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315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方法,通过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信息、接触水平信息以及接触人群信息进行收集,然后根据所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信息、接触水平信息以及接触人群信息在预设数据库进行信息匹配实现关于职业病危害暴露风险类别的评估得到第一分析结果;对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信息进行收集,然后根据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信息实现职业卫生管理状况等级评定等到第二分析结果;将第一分析结果与第二分析结果结合评定得到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定结果;根据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定结果确定对应的分类等级信息。上述分类方法用以完成整个的信息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以及识别、评估和分类的全信息化处理过程。评估和分类的全信息化处理过程。评估和分类的全信息化处理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危害风险分析处理领域,涉及一种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 分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职业病发病居高不下,职业病危害分布广泛,涉害企业(约1200 万家)和接害劳动者数量众多,而职业卫生监管人员仅有约2万人,监管任 务极为繁重。
[0003]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生产技术落后,职业病防护设施简陋, 职业病危害超标情况严重,职业病防治责任意识差,职业卫生管理不到位, 劳动者作业环境恶劣。此外,随着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回归卫生行政部门,现 有职业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经验短缺,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短时间内难以满足 监管的需要,职业病严峻形势与监管任务之间的矛盾突出。
[0004]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科学、简洁、实用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分类方 法。一方面有助于职业卫生监督执法部门构建差异化的监管模式,有效控制 职业病危害风险,缓解监管力量不足与监管用人单位数量多的矛盾,提高监 管实效。另一方面,通过对用人单位实施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控,强化用 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促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0,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信息、接触水平信息以及接触人群信息进行收集,然后根据所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信息、接触水平信息以及接触人群信息在预设数据库进行信息匹配实现关于职业病危害暴露风险类别的评估得到第一分析结果;步骤S20,对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信息进行收集,然后根据上述职业卫生管理状况信息实现关于职业卫生管理状况等级的评定等到第二分析结果;步骤S30,将第一分析结果与第二分析结果结合评定得到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定结果;根据所述职业病危害综合风险评定结果确定对应的分类等级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执行过程中,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信息、接触水平信息以及接触人群信息进行收集过程包括:步骤S101,从预设时间周期内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信息、接触水平信息以及接触人群信息进行定期采集;步骤S102,并同时对定期采集的上述信息进行真实性验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执行过程中,在预设数据库进行信息匹配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步骤S103,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信息、接触水平信息以及接触人群信息三者同时输入在预设数据库进行信息匹配;步骤S104,预设数据库预先存储了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信息、接触水平信息以及接触人群信息规则评定的第一分析结果;所述第一分析结果为关于职业病危害暴露风险类别的暴露风险,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信息分为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和一般职业病危害因素两个类别;其中,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石棉纤维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10%以上粉尘、确认人类致癌物、致敏物、电离辐射;所述一般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外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常规无毒粉尘、致病气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水平信息为针对当前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的职业接触限值是否超标的判断结果信息,分为超标或者不超标两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会宁牛东升李珏崔西勇宋志伟丁晓文郑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市职业病防治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