲阻尼管柱的内径和压缩弹簧的内径均相同,外侧橡胶垫片和内侧金属垫片的下侧边与承压筒的下端齐平,外侧橡胶垫片和内侧金属垫片的上侧边与承压筒的外丝公头的下侧边齐平,外侧橡胶垫片和内侧金属垫片的各个T型螺纹通孔中均设有一根穿过相应缓冲阻尼管柱和压缩弹簧的第一固定螺丝,各根第一固定螺丝的内端分别对应螺纹连接在承压筒上相应一组的各个侧部螺纹接口中,各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喜员,倪小明,王保玉,王海涛,冯永杰,谭学斌,乐旭,符辉,金毅,寇建新,吕闰生,孙矩正,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