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道智能阴极保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63050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下管道智能阴极保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测试桩,每个测试桩分别连接有:极化探头和腐化探头;恒电位仪;远程通讯模块,分别安装在每个测试桩和恒电位仪上;控制中心,通过远程通讯模块接收恒电位仪和各测试桩的测量信息,并根据接收的测量信息模拟计算出当前管道的干扰模型,并确定受干扰管段,然后给出解决受干扰管段干扰源的优化结果,再通过远程通讯模块调整恒电位仪的极化电流输出参数,直至受干扰管段的腐蚀得到缓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测试桩和恒电位仪的数据反馈,由控制中心配合现场环境及已获取的现场数据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制定与现场干扰情况相匹配的治理方案。理方案。理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管道智能阴极保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地下管道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化的可远程监控并调整地下被保护管道处保护设备参数的智能阴极保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阴极保护是以通电的方法使被保护管道成为阴极,由此减缓和避免被保护物腐蚀。目前阴极保护主要实现方法有两种:一是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方式,二是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方式。
[0003]现有对地下管道的阴极保护中的阴极保护电源设备不具备远程控制功能,需现场进行模式切换,导致对干扰电流的抑制和消减能力较差,而且无自反馈及调整功能,对于电位波动地区,无法满足24小时的保护要求。此外,人工检测只能获取瞬时数据,无法准确反映地下管道一段时间范围内的情况,且无法对获取的现场数据进行及时分析,这样就会忽略一些实时发生的异常情况,极易导致被保护物腐蚀的后果。
[0004]此外,随着智能化的发展,目前阴极保护系统和控制方法对于交直流杂散电流干扰的测试方法存在不同的判断标准,导致即使按标准执行被保护物依然会存在较严重腐蚀现象。且在杂散电流干扰、直流干扰、及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道智能阴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桩,设置有多个且沿管道走向间隔布置,每个测试桩分别连接有:极化探头,埋设于管道同深的土壤中,并通过线缆与测试桩连接,以获取当前位置处的电流密度;腐化探头,与管道接触,并通过线缆与测试桩连接,以获取管道的腐蚀速率;恒电位仪,用于向管道输送设定的极化电流,以使管道的通电电位满足设定标准;远程通讯模块,分别安装在每个测试桩和恒电位仪上,用于发送和接收远程信息;控制中心,通过远程通讯模块接收恒电位仪和各测试桩的测量信息,并根据接收的测量信息模拟计算出当前管道的干扰模型,并确定受干扰管段,然后给出解决受干扰管段干扰源的优化结果,再通过远程通讯模块调整恒电位仪的极化电流输出参数,直至受干扰管段的腐蚀得到缓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道智能阴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电位仪采用一用一备的配置方式,具备向所述远程中心上传数据和接收所述远程中心调控命令的功能,其输出端与管道连接,辅助阳极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道智能阴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对所述测试桩的数据收集周期在1秒/次~1周/次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道智能阴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桩包括桩体和接线板,其中,桩体包括玻璃钢制成的空心管体的主体,安装在主体的一端以固定主体的底座,和安装在主体的另一端以封闭该端开口且可活动开合的桩盖;接线板安装在主体靠近桩盖的一端内,包括绝缘座,和安装在绝缘座上以固定接线柱的跨接片,绝缘座上设置有供线缆穿过的穿线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道智能阴极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工数据采集仪,通过人工对所述干扰管段周边的现场数据进行收集并上传至所述控制中心。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道智能阴极保护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0,控制中心通过远程通讯模块收集各测试桩测量的管道数据,同时收集恒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凌王春雨王珏戴俊周启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