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序织造全反射结构编织体的红外隐身织物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185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有序织造全反射结构编织体的红外隐身织物及其制法,织物为三维间隔织物,包括底层、间隔层和顶层;底层具有网眼组织结构;间隔层由多个全反射结构编织体构成,全反射结构编织体具有中空三棱锥体结构;顶层具有平素密实结构;各中空三棱锥体的底边与各网眼组织的网眼边缘一一对应连接,顶端与顶层连接;各中空三棱锥体的底边与各网眼组织的网眼边缘都为等边三角形,中空三棱锥体的各侧面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相邻两侧面相互垂直;全反射结构编织体由间隔丝构成;制备方法为:采用双针床经编机编织三维间隔织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织物能够提高军事作战人员在夜间环境中的隐身能力,提高生存能力和高效完成任务。提高生存能力和高效完成任务。提高生存能力和高效完成任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有序织造全反射结构编织体的红外隐身织物及其制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红外隐身织物
,涉及一种基于有序织造全反射结构编织体的红外隐身织物及其制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军事科技发展的不断提高,红外侦测与隐身技术已国防安全密不可分。目前军事领域使用最广泛的红外探测器为红外夜视仪,它可将接收到目标物体与环境背景辐射的能量差异,经信号转换处理后得到红外图像,通过降低目标物体与背景辐射的能量差,可达到红外隐身。
[0003]目前红外隐身技术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降低目标物体的表面反射率,另一种为降低目标物体的表面温度。两种方式对应的热伪装方式分别被称作热辐射伪装技术和热传导伪装技术。对于恒温目标物而言,只能通过热辐射伪装技术实现红外隐身。同时由于红外线辐射过程中受到地球大气环境的阻挡,一般红外夜视仪主要针对8~14μm波段的红外线进行检测,因此可通过改变8~14μm红外线的热辐射途径进而实现红外隐身效果。
[0004]红外隐身织物一般由红外隐身纤维制备或在商用面料上采用刮涂红外隐身材料。红外隐身纤维一般是将具有低红外发射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有序织造全反射结构编织体的红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为三维间隔织物,包括底层、间隔层和顶层;底层具有网眼组织结构;间隔层由多个全反射结构编织体构成,全反射结构编织体具有中空三棱锥体结构;顶层具有平素密实结构;各中空三棱锥体的底边与各网眼组织的网眼边缘一一对应连接,顶端与顶层连接;各中空三棱锥体的底边与各网眼组织的网眼边缘都为等边三角形,中空三棱锥体的各侧面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相邻两侧面相互垂直;全反射结构编织体由间隔丝构成;间隔丝为光功能纤维、商用纤维和特种功能纤维中的一种以上;光功能纤维为具有光子带隙匹配结构的纤维,光子带隙匹配结构为由低折射率聚合物基体材料层和高折射率粉体层交替堆叠形成的拓扑结构,拓扑结构形成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低折射率聚合物基体材料层和高折射率粉体层都平行于纤维的长度方向;低折射率聚合物基体材料的折射率为1.40~1.60,高折射率粉体的折射率为2.20~4.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序织造全反射结构编织体的红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4900~12250μm;网眼组织中所有的网眼通过多个连接部连接,各个连接部的形状和尺寸同网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有序织造全反射结构编织体的红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各中空三棱锥体的高度为2000~500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序织造全反射结构编织体的红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平素密实结构为边链衬纬组织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有序织造全反射结构编织体的红外隐身织物,其特征在于,底层或顶层的横密为40~50根/5cm,纵密为80~100根/5cm;间隔层中间隔丝的含量为150~200根/cm2。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王凯歌刘君韩杏波王宏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