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307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防护服本体,防护服本体外侧可拆卸连接有制冷主机,制冷主机内设有容液舱,容液舱的舱壁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制冷主机设有电源和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的温控开关;容液舱可拆卸连接有回流软管,回流软管的出水端和进水端均插入容液舱,回流软管主体穿入防护服本体内侧面,穿入口密封设置,回流软管主体贴合在防护服本体内侧面;容液舱开设有注液孔,注液孔设有堵塞,容液舱内设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和回流软管的进水端连通,制冷主机设有控制水泵的流液开关,半导体制冷片给到容液舱内的冷却液制冷,通过泵体将冷却液在防护服内部流动,对防护服内部起到冷却散热的目的。对防护服内部起到冷却散热的目的。对防护服内部起到冷却散热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具有传播疾病的地区,因为疾病存在极强的传染性,医务人员在实施医疗援助时,还需要保护自身的健康安全,在防疫地区的医务人员都要穿戴包裹全身的防护服。
[0003]由于防护服整体都是密闭的,长时间穿着防护服很容易缺氧,穿着防护服就如同夏天蒸桑拿一样,医务人员往往需要穿戴防护服十几个小时,在加上高强度的防疫工作环境,会对防疫区的医务人员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增加防疫人员的疲劳感,需要医护人员有一个良好的身体。
[0004]因此,市场上是需要一款具有良好散热功能防护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半导体制冷片给到容液舱内的冷却液制冷,通过泵体将冷却液在防护服内部流动,对防护服内部起到冷却散热的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防护服本体外侧可拆卸连接有制冷主机,制冷主机内设有容液舱,容液舱的舱壁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制冷主机设有电源和控制半导体制冷片的温控开关;容液舱可拆卸连接有回流软管,回流软管的出水端和进水端均插入容液舱,回流软管主体穿入防护服本体内侧面,穿入口密封设置,回流软管主体贴合在防护服本体内侧面;容液舱开设有注液孔,注液孔设有堵塞,容液舱内设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和回流软管的进水端连通,制冷主机设有控制水泵的流液开关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导体制冷,使得容液舱内的液体冷却,液体在泵体的作用在注入回流软管,回流软管布置在防护服本体内,因此回流软管吸收人体散发的热量,起到降温散热的效果,提升医务人员穿戴防护服的舒适度;回流软管可以布置身体产热高的位置,定点定位的散热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散热效率。
[0008]冷却液可以是盐水,在使用者时通过注液孔注入到容液舱;在防护服使用完毕后,制冷主机和回流软管可以分离,经过消毒后再次使用,降低防护服的成本,当然也可以在制冷主机外侧包过一个隔离套,隔离套为塑料即可。
[0009]优选的,回流软管的出水端和进水端均通过快速接头和容液舱连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快速接头拔插便捷,便于回流软管和容液舱的插合与分离动作。
[0011]优选的,回流软管沿着防护服本体的后背、前胸、手臂、腿部或者脸部布置。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背、前胸、手臂、腿部或者脸部这些位置的人体产生的热量角度,回流软管可以根据需要布置在这些部位的一个位置或者多个位置。
[0013]优选的,回流软管粘合在防护服本体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流软管固定在防护服本体,可以防止回流软管在随意晃动而击打人体。
[0015]优选的,制冷主机的一侧固定有电脉冲控制器,电脉冲控制器连接有阳极单元和阴极单元,阳极单元密封伸入到防护服本体内侧面并且和内侧面贴合,阳极单元在防护服本体的伸入口进行密封设置;阴极单元贴合在防护服本体外侧面;阳极单元和阴极单元均和电脉冲控制器拔插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脉冲控制器、阳极单元和阴极单元三部分组成除湿系统。阳极单元贴合在内侧面,阴极单元布设外侧面,电脉冲控制器工作时,在防护服本体两侧施加多重波形的低压脉冲,使得防护服本体内侧面的水分子带上正电荷,定向往负极区域移动,将防护服本体内的水分子逼出,同时阻绝结构外侧的水分子进入防护服本体内,使防护服本体内侧永久保持干燥状态,实现主动去湿防潮效果;因为回流软管温度降温时,会在防护服内形成小水珠,而采用电渗透的方式可以将防护内的水汽排除到外侧,使得防护服在穿戴时候,既散热又去湿,可以大幅度提升防护服穿戴的舒适度优选的,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为金属丝,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布置在防护服本体的前胸、后背、手臂、腿部或脸部位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胸、后背、手臂、腿部和脸部的这些位置均是容易产生汗液和水汽的位置,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可以单一的布置这些特定的位置;也可以在一个防护服中同时在多个身体对应部位设置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在汗液水汽集中的人体位置设置阴极单元和阳极单元,有利于防护服内部水汽的快速排出,是有利于提升去湿效果的。
