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微型电渗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6296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涉及一种利用电渗流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微型电渗泵。设有泵体,泵体内设流体通道,流体通道设至少3个正负相间的电极室,每两个电极室之间设置多孔芯,多孔芯表面带正或负电荷,每个电极室通过导电体与电源连接,电极室中充有电解质溶液。泵体可为组装,连续或芯片式结构,通道可为管道、沟道或芯片式微沟道,组装方便,响应快,能在低电压驱动下产生高中低液压,流量范围广,芯片化,便于操作,泵的工作寿命长,可广泛用于化学化工、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流动注射系统的流体驱动泵。(*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电渗流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微型电渗泵。(2)
技术介绍
采用电渗流方法的流体驱动泵的流动注射系统的广泛用于化学化工、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微型泵主要有薄膜微机械泵、电水力驱动泵、表面张力驱动泵、热汽泡驱动泵、离心力驱动泵,其中用电渗作为驱动力的微型泵主要代表有Parce John Wallace专利技术的微型泵(USP 6012902),Zanzucchi等专利技术的微型电动力泵(WO 9743629A,CN1193927A)。这种微型泵主要用高电压在微沟道中驱动电渗流流动,需要附加高压电源设备,不能将仪器整体微型化。目前,流动注射系统常用的载流泵是蠕动泵,它是一种机械式载流泵。其缺点是结构复杂,价格高,流量调节范围小,和低转速时,流动稳定性差。中国科技大学公开的多孔芯电渗泵(CN2286429Y)包括置于泵体中部侧面封闭的多孔芯柱、置于芯柱两端的电极腔、腔内的电极、电极腔内外载流间的微孔隔离器件和腔上部的气体储存室。其工作电压为10~500V,体积较大。因其电极产生的气体储存在电极腔室内,工作时需要定期停泵,向外排放出电极所产生的气体,不能连续长时间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微型电渗泵,其特征在于设有泵体,泵体内设流体通道,流体通道设至少3个正负相间的电极室,电极室中充有电解质溶液,每两个电极室之间设置多孔芯,多孔芯表面带正或负电荷,每个电极室通过导电体与电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昭武乔兴忠林华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