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MMC柔性互联装置的多区域融合功率分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应用
,具体为一种基于MMC柔性互联装置 的多区域融合功率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如今的电力系统新能源装机占比还达不到要求,而且其发电稳定性远不如 传统火力发电,资源短缺问题限制着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故障诊断效率与电 能利用率亟待提高,调度运行时处理问题也要更加迅速、准确,这需要我们对 信息的处理更加精准、高效,相比而言对现有短缺资源的利用率显得更加重要。 为了实现电能合理分配,碳排放量达到标准,可以利用基于MMC的柔性互联 装置,在目标区域的多个子区域内实现协同供电。目前设计出的柔性互联装置, 只停留在两电平式的背靠背换流器拓扑结构,对于应用于配电网中的基于 MMC换流器的柔性互联装置研究较少。
[0003]针对这些问题,需设计一种基于MMC柔性互联装置的多区域融合功率传 输系统,以实现多个目标子区域内的协同控制,解决在不同区域内电力系统出 力与消纳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多区域内网荷平衡,达到传统火力发电以及新增 新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MMC柔性互联装置的多区域融合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MMC柔性互联装置对一个目标区域的历史新能源并网情况采集信息,得到近十年所述目标区域各类新能源装机容量以及区域负荷变化曲线;根据近十年新能源发电总容量与所述区域负荷变化曲线,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电网总承载力进行弹性分析;将所述目标区域依据划分标准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分别计算所述多个子区域的潮流分布;实时采集所述多个子区域内负荷急剧变化时的电流电压值,并实时监测所述多个子区域内运行故障问题;依据所述目标区域一天中的负荷高低时间段,分别进行调控分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MMC柔性互联装置的多区域融合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MC柔性互联装置由多个MMC背靠背换流器与储能装置组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MMC柔性互联装置的多区域融合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MC背靠背换流器包括三个相桥臂,所述相桥臂对应交流侧一相,所述相桥臂包括上下桥臂,所述上下桥臂包括桥臂电感和上下对称的多个半桥子模块,所述半桥子模块包括两个IGBT以及一个电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MMC柔性互联装置的多区域融合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区域内每年新增的各类新能源装机容量、新能源发电消纳情况。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MMC柔性互联装置的多区域融合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分析包括,在变压器负载率稳定的前提下,预测出所述目标区域的负荷变化并合理规划所述各类新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武,徐常天,王雅妮,鲍一鸣,王江,刘春,薛花,张帅,丁青杰,张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