[0018]优选的,作为阳极单元的金属丝沿着回流软管的路径布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流软管的温度低,因此容易在回流软管位置形成水珠,阳极单元和阴极单元沿着回流软管的布置轨迹设置,可以将回流软管处的水汽快速排出到防护服外侧。
[0020]优选的,电脉冲控制器包括脉冲发生器、光电隔离输出驱动单元、开关按钮、微电脑控制单元、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的感应端密封插入到防护服本体内侧;湿度传感器的电连接端通过拔插的方式和微电脑控制单元连接。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湿度传感器可以感应防护服内湿度情况,并把湿度信号传递给到微电脑控制单元;微电脑控制单元根据湿度信号就行判断,发送控制信号;脉冲发生器接收控制信号并输出稳定脉冲信号;光电隔离输出驱动单元接收稳定脉冲信号输出此种脉冲波形的电压。开关按钮用于控制电源对整个电脉冲控制器内元器件的供电。
[0022]优选的,制冷主机的外壳固定有挂钩,防护服本体的腰背位置设有挂环,挂钩钩固在挂环;且制冷主机的外壳和防护服本体的腰背位置设有相互粘合的魔术胶带。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冷主机可以挂防护服本体,魔术胶带可以避免制冷主机相对防护服本体晃动。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实施例1中制冷主机挂设在防护服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制冷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制冷主机和挂环分解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制冷主机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制冷主机、回流软管、阳极单元、阴极单元和湿度传感器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中阳极单元和阴极单元在剖切后防护服本体内、外侧布置关系图;图7是实施例2中电脉冲控制器内电路原理框架图。
[0025]图中:1、防护服本体;2、制冷主机;31、容液舱;32、半导体制冷片;33、电源;34、温控开关;4、回流软管;41、快速接头;51、注液孔;52、堵塞;61、水泵;62、流液开关;71、挂钩;72、挂环;73、魔术胶带;74、腰带;8、电脉冲控制器;81、脉冲发生器;82、光电隔离输出驱动单元;83、开关按钮;84、微电脑控制单元;85、湿度传感器;91、阳极单元;92、阴极单元;101、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参照图1

图4,包括防护服本体1,防护服本体1外侧可拆卸连接有制冷主机2,对于可拆卸连接方式,参照图1和图3,图1中虚线表示回流软管4位置防护服本体1内侧的部分。制冷主机2的外壳固定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其特征是:防护服本体(1)外侧可拆卸连接有制冷主机(2),制冷主机(2)内设有容液舱(31),容液舱(31)的舱壁安装有半导体制冷片(32),制冷主机(2)设有电源(33)和控制半导体制冷片(32)的温控开关(34);容液舱(31)可拆卸连接有回流软管(4),回流软管(4)的出水端和进水端均插入容液舱(31),回流软管(4)主体穿入防护服本体(1)内侧面,穿入口密封设置,回流软管(4)主体贴合在防护服本体(1)内侧面;容液舱(31)开设有注液孔(51),注液孔(51)设有堵塞(52),容液舱(31)内设有水泵(61),水泵(61)的出水口和回流软管(4)的进水端连通,制冷主机(2)设有控制水泵(61)的流液开关(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其特征是:回流软管(4)的出水端和进水端均通过快速接头(41)和容液舱(3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其特征是:回流软管(4)沿着防护服本体(1)的后背、前胸、手臂、腿部或者脸部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其特征是:回流软管(4)粘合在防护服本体(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防护服,其特征是:制冷主机(2)的一侧固定有电脉冲控制器(8),电脉冲控制器(8)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毅琛李建设王乔君顾耀东郑建岳应姗姗胡海盛王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成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