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集水器、液冷系统、脏堵检测方法及脏堵预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316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分集水器、液冷系统、脏堵检测方法及脏堵预测方法,可低成本的控制冷却剂中的杂质。一种分集水器,所述分集水器包括:主管;分支管,所述分支管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管上,每个分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相连通;进/出水管,所述进/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相连通;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在所述主管内,位于所述进/出水管的延长线靠近对应的所述分支管的一侧。的所述分支管的一侧。的所述分支管的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集水器、液冷系统、脏堵检测方法及脏堵预测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液冷
,尤其涉及一种分集水器、液冷系统、脏堵检测方法及脏堵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数据中心的发展,数据中心的单机柜功率密度越来越高,传统的风冷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正逐步被液冷系统取代。液冷系统包括一次侧系统和二次侧系统,一次侧系统和二次侧系统以冷却液分配单元(coolant distribution unit,CDU)为分界点。CDU用于实现一次侧系统中的冷却剂和二次侧系统中的冷却剂的换热。对于冷却剂,如果冷却剂中原本存在的杂质或者由于腐蚀而滋生微生物导致的杂质的颗粒度大于预设值,将会造成二次侧系统中的快接头处的密封圈的密封效果不好,进而会导致二次侧系统的密封效果不好,或者会损坏二次侧系统的密封结构而造成泄露。此外,由于二次侧系统中的冷板内的通道较小,如果冷却剂中的杂质的颗粒度大于预设值,还会导致冷却剂中的杂质堵塞冷板内的通道,造成冷板换热不良。
[0003]为了控制冷却剂中的杂质,可通过在CDU内安装过滤器。但是,由于CDU与快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水器包括:主管;分支管,所述分支管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主管上,每个分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相连通;进/出水管,所述进/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相连通;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在所述主管内,位于所述进/出水管的延长线靠近对应的所述分支管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网和支撑件,所述过滤网为褶皱式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形成有过滤孔,所述过滤孔用于过滤经过所述过滤网的冷却剂中的杂质,所述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过滤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呈平板型、环状、圆形或者弧形形状。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分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过滤网一体成型。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水器还包括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设置在所述进/出水管上,所述排污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进/出水管相连通,所述排污管的第二端为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用于供排污时所述分集水器的杂质流出所述分集水器,所述排污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排污管的第一端相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集水器还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进/出水管内,所述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所述进/出水管的开/闭状态,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排污管内,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排污管的开/闭状态。7.一种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分集水器和冷板,所述分集水器用于分配所述液冷系统的冷却剂进入所述冷板。8.一种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分集水器、冷板、第二分集水器和旁通支管;其中:所述第一分集水器还包括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集水器的第一进/出水管上,所述排污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进/出水管相连通,所述排污管的第二端为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用于供排污时所述液冷系统的杂质流出所述第一分集水器,所述排污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排污管的第一端相对;所述第一分集水器用于分配所述液冷系统的冷却剂进入所述冷板;第二分集水器,所述第二分集水器包括第二进/出水管;所述第二分集水器用于汇集从所述冷板出来的冷却剂;旁通支管,所述旁通支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进/出水管上,且与所述第一进/出水管相连通,所述旁通支管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进/出水管上,且与所述第二进/出水管相连通,所述旁通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旁通支管的第一端相对。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为散热模式或者在线调试模
式,所述第二模式为排污模式,所述液冷系统能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及第四阀门,所述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出水管内,所述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排污管内;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进/出水管内,所述第四阀门设置在所述旁通支管内;所述液冷系统通过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及所述第四阀门的开启或者关闭来控制所述液冷系统在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之间切换。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集水器包括第二主管,所述旁通支管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第一进/出水管的远离所述第一分集水器的第一主管的一端之间,所述旁通支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二进/出水管的靠近所述第二主管的一端之间。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集水器包括第二主管;在第一模式下,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被开启,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被关闭,所述液冷系统包括进液通道及出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由所述第一进/出水管和所述第一分集水器的第一主管形成,所述出液通道由所述第二主管和所述第二进/出水管形成。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模式下,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被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被开启,所述液冷系统包括旁路通道及排污通道,所述旁路通道由所述第一进/出水管、所述旁通支管和所述第二进/出水管形成,所述排污通道由所述第一进/出水管、所述排污管和所述排污口形成。14.一种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分集水器、冷板、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分集水器、第一旁通支管及第二旁通支管,其中:所述第一分集水器还包括第一排污管,所述第一排污管设置在所述第一分集水器的第一进/出水管上,所述第一排污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进/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污管的第二端为第一排污口,所述第一排污口用于供排污时所述液冷系统的杂质流出所述第一分集水器,所述第一排污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排污管的第一端相对;所述第一分集水器用于分配所述液冷系统的冷却剂进入所述冷板;所述第二分集水器还包括第二排污管,所述第二排污管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集水器的第二进/出水管上,所述第二排污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污管的第二端为第二排污口,所述第二排污口用于供排污时所述液冷系统的杂质流出所述第二分集水器,所述第二排污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排污管的第一端相对;所述第二分集水器用于汇集从所述冷板出来的冷却剂;第一旁通支管,所述第一旁通支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进/出水管上,且与所述第一进/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旁通支管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进/出水管上,且与所述第二进/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旁通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旁通支管的第一端相对;第二旁通支管,所述第二旁通支管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进/出水管上,且与所述第
一进/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旁通支管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进/出水管上,且与所述第二进/出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旁通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旁通支管的第一端相对。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包括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为在线调试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星刘培国李马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